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的教师工资管理系统设计

摘 要该设计是一个基于C语言实现教师工资查询的系统。由于目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学校老师的工资管理基本上都是使用计算机来实心,从而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本次论文主要实现的是对教师工资管理的系统,使用C语言来进行设计,同时将系统放置在Visual C++的环境中进行调试,该系统能够是按将教师的相关工资信息进行查找,同时在将教师基本信息输入、教师的工资信息的输出,同时能够实现添加记录、删除记录这六个功能模块,本论文主要对系统中的这六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实现了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对系统的概要进行设计、对系统每一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同时实现对系统进行编码以及测试等,在设计过程中分析了一部分代码的设计和设计的操作界面,同时将系统设计的数据流程图给出。在将系统设计完成以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依据相应的测试结果显示,本次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同时系统的操作比较方便,显示界面比较友好。本次设计主要是以我们学习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来实现对查询系统的设计。 摘 要 1
目 录
一、绪论 3
(一)C语言的发展历史 3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3
二、需求分析 4
三、概要设计 4
四、具体设计 5
(一)主函数 5
(二)工资信息的录入 6
(三)工资排序 7
(四)工资输出 7
(五)查找记录 8
(六)插入记录 8
(七)删除记录 10
五、编码 10
六、测试 10
(一)工资录入 10
(二)工资排序 11
(三)工资输出 11
(四)查寻记录 12
(五)插入记录 12
(六)删除记录 12
七、总结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一、绪论
(一)C语言的发展历史
早期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件主要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但是汇编语言的可移植性、可转换性并不是很高,因此后续的系统设计中逐渐使用的是其他的程序语言来进行设计,但是在使用其他的高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语言进行分析的时候很难如汇编语言一样可以实现一些比较特别的功能,如汇编语言能够实现对系统中的硬件进行直接操作,因此人们开始逐渐开发一种更加高级的语言级能够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同时也能够实现低级语言能够实现的相关功能。因此得到了语言。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绝大部分学校开始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教师的工资系统进行管理,这不仅为学校的校务管理及教师对自己工资状况的掌握提供了便利,使学校和教师更好的掌握教学情况,更为教师管理自己的工资提供了方便,及时的了解个人信息。目前管理教师工资的软件层出不穷,这些软件可以大多数都是使用多种计算机语言进行编写。本论文就是通过C语言来编写一个较为复杂的教师工资管理系统,包括了教师工资信息的输入、对于教师工资信息进行排序、对教师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和删除记录等,同时输出教师的总工资等功能。
二、需求分析
本次设计的系统主要实现的是对教师的相关工资信息进行管理,该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为:
首先是教师信息的录入功能,根据提示输入老师的工号,教师姓名,教师各项工资的组成成分,其次是教师工资排序功能,根据提示输出教师的工号;姓名,以及工资的各项组成。再次是工资输出功能,根据提示按工号、姓名、各项工资的组成,显示教师工资的信息;然后是查找工资功能,根据提示输入教师自己的工号,然后显示出该教师的基本工资信息;接着是增加工资功能,根据提示输入要增加的教师的工号、然后显示教师的基本工资信息,然后增加自己想要添加的工资信息最后是删除工资功能,根据提示输入要扣除工资的教师的工号,并显示可删除的信息,然后删除自己想要删除的信息。
关于各个模块,可以用图1来表述。

图1 系统功能模块
三、概要设计
系统中的程序功能使用的是函数来实现,将其作为主函数,同时使用,insert,del等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该函数为系统程序中的主函数,主要实现对系统的界面进行设计,同时该函数对系统程序进行控制,确定每一个模块功能需要使用的函数。
:该函数主要实现将教师的相关工作信息输出到系统中,主要实现的是教师工资的录入,包括工号、姓名和各项工资的组成部分,并自动算出工资的总和。
sort函数:对教师的基本信息排序。
display函数:输出教师的姓名信息以及有关工资的具体说明。
search函数:查找对应工号教师的信息。
insert函数:添加某个教师的工资信息。
del函数:删减某个教师的工资信息。
另外,教师的信息采用结构体的形式,定义一个结构体似的类型stu,里面包括了四个成员,其中,num是整型变量,用于存放教师的工号;name是长度为20的字符数组,用于存放教师的姓名;score是长度为3的浮点型变量,用于存放教师不同工资的信息;sum是浮点型变量,用于存放教师各项工资的总和。
在对系统程序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定义一个变量,该变量主要对系统数据库中的教师总人数进行表示,在程序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对该变量进行初始化,将其值设为0。
四、具体设计
(一)主函数


上图中表示的是主函数的实现流程,将将屏幕的提示输出以后依据相应的提示来将相应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然后使用函数来实现对结构进行选择,假设输入为1,那么使用函数来实现将其中一个老师的相关信息数据输入到系统中,同时将函数加一,清除系统中的缓存,此时屏幕上将会有相关是否继续输入的信息提示,若需要继续输入,就需要继续使用函数来对上述的操作重复,若不需要继续输入数据,则退出;当系统的输入为2时,使用函数进行排序;如果输入3,则调用display函数显示教师信息;如果输入4,则调用search函数查找该老师的工资的信息;如果输入5,则调用insert函数插入一个教师工资的信息;如果输入6,在调用del函数删除某个老师的工资信息;如果输入16以外的数,则会出现输入错误的相关提示,并且在将系统中的相关缓存信息清除以后退出,出现是否继续的提示,若继续,那么输入相关信息,不继续将退出程序的运行。
(二)工资信息的录入
如图3所示,首先定义stu类型的结构体变量in,输入教师的工号以及姓名,并存入in的num和name成员中;然后使用for循环结构,一共执行三次循环,分别输入该教师的各项工资分类,分别存入in的score数组中。循环结束之后计算工资的总和,并存入in的sum成员中。最后将结构体变量in返回。

图3 教师工资信息的录入
(三)工资排序
如图4所示,首先调用display函数输出排序前教师的工资信息。,然后使用选择法进行排序,利用双层for循环结构,外循环变量i从0到count2,内循环变量j从i+1到count1,内循环比较第i个教师的工资总和和第j个老师的工资总和,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交换两个教师的信息。内循环需要执行count1次,内循环需要执行counti次。排序完成后再次调用display函数输出排序后的教师工资信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7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