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的开发与设计
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的开发与设计[20191215145718]
摘 要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走进信息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急速增加,一维条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容纳更多信息且更易被识别的二维条码应运而生。
本文介绍了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该编码器通过Android平台下的绘图功能,利用QR二维码的编码原理,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QR二维码编码,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码编码器设计,编码器完成了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生成相应二维码图片的功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Android;QR二维码;编码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的意义 1
1.3 课题的任务与要求 2
1.4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说明 2
第2章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简介 4
2.1Android平台的简介 4
2.1.1 Android发展历史 4
2.1.2 Android的优势 5
2.1.3 Android的前景 6
2.2 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6
2.2.1 JDK安装与环境变量设置 6
2.2.2安装Java开发工具 7
2.2.3下载、安装SDK 8
2.2.4安装ADT插件 8
2.3 Android 模拟器 8
2.4 Java语言 10
第3章 二维码编码器的功能设计 12
3.1具体二维码种类的选择 12
3.2 QR二维码 13
3.2.1 QR码的特点 13
3.2.2QR码的编码原理 15
3.3 编码功能设计 18
3.4 生成的二维码图片的处理 21
第4章二维码编码器的UI设计 23
4.1UI设计 23
4.1.1 UI设计原则 23
4.1.2 UI设计流程 24
4.2XML语言 25
4.2.2 XML文档 26
4.2.3 XML的应用 27
4.3二维码编码器的UI 28
第5章系统调试 29
第6章总结与展望 31
致谢 33
参考文献 V
程序附录 VII
图表附录 IX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手机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通信工具,其是否能够提供除基本通信之外的其他功能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手机系统开始向智能化发展。要实现视频点播,上网冲浪,即时通信等功能,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发平台来支持手机的进一步发展。2007年11月Google公司推出了开放的Android平台。其以开放性和灵活性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了最热门的智能手机开发平台之一。
条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融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新技术[1]。其以快速、准确、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受到用户的青睐并迅速的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仅通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流通、交通运输、自动化管理等各种领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条码是指一维条码。但由于其信息容量的限制和所能表示的信息种类有限,一维码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几何空间包含更多的信息以满足需要,二维码技术由此诞生。
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中的一种。手机二维码通常印刷在海报、杂志、宣传广告、包装或者是个人名片上,用户通过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
手机二维码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识读,即借助应用软件读出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并由此衍生出网页推广、APP下载等功能;二是被读,即由商家向用户发送二维码,经识读,可作为身份识别、电子凭证等[2]。手机二维码目前已经被各大手机厂商使用开发。
1.2 课题的意义
在如今的我们生活中,手机的功能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基础的通信,打电话、发短信。如今,我们使用网上的各种APP,可以使用GPRS或Wifi上网打的、分享自己的信息、和朋友在线视频聊天,也可以使用GPS导航系统来找路。现在的Android手机已经跳脱了“手机”的界限,向着微型电脑的方向发展,例如三星公司生产的CALAXY.Tab系列,就是“电话”“平板”两种皆可的移动终端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软件的开发必将给IT行业带来巨大的红利,手机因其轻便小巧可随身携带,更加适合于现代人们的生活。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Android的发展前景是客观的,需要的人才数量也是巨大的。
现在,在大街小巷的任何地方都能够看到供大家扫描的二维码,很多商店都是使用二维码来进行宣传,例如:你扫描他们海报上的二维码关注他们品牌的微信公共号,就可以给你适当的折扣。二维码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本文研究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进行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二维码编码,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在分享像是网页,图片等信息时,使用手机二维码编码器对网页或图片的地址进行编码,可以大大简化信息的传递。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可以将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二维码编码,然后将生成的二维码显示在界面上,软件界面简明,操作简单。
