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场景基站建设原则和网络优化
典型场景基站建设原则和网络优化[20191215144245]
摘 要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传统的互联网网络优化是有本质区别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又称为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我们通常简称为无线网优或网优。主要是对大家所熟悉的移动、联通、电信等提供的移动业务进行维护和性能改善,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是指改善空中接口的信号性能变化,比如我们用手机打电话碰到的通话中断、听不清对方声音、杂音干扰、回音、接不通、上网速度慢等网络故障就属于无线网络优化人员要从事的改善范畴。空中接口简单可以认为是手机和基站之间的接口。因此可以说,无线网络优化就是手机和基站之间的信号性能改善或提升。
要想完成网络优化,基站是主要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考虑基站的建设问题,其次在考虑后期的优化。本次毕业设计我是跟移动合作的项目,完成网络优化标准化打分工具,针对网优工程及基站工程的规划标准性出发,根据用户投诉情况、周边覆盖情况、周边基站规模、楼宇规模、楼宇功能、楼宇销售价格、楼盘交付时间等等一系列的信息进行输入并得出热点解决的初步建议。
移动公司进行网络优化的总体思路是:1.从网络角度进行优化工作,注重网络整体结构、网络资源配置、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不为单一指标进行优化,而是全面地为用户提供整体最优的网络服务质量;2.注重用户的实际感受,各项网络优化措施应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解决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3.规范的网络优化体系,摸索一套科学的网络优化流程、规范的工作方法,形成科学规范的网络优化体系。
为了网络优化,移动方面首先要从10086接受用户投诉,通过EOMS,CSP,工维平台等投诉管理平台登记,记录好投诉内容,地点,然后进行维护,发起工单,找三方代维,或是由建设部考虑基站的建设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后再在平台上做好反馈。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基站维护;场景分析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1.1.1 问题提出 1
1.1.2 研究意义 1
1.2网络优化流程 2
1.2.1 网络优化分类 2
1.2.2 网优流程 3
第2章 网络优化概念综述 5
2.1 移动通信方面的相关知识 5
2.2 网优里的专业名词 6
第3章 基站建设的原则 7
3.1 多层小区基站建设原则 7
3.1.1场景特点 7
3.1.2建设原则 7
3.2 别墅区基站建设原则 8
3.2.1场景特点 8
3.2.2建设原则 8
3.3 小高层基站建设原则 8
3.3.1场景特点 8
3.3.2建设原则 8
3.4 高层基站建设原则 8
3.4.1场景特点 8
3.4.2建设原则 9
3.5 商住楼基站建设原则 9
3.5.1场景特点 9
3.5.2建设原则 9
3.6 城中村基站建设原则 9
3.6.1场景特点 9
3.6.2建设原则 10
3.7老旧多层居民区基站建设原则 10
3.7.1场景特点 10
3.7.2建设原则 10
第4章 后期优化维护 11
4.1 网络优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11
4.1.1 最佳的系统覆盖 11
4.1.2 合理的切换带的控制 11
4.1.3 系统干扰最小 11
4.1.4 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 11
4.2 网络优化维护来源 11
4.2.1 投诉处理系统 11
4.2.2 EOMS系统 15
4.3 网络优化主要指标 15
4.4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5
4.4.1:覆盖问题 16
4.4.2:掉话问题 17
4.4.2.1由覆盖引起的掉话 17
4.4.2.2 由于切换引起的掉话 18
4.4.3:接通率低问题 18
4.4.4:干扰问题 19
4.5 网优规划标准化打分工具 20
第5章 案例分析 22
5.1 隧道覆盖优化 22
5.1.1 隧道覆盖优化目标 22
5.1.2 隧道优化案例分析 22
5.1.3 隧道覆盖需注意问题 24
5.2 大型场馆的网络优化 25
5.2.1 场景分析 25
5.2.2 优化手段 25
5.2.3 案例分析 25
5.3 多层居民区的网络优化 26
5.3.1灌南县医院家属小区LTE信号覆盖 26
第6章 心得与总结 30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外文文献 34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手机几乎遍布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每个人手中几乎都有一部手机,在中国存在着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我们使用着的也是这三种信号中的一种,我们使用手机的时候,信号是我们很重视的一个因素,所以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为了维持自己的用户能使用到流畅的信号,必然会规划基站的建设,后期进行网络的维护,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流畅的信号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通信专业的学生,这个问题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1.1.1 问题提出
