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

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20191213091746]
摘 要
本课题来源于常州市移动公司,常州移动公司网管涉及专业较多,每个专业的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不同。现故障调度人员信息仍使用表格形式的排班表,每月各代维公司以邮件形式更新,表格数量多,汇总流程繁琐。没有一个系统、规范的调度处理人员信息系统,给监控人员的故障调度带来了诸多不便,如值班人员信息没有及时更新、临时值班人员调整造成值班表不准确等问题,都会影响监控人员进行故障调度,从而会影响群众对移动公司的服务印象,进一步降低了移动公司的效益。因此开发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势在必行。
开发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既方便了监控人员的告警调度,也提高了故障报送和后期的故障跟踪的准确性。与故障短信平台对接,故障时对当前处理人员发短信,按照告警平台所呈现的故障,根据专业与告警级别定位到当前相关代维负责人与班组负责人信息。与“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自动排班子系统”、“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排班计划管理子系统”共同实现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实现之后,常州移动公司便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各代维公司故障处理人员的信息进行管理,及时的指定故障处理任务,并且可以对代维人员更好的检测,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效益。
本文主要说明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与短信平台的对接,在完成故障处理人员选择后,通过短信平台对接子系统通知所选人员,进行通知,完成故障的处理。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短信平台;告警平台;故障调度;呈现系统ABSTRACT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系统开发背景 1
1.2 系统开发目的和意义 1
1.3 系统开发任务 2
1.4 论文框架及结构 2
第2章 技术相关概要 3
2.1 JSP网页技术 3
2.2 SQL Server 6
2.3 JavaEE技术 7
2.4 MyEclipse 10
2.5 Tomcat 11
2.6 MVC框架 12
2.7 本章小结 13
第3章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 14
3.1 系统分析 14
3.2 可行性研究 14
3.2.1经济可行性 15
3.2.2技术可行性 15
3.2.3操作可行性 15
3.3 需求分析 15
3.4 系统功能模块图 16
3.5 本章小结 17
第4章 数据库设计 184.1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18
4.2 数据库逻辑设计 20
4.3 数据库物理设计 20
4.4 数据库连接代码 22
4.5 本章小结 23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24
5.1 用户登录功能 24
5.2 故障查询功能 30
5.3 故障处理人员匹配功能 31
5.4 代维人员信息管理功能 33
5.5 汇总功能 33
5.6 本章小结 35
第6章 系统集成及测试 36
6.1 系统集成 36
6.2 系统测试 36
一、测试环境 36
二、系统测试 37
6.3 本章小结 3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38
参考文献 39
致 谢 41
附 录 43
一、英文原文 43
二、英文翻译 48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
当今社会,移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有关服务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面对日益增加的业务和所遇问题,移动公司难以处理,移动公司便通过与各代维公司合作,分担业务问题,但是公司的效益与代维公司的工作质量直接挂钩,因此移动人员必须提高代维人员的工作质量。故障处理时代维人员工作任务的主要一部分,为了使代维人员更加及时有效的处理各个故障,有必要开发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更加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
之前,对于代维人员的信息管理与工作分配都是依赖人工管理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代维人员及工作信息,其工作量是相当巨大的,这样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人工管理存在着大量的不可预知性,造成服务信息管理的一些不规范,使得信息管理陷入“事倍功半”的地步。而且对于故障处理而言,必须讲究时效性,分秒必争。
开发本系统就是为了解决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管理中的一些不规范,使管理向着规范化、简单化、有效化的方向发展。
1.2 系统开发目的和意义
随着移动公司规模的扩大与业务的增多,不得不与代维公司共同合作来处理业务,代维公司需要帮助移动公司完成故障处理,为了对代维公司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提高,需要通过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来对代维人员进行管理,这样会更加方便对代维人员的监督,并且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移动公司的收益。
1.3 系统开发任务
故障调度处理人员信息呈现系统主要由管理模块,故障查询模块和排班计划三大部分组成
管理模块:使用者可以通过注册账号来登入系统进行操作。
故障查询模块:使用者可以查看各地的故障信息并进行匹配,可以选出目前处于空闲状态并能够处理故障的代维人员信息,进行派遣。
排班模块:显示每个代维人员的排班计划,使用者可以查询各个代维人员的信息,并且可以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功能。
1.4 论文框架及结构
本文分为七个章节,简介如下:
第一章 绪论,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目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章 技术相关概要,主要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
第三章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针对系统的可行性与需求进行论述。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介绍了开发过程中数据库的具体工作。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具体讲述了系统开发过程与最终结果。
第六章 系统集成与测试,论述了最终组内成员的成果集成与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对系统的不足与前景进行论述。