1.3 课题的任务与要求
需要完成的任务与要求如下所示:
设置文本框,供用户输入需要进行编码的内容。
采用基于Google的Zxing类库对输入内容进行编码。
将生成的二维码图片显示在界面上。
当用户输入的内容发生变化,在点击“生成二维码”按钮后。界面下方所显示的二维码图片发生相应的变化。
1.4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说明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此次毕业设计的研究背景、课题的意义、课题的任务与要求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说明。
第2章: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简介。主要介绍的Android平台,Java开发环境JDK的搭建,Android开发工具Eclipse,Java语言和QR码。另外,还介绍了Android应用程序架构和基本的组件以及XML语言的基本知识。
第3章:二维码编码器的功能设计。
第4章:二维码编码的UI设计。
第5章:系统调试。主要内容是程序在Android虚拟机和手机环境下的调试过程,以及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总结与展望。主要总结了本次毕业设计已经实现的功能,展望该课题的更进一步发展,在此次毕设设计中的心得体会。
第2章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简介
2.1Android平台的简介
2.1.1 Android发展历史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操作系统。该平台分由四部分组成: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Android可以说是首个完全为移动终端而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主要搭载在手机和平板使用。其最初由Andy Rubin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及其团队开发,2005年被Google收购,此后则由Google公司开发。2007年11月5日,Google公司向外界正式公布了Android操作系统,并通过Apache免费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公开了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
2008年9月,Google发布了Android系统最早的商用版本Android 1.1,由T-Mobile定制的HTC-G1手机所搭载的就是Android 1.1。HTC-G1手机的成功发售标志着搭载着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正式进入市场,由普通用户来进行检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HTC-G1或者说Android 1.1系统的存在一些缺点。2009年4月Google公司正式推出了Android 1.5系统。而且从1.5版本开始,Android的各个版本都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用甜品的名字命名,Android 1.5被命名为Cupcake (纸杯蛋糕)。这个版本与Android 1.0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操作系统。如果说之前的Android1.1是一只基本功能实现但还缺少一些关键功能的机器人,那么搭载Cupcake系统的Gphone成为了一个初步的现代化机器人,使得Gphone逐渐得到了用户的肯定[3]。
2009年9月份,Google发布了Android 1.6 Donut(甜甜圈)的正式版,并且同步推出了搭载Android 1.6的手机HTC Hero(G3)。HTC Hero(G3)凭借着全新的Android 1.6操作系统以及出色的外观,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成为了当时全球销量最高的手机。
截止到2011年8月2日,Android手机的全球智能机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8%,在亚太地区占据统治地位,并且终结了Symbian的传奇,成功跃至全球首位[4]。
Android 4.4(KitKat),是Android 系统的最近版本,Google公司在北京时间2013年9月4日凌晨对外公布。
2.1.2 Android的优势
Android 系统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热门的智能手机开发平台是因为它有着超越其他品台的5大优势。
1、开放性
在Android平台5大优势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它的开放性。Android平台独创性的允许任意一个移动终端厂商加入到其开发队伍中来。如此优异的开放性使其拥有了比之一般的开发团队更多的开发人员,随着Android用户的飞速增加和Android应用的日益增加,Android作为一个新生的平台正在迅速的走向成熟。
开放Android的开放权限对于其发展而言,非常有利于其推广,被更多的用户和厂商所接受。而对于用户来讲,开放的权限首先就意味着更为丰富的软件资源。第二,开放的平台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市场竞争,如此一来,用户将能够以更低的价钱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手机。
2、丰富的硬件选择
丰富的硬件选择这一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与Android平台开发的开放性有关。由于Android开放的开发权限,不同的厂商根据其特点就会推出各具特色的,功能各异的各种产品。虽然不同的手机终端在功能上各具特色而且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同终端之间却不会影响到数据的同步,甚至软件之间也不存在兼容的问题。
3.挣脱运营商的束缚
在2007年以前,尤其是在欧美地区,手机应用是被运营商控制的,用户想要接入什么样的网络,使用什么样的功能,几乎都运营商的控制之中。在2007年iPhone上市之后,运营商的控制有所减少,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连接网络。随着2G移动网络逐步向3G过渡和发展,用户能够随意的使用手机在任何地点接入网络已经不是不再是天方夜谭,当你使用手机QQ与朋友聊天时,再回想以前昂贵的彩信和图铃下载业务,是不是像回忆一场噩梦?
