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鸟类视觉的飞行记录仪设计
干扰鸟类视觉的飞行记录仪设计[20191215141854]
摘 要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可是动物的很多本能目前我们还不能加以解释,这其中鸟类是怎么样“认路”的就是目前还不能作出明确解释的问题。鸟儿回巢,信鸽送信的往返这些现象在我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而在鸟儿飞行过程中鸟类的视觉系统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就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研究目的。经过研究表明,鸟类的视觉容易被各种光色和光亮所干扰。这个研究结果对研究出鸟类视觉系统在鸟类飞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很有帮助,因此我选择了做一个记录仪的设计,记录下当鸟类视觉被干扰之后的飞行轨迹,然后可以与鸟类视觉系统没有被干扰的时候的飞行轨迹进行对比,这样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研究鸟类视觉系统在鸟类飞行时起到的作用。
本设计选择了,51单片机、GPS模块、液晶显示屏,SD卡等硬件,将这些硬件连接成一个整体之后,再通过运用C语言和KEIL uVision2等软件进行编程,使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后,我们就可以完成GPS信息的接收、显示和存储功能。在本系统完成后可以方便,快捷的记录下当鸟类被干扰视觉之后的飞行位置,方便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GPS模块;89C51单片机;液晶显示屏;SD卡;C语言;KEILuVision21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记录仪硬件设计 2
2.1 记录仪硬件总体设计 2
2.1.1 记录仪硬件设计总体设计方法 2
2.1.2 记录仪结构图 2
2.2 GPS模块 3
2.2.1 GPS发展历程及趋势 3
2.2 GPS模块 4
2.2.1 GPS模块硬件设计 4
2.3 MCU控制模块 6
2.3.1 MCU模块发展历程及趋势 6
2.3.2 MCU模块硬件设计 7
2.4 液晶显示模块 10
2.4.1 液晶显示模块的选择 10
2.4.2 液晶显示屏模块硬件设计 11
2.4.3 干扰模块设计 13
2.5 SD卡模块 14
2.5.1 SD卡综述 14
2.5.2 SD卡模块硬件设计 15
第3章 记录仪的软件设计 18
3.1 程序编译软件介绍 18
3.2 GPS模块程序设计 19
3.3 单片机模块程序设计 21
3.4 液晶显示屏程序设计 22
3.5 SD卡程序设计 24
第4章 整机调试 27
4.1 GPS调试工具介绍 27
4.2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9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31
第6章 参考文献 32
致 谢 33
附录 部分源程序 34
英文原文 59
英文翻译 66
第1章 绪论
从古至今,利用信鸽送信一直作为一种通讯手段被使用,可是信鸽是怎样记住往返的路,它的视觉系统在它认路的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我们目前还不能加以解释。我认为如果要研究鸟类视觉系统在鸟类飞行的时候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可以对鸟类视觉进行干扰或者遮挡住鸟类的视觉来观察鸟类的飞行轨迹与没有干扰之前或者遮挡之前的轨迹进行对比分析。而如果要进行这样的研究,首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因素可以干扰鸟类的视觉。
当鸟类在天空中翱翔的时候,它们的脑袋会转动,通过转动自己的脑袋鸟类可以利用双眼视野或者单眼侧面的视野俯视处于它们下方的物体,但是这个习惯也会使得鸟类在它们飞行的时候有很短暂的时间里是无法辨别方向的。而随着人类进入了电力时代,各种灯具出现在了大家的生活中,而我们也不管昼夜,都能见到光亮,这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可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有这些强烈光源的地方,经常会发生一些由鸟类引发的事故。这说明了强烈的光线和各种各样的光色都会干扰到鸟类的视觉系统。经过一些研究表明,能干扰鸟类视觉的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强烈的光线和各种各样的光色,高大的建筑物、无线电天线这些都可以干扰到鸟类的视觉。
在了解了干扰鸟类视觉的因素之后,我想到了如果我可以做干扰鸟类视觉的飞行记录仪,在鸟类视觉系统被干扰后记录下其飞行轨迹,再与不被干扰时的轨迹相对比,这样我们可找到鸟类被干扰视觉后的飞行规律,了解到鸟类视觉系统在鸟类飞行时起到的作用。我觉得,这就是我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
在本次设计中,我将其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硬件部分,一个是软件部分。在硬件部分,我分为4大模块:GPS模块、液晶显示屏模块、SD卡模块与51单片机模块。这几个模块我都是选择购买的成品,所以我在硬件上要做的就是做一个电路板,将这4个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且调试成功。而在软件部分,我是给它分成了3个模块:GPS模块、液晶显示屏模块、SD卡模块。其中在GPS模块中,虽然我购买的是成品,无法掌握其核心技术,但是我要了解GPS模块的接收模块,这是GPS最依赖的一个模块。当然GPS的NEMA 0813协议也是必须掌握的软件知识,这个协议将GPS从卫星接收到的信号给解码,它的推荐命令格式是GPRMC格式,这也是本次设计所显示并且存储进SD卡时的GPS地理位置信息格式。在液晶显示屏模块的软件部分,首先,我们先要了解液晶显示屏的指令格式,其代表的意义。当液晶显示屏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成功之后可以先用一个小程序来测试一下是否可以使用。然后就开始液晶显示程序的设计。