我们在大学期间所上的各种课程中,学习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各种理论知识,我们知道了信号,基站,移动台,交换台等各种定义,但是对于实践方面的东西,我们所知甚少,平时我们手机的通话是怎么实现的,在信号出现问题的时候移动方面是怎么去处理这些东西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跟着移动去具体考察实践,学习到底基站是怎样建设的,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后期的维护是怎样进行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
1.1.2 研究意义
正在运行的通信网络上所作的任何改动都意味着风险,与通信网络追求稳定可靠的宗旨相违背,但是由于宏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变迁以及运营商各种业务的开展,通信网络中的无线接入部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无线网络调整和优化是必然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部署之后就出现了网络优化。虽然完善的网络规划是网络成功运营的基石,但是网络优化对于无线网络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有的观察方法不能充分正确的分辨用户和环境,诸如用户分布、业务行为、传播模型等不确定因素使得使用简化模型和静态仿真的网络规划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无线传播与网络实际性能,必须通过网络优化适应实际的无线环境;
(2)由于物业等客观限制以及无线网络分散分布的特点难以保证所有基础设施如基站位置、天线高度等完全符合规划方案,而这些因素不仅影响TD-SCDMA网络覆盖性能,同时还会影响网络中的干扰分布,进而影响系统容量和质量,因此必须通过网络优化消除这些影响;
(3)TD-SCDMA网络中引入了多媒体业务,大量而丰富的业务是TD-SCDMA网络蓬勃发展的关键,新业务不仅开发周期短,用户使用行为和分布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不同种类业务对资源的消耗各不相同,需要根据业务发展变化调整和优化网络;
(4)接受网络服务的用户群及其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使得网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以寻求最佳工作模式;
(5)随着TD-SCDMA 网络设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设备研发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实验室测试环境不足以彻底揭示技术本身引入的问题,设备参数及其组合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调整和设置,特别是TD-SCDMA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参数不仅数量众多,对系统性能影响更为显著,而且与无线环境、业务种类和数量关系密切,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摸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线网络优化就成为未来网络运行维护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通常情况下,网络优化中要首先注意三个概念:目标、实现、需求。“目标”是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中对网络的主观定位,在工作周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实现”是网络部署或上一次网络优化过程结束后的网络客观状况;“需求”是网络使用者或运营者对网络的客观要求。网络优化就是要缩小“实现”与“目标”或“需求”之间的差距,其根本手段是针对网络中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对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进行调整。为了明确TD-SCDMA无线网络中优化工作的目标、需求和实现,就需要界定无线网络优化的指标,并通过与其他系统优化的对比明确范围。
1.2网络优化流程
1.2.1 网络优化分类
由于传播模型的选择,地图数据库的质量,背景干扰的预测,城市快速变更,地形、地物、气候、背景干扰等的影响,根据用户投诉的问题类型,网络问题可以分为阻塞率问题,参数优化,隐性设备故障,定时器设置,接通率,网络覆盖,频率干扰,切换,话音质量,掉话等几类优化类型。针对这些问题的优化也会相应的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在信号不好的区域附近添加基站,或者在室内加上一些天线进行室分覆盖,亦或在小区内部加上一些美化天线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网络优化的类型。
1.2.2 网优流程
移动方面实施通信工程的时候,要先进行网络规划和系统设计,这些需要做好之前的准备工作,经过初步设计后还需去现场勘测基站站址,软件仿真和设计优化,完成这些步骤后要修正网络规划,完成最终设计和建网,这只是基站的建设工作完成了,之后还需进行系统调试和网络优化。因而移动通信工程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工程实施阶段
图1-1 工程建设的流程
就后期的网络优化来讲,无线网络优化主要分两个阶段:网络开通之前的工程优化阶段和网络开通后的运维优化阶段。