摘 要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走进信息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急速增加,一维条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容纳更多信息且更易被识别的二维条码应运而生。
本文介绍了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该编码器通过Android平台下的绘图功能,利用QR二维码的编码原理,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QR二维码编码,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码编码器设计,编码器完成了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生成相应二维码图片的功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Android;QR二维码;编码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的意义 1
1.3 课题的任务与要求 2
1.4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说明 2
第2章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简介 4
2.1Android平台的简介 4
2.1.1 Android发展历史 4
2.1.2 Android的优势 5
2.1.3 Android的前景 6
2.2 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6
2.2.1 JDK安装与环境变量设置 6
2.2.2安装Java开发工具 7
2.2.3下载、安装SDK 8
2.2.4安装ADT插件 8
2.3 Android 模拟器 8
2.4 Java语言 10
第3章 二维码编码器的功能设计 12
3.1具体二维码种类的选择 12
3.2 QR二维码 13
3.2.1 QR码的特点 13
3.2.2QR码的编码原理 15
3.3 编码功能设计 18
3.4 生成的二维码图片的处理 21
第4章二维码编码器的UI设计 23
4.1UI设计 23
4.1.1 UI设计原则 23
4.1.2 UI设计流程 24
4.2XML语言 25
4.2.2 XML文档 26
4.2.3 XML的应用 27
4.3二维码编码器的UI 28
第5章系统调试 29
第6章总结与展望 31
致谢 33
参考文献 V
程序附录 VII
图表附录 IX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手机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通信工具,其是否能够提供除基本通信之外的其他功能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手机系统开始向智能化发展。要实现视频点播,上网冲浪,即时通信等功能,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发平台来支持手机的进一步发展。2007年11月Google公司推出了开放的Android平台。其以开放性和灵活性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了最热门的智能手机开发平台之一。
条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融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新技术[1]。其以快速、准确、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受到用户的青睐并迅速的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仅通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流通、交通运输、自动化管理等各种领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条码是指一维条码。但由于其信息容量的限制和所能表示的信息种类有限,一维码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几何空间包含更多的信息以满足需要,二维码技术由此诞生。
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中的一种。手机二维码通常印刷在海报、杂志、宣传广告、包装或者是个人名片上,用户通过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
手机二维码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识读,即借助应用软件读出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并由此衍生出网页推广、APP下载等功能;二是被读,即由商家向用户发送二维码,经识读,可作为身份识别、电子凭证等[2]。手机二维码目前已经被各大手机厂商使用开发。
1.2 课题的意义
在如今的我们生活中,手机的功能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基础的通信,打电话、发短信。如今,我们使用网上的各种APP,可以使用GPRS或Wifi上网打的、分享自己的信息、和朋友在线视频聊天,也可以使用GPS导航系统来找路。现在的Android手机已经跳脱了“手机”的界限,向着微型电脑的方向发展,例如三星公司生产的CALAXY.Tab系列,就是“电话”“平板”两种皆可的移动终端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软件的开发必将给IT行业带来巨大的红利,手机因其轻便小巧可随身携带,更加适合于现代人们的生活。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Android的发展前景是客观的,需要的人才数量也是巨大的。
现在,在大街小巷的任何地方都能够看到供大家扫描的二维码,很多商店都是使用二维码来进行宣传,例如:你扫描他们海报上的二维码关注他们品牌的微信公共号,就可以给你适当的折扣。二维码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本文研究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进行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二维码编码,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在分享像是网页,图片等信息时,使用手机二维码编码器对网页或图片的地址进行编码,可以大大简化信息的传递。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编码器,可以将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二维码编码,然后将生成的二维码显示在界面上,软件界面简明,操作简单。