在程序中,我选择的是利用复位键,得到一条GPS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单片机传输入液晶显示屏中显示出来,按一下复位键,接收下一条信息。在具体的显示程序中,我首先是要对各个字符进行编码,给LCD屏建立一个坐标系,然后单片机通过SPI接口将GPS地理位置信息传输过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所得到的信息。在本次设计中,液晶显示屏模块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显示模块来用,它还作为我设计当中的干扰模块来使用。因为当鸟类飞行的时候,它的视觉系统会被光线和除了蓝色、绿色之外的光色给干扰,所以我们可以控制LCD的亮度来干扰鸟类视觉系统。正常的控制LCD亮度是可以用PWM波来实现这个功能,但是由于本设计的模块已经很多,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比较笨拙的办法。我用一个电位器加在LCD屏上,通过电位器来控制LCD屏的亮度,来干扰鸟类的视觉。最后一个模块就是SD卡的软件部分了。和LCD一样,首先我们要搞清楚SD卡的指令格式及意义。在SD卡的指令了解了之后我们要选择SD卡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在本次设计中我选择了SPI模式。当SD卡在SPI模式下工作的时候,SD卡与单片机之间是单向通信,也就是只有单片机将GPS地理位置信息写入SD卡中。
本次设计所做的东西其实本质也还是一个记录仪,在现在这个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已经进行的非常深入了,而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记录仪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比如为了查看深海的景象,科学家们将记录仪打在捕捉到的深海动物身上,然后将它们放生,然后就可以深海的景象给传输回来,这就省却了许多人力物力,也保证了科学家们的安全。当然记录仪也有其它的功能,就好像飞机上的“黑匣子”,它其实本质上也是一个飞行记录仪,一旦飞机出了什么事故,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记录仪了解到飞机出事的原因,时间,地点等等很难在事后得出的信息,而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又可以迅速的对这些事故做出应对措施。当然这些成熟的记录仪都是比较高端的产品,而我在本次设计当中做出来的这个记录仪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记录仪,它只是能通过上文所说这些模块定位下鸟类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处理之后在LCD屏上显示出来,同时将其存储入SD卡中,以方便后面的研究。当然,本设计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液晶显示屏显示的信息为GPRMC格式,这种格式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经纬度地理信息,需要经过翻译,在本次设计中我并没有将它翻译过来。
第2章 记录仪硬件设计
2.1 记录仪硬件总体设计
2.1.1 记录仪硬件设计总体设计方法
根据课题要求,我选择了一个GPS模块(UBLOX NEO-6M)、AT89C51单片机、液晶显示屏(PCD 8544 48*84 点矩阵 LCD),一个USB接口,一张SD卡等硬件来完成本课题。起首,利用GPS模块,我们可以得到鸟类被干扰视觉以后在天空中的位置,GPS模块将从卫星处得到的信息解码,在GPS模块内将它转换为NEMA 0813协议的命令格式后,通过P1口输入至单片机的可读存储器RAM中,通过SPI口输入进液晶显示屏中。而我将对每个字符进行编码,并且对液晶显示屏的屏幕设置坐标参数,这样,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就将是单片机从GPS模块那接收到的标准格式语言。而当单片机接收到来自于GPS模块的信息之后,同时开始写入SD卡,这就是我的总体设计方案。
2.1.2 记录仪结构图
如图2.1所示即为记录仪硬件系统主要结构图:
图 2.1 系统框图
2.2 GPS模块
2.2.1 GPS发展历程及趋势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美国作为老牌科技强国,GPS系统也是由美利坚合众国的国防部率先研制并且投入使用的系统。GPS系统的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军实验室所研制出的子午卫星导航系统,又称为多普勒卫星定位系统,这个系统是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卫星定位系统。但是,这个系统作为第一代卫星定位系统,它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一次定位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根本没有办法满足高速用户的需求;卫星出现时间间隔太长,没有办法进行连续的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很低,还不能给出所需的高度。因此,这个系统运行不久之后,美国就开始着手研制新的GPS系统。从1978年到1989年的第一颗GPS工作卫星顺利升空,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之后,GPS系统正式进入到大家的视线之中。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GPS技术现在已经不存在上述的问题了。现在,不仅GPS技术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发展,而且GPS技术已经不再是美国一国所独有了。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一共有4套,分别是美国的GPS系统、欧盟的CALILEO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随着四大卫星系统定位并存的局面出现,在未来的日子中,卫星导航系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首先,所有的GPS用户们将会要面临着这四大系统加起来近百颗导航卫星同时存在,互相兼容的现实,而且,这四大系统的民用部分也会实现互相补充,共享信息的态势。第二,用户们的面前将会出现一个最优化选择的问题,因为这四大系统并存,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准确度,所花费的金钱和可靠性等方面去选择利用多系统导航卫星的信息,以达到最佳综合利用。第三,GPS将会多个领域和多个层次当中得到应用,比如:导航、定位、授时、测向、测速和降雨等方面。在以后的日子中,GPS肯定会在硬件、应用技术和数据处理这些方面不断地进行优化,更加的廉价、模块更小更轻、功能更加的多,更加的智能;而运用GPS技术的各种产品也将会更加的准确、可靠,这些产品也会在各自所存在的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2 GPS模块