工程优化主要是通过路测,结合天线调整,邻区、频率、扰码和基本参数优化达到规划要求的网络指标的过程。工程优化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覆盖调整。覆盖调整的效果将长期影响网络性能,是网络性能的基础。良好的覆盖优化,无论是网络处于空载,还是有较大负荷时,都能有较好的指标,相反,如果覆盖优化做的不好,空载时网络指标上不去,而且随着负载增大,网络指标也会随着明显下降。所以,工程阶段的覆盖优化,是网优工程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网络开通后的优化工作不仅仅是确保网络运行正常、提升网络性能指标;更重要的是发现网络潜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网络的变化提前做好分析工作。这包括网络话务负荷变动,话务负荷均衡等。网络开通前,缺少用户投诉数据和大话务量OMC 数据。开通后,这些被屏蔽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因此在网络开通以后,网络优化重点关注的内容有所变化。
总之流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原始数据的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判定优化方案,系统进行调整,最后再根据要求调整优化方案这几个过程:
图1-2 网络优化流程
第2章 网络优化相关概念综述
2.1 移动通信方面的相关知识
移动通信:通信的一方或双方在移动状态中或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位置上进行信息传递或交换的方式;
移动通信分类:按照使用环境,多址方式,服务范围,工作方式及信号形式等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按照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而移动的3G牌照为TD-SCDMA,即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的简称。
基站: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G:以模拟蜂窝为主要特征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这个时期系统的主要技术是模拟调频(FM)和频分多址(FDMA),使用的频段为800/900MHz(早期曾使用450MHz),成为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G: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以数字传输(低比特率语音编码,采用GMSK/QPSK数字调制技术以及自适应均衡技术),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为主体技术,主要业务包括电话和数据等窄带综合数字业务,可与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相兼容。
摘 要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传统的互联网网络优化是有本质区别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又称为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我们通常简称为无线网优或网优。主要是对大家所熟悉的移动、联通、电信等提供的移动业务进行维护和性能改善,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是指改善空中接口的信号性能变化,比如我们用手机打电话碰到的通话中断、听不清对方声音、杂音干扰、回音、接不通、上网速度慢等网络故障就属于无线网络优化人员要从事的改善范畴。空中接口简单可以认为是手机和基站之间的接口。因此可以说,无线网络优化就是手机和基站之间的信号性能改善或提升。
要想完成网络优化,基站是主要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考虑基站的建设问题,其次在考虑后期的优化。本次毕业设计我是跟移动合作的项目,完成网络优化标准化打分工具,针对网优工程及基站工程的规划标准性出发,根据用户投诉情况、周边覆盖情况、周边基站规模、楼宇规模、楼宇功能、楼宇销售价格、楼盘交付时间等等一系列的信息进行输入并得出热点解决的初步建议。
移动公司进行网络优化的总体思路是:1.从网络角度进行优化工作,注重网络整体结构、网络资源配置、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不为单一指标进行优化,而是全面地为用户提供整体最优的网络服务质量;2.注重用户的实际感受,各项网络优化措施应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解决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3.规范的网络优化体系,摸索一套科学的网络优化流程、规范的工作方法,形成科学规范的网络优化体系。
为了网络优化,移动方面首先要从10086接受用户投诉,通过EOMS,CSP,工维平台等投诉管理平台登记,记录好投诉内容,地点,然后进行维护,发起工单,找三方代维,或是由建设部考虑基站的建设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后再在平台上做好反馈。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基站维护;场景分析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1.1.1 问题提出 1
1.1.2 研究意义 1
1.2网络优化流程 2
1.2.1 网络优化分类 2
1.2.2 网优流程 3
第2章 网络优化概念综述 5
2.1 移动通信方面的相关知识 5
2.2 网优里的专业名词 6
第3章 基站建设的原则 7
3.1 多层小区基站建设原则 7
3.1.1场景特点 7
3.1.2建设原则 7
3.2 别墅区基站建设原则 8
3.2.1场景特点 8