1.3 课题的任务与要求
需要完成的任务与要求如下所示:
设置文本框,供用户输入需要进行编码的内容。
采用基于Google的Zxing类库对输入内容进行编码。
将生成的二维码图片显示在界面上。
当用户输入的内容发生变化,在点击“生成二维码”按钮后。界面下方所显示的二维码图片发生相应的变化。
1.4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说明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此次毕业设计的研究背景、课题的意义、课题的任务与要求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说明。
第2章: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简介。主要介绍的Android平台,Java开发环境JDK的搭建,Android开发工具Eclipse,Java语言和QR码。另外,还介绍了Android应用程序架构和基本的组件以及XML语言的基本知识。
第3章:二维码编码器的功能设计。
第4章:二维码编码的UI设计。
第5章:系统调试。主要内容是程序在Android虚拟机和手机环境下的调试过程,以及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总结与展望。主要总结了本次毕业设计已经实现的功能,展望该课题的更进一步发展,在此次毕设设计中的心得体会。
第2章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简介
2.1Android平台的简介
2.1.1 Android发展历史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操作系统。该平台分由四部分组成: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Android可以说是首个完全为移动终端而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主要搭载在手机和平板使用。其最初由Andy Rubin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及其团队开发,2005年被Google收购,此后则由Google公司开发。2007年11月5日,Google公司向外界正式公布了Android操作系统,并通过Apache免费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公开了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
2008年9月,Google发布了Android系统最早的商用版本Android 1.1,由T-Mobile定制的HTC-G1手机所搭载的就是Android 1.1。HTC-G1手机的成功发售标志着搭载着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正式进入市场,由普通用户来进行检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HTC-G1或者说Android 1.1系统的存在一些缺点。2009年4月Google公司正式推出了Android 1.5系统。而且从1.5版本开始,Android的各个版本都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用甜品的名字命名,Android 1.5被命名为Cupcake (纸杯蛋糕)。这个版本与Android 1.0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操作系统。如果说之前的Android1.1是一只基本功能实现但还缺少一些关键功能的机器人,那么搭载Cupcake系统的Gphone成为了一个初步的现代化机器人,使得Gphone逐渐得到了用户的肯定[3]。
2009年9月份,Google发布了Android 1.6 Donut(甜甜圈
截止到2011年8月2日,Android手机的全球智能机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8%,在亚太地区占据统治地位,并且终结了Symbian的传奇,成功跃至全球首位[4]。
Android 4.4(KitKat),是Android 系统的最近版本,Google公司在北京时间2013年9月4日凌晨对外公布。
2.1.2 Android的优势
Android 系统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热门的智能手机开发平台是因为它有着超越其他品台的5大优势。
1、开放性
在Android平台5大优势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它的开放性。Android平台独创性的允许任意一个移动终端厂商加入到其开发队伍中来。如此优异的开放性使其拥有了比之一般的开发团队更多的开发人员,随着Android用户的飞速增加和Android应用的日益增加,Android作为一个新生的平台正在迅速的走向成熟。
开放Android的开放权限对于其发展而言,非常有利于其推广,被更多的用户和厂商所接受。而对于用户来讲,开放的权限首先就意味着更为丰富的软件资源。第二,开放的平台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市场竞争,如此一来,用户将能够以更低的价钱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手机。
2、丰富的硬件选择
丰富的硬件选择这一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与Android平台开发的开放性有关。由于Android开放的开发权限,不同的厂商根据其特点就会推出各具特色的,功能各异的各种产品。虽然不同的手机终端在功能上各具特色而且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同终端之间却不会影响到数据的同步,甚至软件之间也不存在兼容的问题。
3.挣脱运营商的束缚
在2007年以前,尤其是在欧美地区,手机应用是被运营商控制的,用户想要接入什么样的网络,使用什么样的功能,几乎都运营商的控制之中。在2007年iPhone上市之后,运营商的控制有所减少,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连接网络。随着2G移动网络逐步向3G过渡和发展,用户能够随意的使用手机在任何地点接入网络已经不是不再是天方夜谭,当你使用手机QQ与朋友聊天时,再回想以前昂贵的彩信和图铃下载业务,是不是像回忆一场噩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