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
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此评价体系包括7个维度、18个条目,25个指标,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DEA模型对淮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淮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有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资源与产出效益均达到最优状态;DMU9、DMU28、DMU41、DMU45、DMU47这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的现象,投入产出的规模效益均递减。对非DEA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在投入的各方面进行改进,可增加每千人口护士数、有针对的培训社区护士、增加护士平均工资与绩效补助;放宽护士晋升条件,规范财政补助资金使用,从而提升社区护理绩效,提高社区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关键词 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德尔菲法,数据包络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4研究思路 2
2.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
2.1研究对象 2
2.2研究方法 2
2.3统计处理方法 3
2.4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6
2.5第一轮专家函询 6
2.6第二轮专家函询 7
2.7结论 9
3.基于DEA的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 9
3.1研究对象 9
3.2研究方法 9
3.3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12
3.4社区护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3.5护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8
3.6适合国情的护理绩效对策研究 19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4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内容的丰富程度,同时也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近年来社区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在功能方面变得比较合理,越来越方便群众,承担供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能。社区卫生服务由很多部分组成,其中社区护理是其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每个人都能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基本环节,社区护理人员在社区护理活动中处于主要地位,护理人员的绩效问题成了社区护理的关键问题,有关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研究越来越多。
1.2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晏富宗,王昭宁,李继民[1](2009)阐述了城市社区老年比例机制现状及措施的问题,在对国内与国外社区护理机制的横向对比研究后,总结吸取其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城市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符合中国当代国情的一系列措施。李望晨,李超,崔庆霞,张利平[2](2013)阐述了两类建模思想在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方案设计中的比较问题,立足护理工作绩效评价问题,在两类思想下设计模型方案,探讨理论依据、实施流程和适用条件的差异。指出传统集结算法体现“多指标合成、多对象排序”功能,物元分析法体现“分类标准、关联计算、单对象评判”功能。综合评价研究须拓宽方案设计的新思路。王永力,杜雪平,董建琴[3](2006)阐述了社区护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问题,通过专家评定法以及护理人员讨论法,赋予每项护理工作适当的权重,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建立适当激励机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影响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影响因素,揭示社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对策。
1.3.2研究意义
首先,在建立了护理绩效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后,为社区招聘护理人员、发放绩效工资、等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其次,指出影响社区护理的因素后,可以合理分配社区卫生资源,使卫生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对策,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服务效率。
1.4研究思路
查找翻阅与护理绩效评价相关的文献,初次拟出护理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运用德尔菲(Delphi)法修改拟出的具体指标。运用问卷调查法,拟定调查问卷,收集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DEA模型,根据收集到的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与产出数据,对不同医院的护理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找出社区护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社区护理绩效的因素。提出适合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对策。
2.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1研究对象
2.1.1研究对象的选取
选取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专业的角度,选取淮安市社区医院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和卫生管理等领域的专家15名,均具有高级职务和多年的丰富的工作经验。
2.1.2研究对象概况
共选取了15位专家,其中12位专家表示积极配合此次研究,专家分别来自淮安市营中、清安、城南、城西、淮东、淮西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年龄42岁,3人(25%)具有博士学位,5人(41.7%)具有硕士学位,4(33.3%)人具有本科学历。6(50%)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50%)具有中级职称。平均工作经验18.2年,平均从事卫生护理管理工作10.6年。8人(66.7%)对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较为熟悉或者非常熟悉,4(33.3%)人一般熟悉。5人(41.7%)来自护理教育领域,3人(25%)来自护理管理领域,4(33.3%)人来自社区卫生管理领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查找理解大量的相关资料,在全面地、清楚地认识所要研究的课题后,对课题进行理论构思,构成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研究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方面的资料,初步知晓国内与国外对于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分析各种绩效评价方案(含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4研究思路 2
2.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
2.1研究对象 2
2.2研究方法 2
2.3统计处理方法 3
2.4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6
2.5第一轮专家函询 6
2.6第二轮专家函询 7
2.7结论 9
3.基于DEA的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 9
3.1研究对象 9
3.2研究方法 9
3.3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12
3.4社区护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3.5护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8
3.6适合国情的护理绩效对策研究 19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4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内容的丰富程度,同时也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近年来社区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在功能方面变得比较合理,越来越方便群众,承担供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能。社区卫生服务由很多部分组成,其中社区护理是其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每个人都能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基本环节,社区护理人员在社区护理活动中处于主要地位,护理人员的绩效问题成了社区护理的关键问题,有关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研究越来越多。
1.2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晏富宗,王昭宁,李继民[1](2009)阐述了城市社区老年比例机制现状及措施的问题,在对国内与国外社区护理机制的横向对比研究后,总结吸取其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城市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符合中国当代国情的一系列措施。李望晨,李超,崔庆霞,张利平[2](2013)阐述了两类建模思想在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方案设计中的比较问题,立足护理工作绩效评价问题,在两类思想下设计模型方案,探讨理论依据、实施流程和适用条件的差异。指出传统集结算法体现“多指标合成、多对象排序”功能,物元分析法体现“分类标准、关联计算、单对象评判”功能。综合评价研究须拓宽方案设计的新思路。王永力,杜雪平,董建琴[3](2006)阐述了社区护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问题,通过专家评定法以及护理人员讨论法,赋予每项护理工作适当的权重,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建立适当激励机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影响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影响因素,揭示社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对策。
1.3.2研究意义
首先,在建立了护理绩效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后,为社区招聘护理人员、发放绩效工资、等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其次,指出影响社区护理的因素后,可以合理分配社区卫生资源,使卫生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对策,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服务效率。
1.4研究思路
查找翻阅与护理绩效评价相关的文献,初次拟出护理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运用德尔菲(Delphi)法修改拟出的具体指标。运用问卷调查法,拟定调查问卷,收集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DEA模型,根据收集到的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与产出数据,对不同医院的护理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找出社区护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社区护理绩效的因素。提出适合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护理绩效的对策。
2.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1研究对象
2.1.1研究对象的选取
选取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专业的角度,选取淮安市社区医院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和卫生管理等领域的专家15名,均具有高级职务和多年的丰富的工作经验。
2.1.2研究对象概况
共选取了15位专家,其中12位专家表示积极配合此次研究,专家分别来自淮安市营中、清安、城南、城西、淮东、淮西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年龄42岁,3人(25%)具有博士学位,5人(41.7%)具有硕士学位,4(33.3%)人具有本科学历。6(50%)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50%)具有中级职称。平均工作经验18.2年,平均从事卫生护理管理工作10.6年。8人(66.7%)对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较为熟悉或者非常熟悉,4(33.3%)人一般熟悉。5人(41.7%)来自护理教育领域,3人(25%)来自护理管理领域,4(33.3%)人来自社区卫生管理领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查找理解大量的相关资料,在全面地、清楚地认识所要研究的课题后,对课题进行理论构思,构成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研究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方面的资料,初步知晓国内与国外对于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分析各种绩效评价方案(含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