3.2.2建设原则 8
3.3 小高层基站建设原则 8
3.3.1场景特点 8
3.3.2建设原则 8
3.4 高层基站建设原则 8
3.4.1场景特点 8
3.4.2建设原则 9
3.5 商住楼基站建设原则 9
3.5.1场景特点 9
3.5.2建设原则 9
3.6 城中村基站建设原则 9
3.6.1场景特点 9
3.6.2建设原则 10
3.7老旧多层居民区基站建设原则 10
3.7.1场景特点 10
3.7.2建设原则 10
第4章 后期优化维护 11
4.1 网络优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11
4.1.1 最佳的系统覆盖 11
4.1.2 合理的切换带的控制 11
4.1.3 系统干扰最小 11
4.1.4 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 11
4.2 网络优化维护来源 11
4.2.1 投诉处理系统 11
4.2.2 EOMS系统 15
4.3 网络优化主要指标 15
4.4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5
4.4.1:覆盖问题 16
4.4.2:掉话问题 17
4.4.2.1由覆盖引起的掉话 17
4.4.2.2 由于切换引起的掉话 18
4.4.3:接通率低问题 18
4.4.4:干扰问题 19
4.5 网优规划标准化打分工具 20
第5章 案例分析 22
5.1 隧道覆盖优化 22
5.1.1 隧道覆盖优化目标 22
5.1.2 隧道优化案例分析 22
5.1.3 隧道覆盖需注意问题 24
5.2 大型场馆的网络优化 25
5.2.1 场景分析 25
5.2.2 优化手段 25
5.2.3 案例分析 25
5.3 多层居民区的网络优化 26
5.3.1灌南县医院家属小区LTE信号覆盖 26
第6章 心得与总结 30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外文文献 34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手机几乎遍布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每个人手中几乎都有一部手机,在中国存在着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我们使用着的也是这三种信号中的一种,我们使用手机的时候,信号是我们很重视的一个因素,所以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为了维持自己的用户能使用到流畅的信号,必然会规划基站的建设,后期进行网络的维护,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流畅的信号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通信专业的学生,这个问题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1.1.1 问题提出
我们在大学期间所上的各种课程中,学习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各种理论知识,我们知道了信号,基站,移动台,交换台等各种定义,但是对于实践方面的东西,我们所知甚少,平时我们手机的通话是怎么实现的,在信号出现问题的时候移动方面是怎么去处理这些东西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跟着移动去具体考察实践,学习到底基站是怎样建设的,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后期的维护是怎样进行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
1.1.2 研究意义
正在运行的通信网络上所作的任何改动都意味着风险,与通信网络追求稳定可靠的宗旨相违背,但是由于宏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变迁以及运营商各种业务的开展,通信网络中的无线接入部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无线网络调整和优化是必然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部署之后就出现了网络优化。虽然完善的网络规划是网络成功运营的基石,但是网络优化对于无线网络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有的观察方法不能充分正确的分辨用户和环境,诸如用户分布、业务行为、传播模型等不确定因素使得使用简化模型和静态仿真的网络规划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无线传播与网络实际性能,必须通过网络优化适应实际的无线环境;
(2)由于物业等客观限制以及无线网络分散分布的特点难以保证所有基础设施如基站位置、天线高度等完全符合规划方案,而这些因素不仅影响TD-SCDMA网络覆盖性能,同时还会影响网络中的干扰分布,进而影响系统容量和质量,因此必须通过网络优化消除这些影响;
(3)TD-SCDMA网络中引入了多媒体业务,大量而丰富的业务是TD-SCDMA网络蓬勃发展的关键,新业务不仅开发周期短,用户使用行为和分布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不同种类业务对资源的消耗各不相同,需要根据业务发展变化调整和优化网络;
(4)接受网络服务的用户群及其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使得网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以寻求最佳工作模式;