第2章 技术相关概要
2.1 JSP网页技术
JSP(全称Java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 公司倡导和许多公司参与共同建立的一种使软件开发者可以响应客户端请求,而动态生成HTML 、XML 或其他格式文档的Web 网页的技术标准。JSP技术是以Java 语言作为脚本语言 的,JSP网页为整个服务器端的Java库单元提供了一个接口来服务于HTTP 的应用程序。
JSP使Java代码和特定的预定义动作可以嵌入到静态页面中。JSP句法增加了被称为JSP动作的XML标签,它们用来调用内建功能。另外,可以创建JSP标签库,然后像使用标准HTML或XML标签一样使用它们。标签库提供了一种和平台无关的扩展服务器性能的方法。
JSP被JSP编译器编译成Java Servlets。一个JSP编译器可以把JSP编译成JAVA代码写的servlet然后再由JAVA编译器来编译成机器码,也可以直接编译成二进制码[1]。
2.1.1 基于Browser /Server模式的体系结构简介
C/S结构,即Client /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信开销,也可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早期的软件系统多以此作为首选设计标准。
B/S结构,即Browser /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可以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的3层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等)和ActiveX技术,利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随着Windows 98/Windows 2000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显然B/S结构应用程序相对于传统的C/S结构应用程序将是巨大的进步。
B/S结构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建立企业内部通信网络或利用Internet虚拟专网(VPN)。前者的特点是安全、快捷、准确。后者则具有节省投资、跨地域广的优点。须视企业规模和地理分布确定。企业内部通过防火墙接入Internet,整个网络采用TCP/IP协议。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而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它们有以下区别。
(1)硬件环境不同
C/S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不需要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如电话上网、租用设备、信息管理等。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2)安全要求不同
C/S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结构适宜。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面向的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3)程序架构不同
C/S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对系统运行速度则可以较少考虑。
B/S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考虑,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比C/S有更高要求的B/S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
(4)系统维护不同
C/S程序出于不可避免的整体性考虑,构件的重用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构件的重用性好。
B/S的多重结构,要求构件相对独立的功能,能够相对较好的重用,就如买来的餐桌可以再利用,而不是做在墙上的石头桌子一样。
(5)系统维护不同
C/S程序由于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所以升级难。要更新的话可能会再做一个全新的系统。
B/S的构件组成可方便个别构件的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将系统维护开销减到最小,用户从网上自己下载安装程序就可以实现升级。
(6)处理问题不同
C/S程序面向的用户较为固定,并且在相同的区域,安全要求高,与操作系统相关。
B/S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的用户群,这是C/S无法做到的,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7)用户接口不同
C/S多是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的,表现方法有限。
B/S建立在浏览器上,使用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并且开发难度、开发成本都相应的降低。
(8)信息流不同
C/S程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机械式处理,交互性相对低。
B/S信息流向可变化[2]。
2.1.2 基于JSP技术的三层结构模型
“三层结构”一词中的“三层”是指:表现层、中间业务(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访问(DAO)层。
(1)表现层
表现层位于最外层(最上层),即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2)中间业务(业务逻辑)层
中间业务层负责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或者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数据访问层进行保存,也可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函数再次读出这些数据。中间业务层中还可以包括一些对“商业逻辑”的描述代码。
(3)数据访问(DAO)层
数据访问层仅实现对数据的保存和读取操作。数据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3]。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三层结构
2.2 SQL Server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 。在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 在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 了,Microsoft 将SQL Server移植 到Windows NT系统 上,专注于开发 推广SQL Server 的Windows NT 版本。Sybase 则较专注于SQL Server在UNⅨ操作系统 上的应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224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