(5)随着TD-SCDMA 网络设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设备研发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实验室测试环境不足以彻底揭示技术本身引入的问题,设备参数及其组合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调整和设置,特别是TD-SCDMA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参数不仅数量众多,对系统性能影响更为显著,而且与无线环境、业务种类和数量关系密切,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摸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线网络优化就成为未来网络运行维护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通常情况下,网络优化中要首先注意三个概念:目标、实现、需求。“目标”是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中对网络的主观定位,在工作周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实现”是网络部署或上一次网络优化过程结束后的网络客观状况;“需求”是网络使用者或运营者对网络的客观要求。网络优化就是要缩小“实现”与“目标”或“需求”之间的差距,其根本手段是针对网络中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对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进行调整。为了明确TD-SCDMA无线网络中优化工作的目标、需求和实现,就需要界定无线网络优化的指标,并通过与其他系统优化的对比明确范围。
1.2网络优化流程
1.2.1 网络优化分类
由于传播模型的选择,地图数据库的质量,背景干扰的预测,城市快速变更,地形、地物、气候、背景干扰等的影响,根据用户投诉的问题类型,网络问题可以分为阻塞率问题,参数优化,隐性设备故障,定时器设置,接通率,网络覆盖,频率干扰,切换,话音质量,掉话等几类优化类型。针对这些问题的优化也会相应的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在信号不好的区域附近添加基站,或者在室内加上一些天线进行室分覆盖,亦或在小区内部加上一些美化天线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网络优化的类型。
1.2.2 网优流程
移动方面实施通信工程的时候,要先进行网络规划和系统设计,这些需要做好之前的准备工作,经过初步设计后还需去现场勘测基站站址,软件仿真和设计优化,完成这些步骤后要修正网络规划,完成最终设计和建网,这只是基站的建设工作完成了,之后还需进行系统调试和网络优化。因而移动通信工程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工程实施阶段
图1-1 工程建设的流程
就后期的网络优化来讲,无线网络优化主要分两个阶段:网络开通之前的工程优化阶段和网络开通后的运维优化阶段。
工程优化主要是通过路测,结合天线调整,邻区、频率、扰码和基本参数优化达到规划要求的网络指标的过程。工程优化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覆盖调整。覆盖调整的效果将长期影响网络性能,是网络性能的基础。良好的覆盖优化,无论是网络处于空载,还是有较大负荷时,都能有较好的指标,相反,如果覆盖优化做的不好,空载时网络指标上不去,而且随着负载增大,网络指标也会随着明显下降。所以,工程阶段的覆盖优化,是网优工程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网络开通后的优化工作不仅仅是确保网络运行正常、提升网络性能指标;更重要的是发现网络潜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网络的变化提前做好分析工作。这包括网络话务负荷变动,话务负荷均衡等。网络开通前,缺少用户投诉数据和大话务量OMC 数据。开通后,这些被屏蔽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因此在网络开通以后,网络优化重点关注的内容有所变化。
总之流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原始数据的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判定优化方案,系统进行调整,最后再根据要求调整优化方案这几个过程:
图1-2 网络优化流程
第2章 网络优化相关概念综述
2.1 移动通信方面的相关知识
移动通信:通信的一方或双方在移动状态中或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位置上进行信息传递或交换的方式;
移动通信分类:按照使用环境,多址方式,服务范围,工作方式及信号形式等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按照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而移动的3G牌照为TD-SCDMA,即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的简称。
基站: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G:以模拟蜂窝为主要特征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这个时期系统的主要技术是模拟调频(FM)和频分多址(FDMA),使用的频段为800/900MHz(早期曾使用450MHz),成为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G: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以数字传输(低比特率语音编码,采用GMSK/QPSK数字调制技术以及自适应均衡技术),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为主体技术,主要业务包括电话和数据等窄带综合数字业务,可与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相兼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