2.2.1 GPS模块硬件设计
如果要将接收到的鸟的地理位置信息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那么先要将GPS信号接收并且解码。在GPS信号接收这块,我考虑到了两种方法。方法一:首先我们要挑选出来符合本设计要求的GPS接收芯片。选择好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所选择的芯片设计标准,设计外围电路和安装天线等,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我们可以轻松地将芯片的电路设计技术吃透,但是方法一的缺陷也非常的明显,第一个就是这个方法的难度很大,很难成功。第二个就是成本太高,因为GPS芯片都是直接购买的成品,如果要单独买的话,一般价格不会便宜。方法二:直接购买整套的GPS模块,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目前GPS模块制造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它不仅很稳定而且很方便,只要其成功地定位后就能经过串口向外传输其得到的GPS地理信息。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我们购买的是成品的GPS接收模块,参与不到它的设计,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掌握它的核心技术。不过这个缺点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我们的主要目的只是应用GPS模块,而且,在GPS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它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可以很容易地买到。
摘 要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可是动物的很多本能目前我们还不能加以解释,这其中鸟类是怎么样“认路”的就是目前还不能作出明确解释的问题。鸟儿回巢,信鸽送信的往返这些现象在我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而在鸟儿飞行过程中鸟类的视觉系统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就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研究目的。经过研究表明,鸟类的视觉容易被各种光色和光亮所干扰。这个研究结果对研究出鸟类视觉系统在鸟类飞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很有帮助,因此我选择了做一个记录仪的设计,记录下当鸟类视觉被干扰之后的飞行轨迹,然后可以与鸟类视觉系统没有被干扰的时候的飞行轨迹进行对比,这样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研究鸟类视觉系统在鸟类飞行时起到的作用。
本设计选择了,51单片机、GPS模块、液晶显示屏,SD卡等硬件,将这些硬件连接成一个整体之后,再通过运用C语言和KEIL uVision2等软件进行编程,使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后,我们就可以完成GPS信息的接收、显示和存储功能。在本系统完成后可以方便,快捷的记录下当鸟类被干扰视觉之后的飞行位置,方便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GPS模块;89C51单片机;液晶显示屏;SD卡;C语言;KEILuVision21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记录仪硬件设计 2
2.1 记录仪硬件总体设计 2
2.1.1 记录仪硬件设计总体设计方法 2
2.1.2 记录仪结构图 2
2.2 GPS模块 3
2.2.1 GPS发展历程及趋势 3
2.2 GPS模块 4
2.2.1 GPS模块硬件设计 4
2.3 MCU控制模块 6
2.3.1 MCU模块发展历程及趋势 6
2.3.2 MCU模块硬件设计 7
2.4 液晶显示模块 10
2.4.1 液晶显示模块的选择 10
2.4.2 液晶显示屏模块硬件设计 11
2.4.3 干扰模块设计 13
2.5 SD卡模块 14
2.5.1 SD卡综述 14
2.5.2 SD卡模块硬件设计 15
第3章 记录仪的软件设计 18
3.1 程序编译软件介绍 18
3.2 GPS模块程序设计 19
3.3 单片机模块程序设计 21
3.4 液晶显示屏程序设计 22
3.5 SD卡程序设计 24
第4章 整机调试 27
4.1 GPS调试工具介绍 27
4.2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9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31
第6章 参考文献 32
致 谢 33
附录 部分源程序 34
英文原文 59
英文翻译 66
第1章 绪论
从古至今,利用信鸽送信一直作为一种通讯手段被使用,可是信鸽是怎样记住往返的路,它的视觉系统在它认路的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我们目前还不能加以解释。我认为如果要研究鸟类视觉系统在鸟类飞行的时候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可以对鸟类视觉进行干扰或者遮挡住鸟类的视觉来观察鸟类的飞行轨迹与没有干扰之前或者遮挡之前的轨迹进行对比分析。而如果要进行这样的研究,首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因素可以干扰鸟类的视觉。
当鸟类在天空中翱翔的时候,它们的脑袋会转动,通过转动自己的脑袋鸟类可以利用双眼视野或者单眼侧面的视野俯视处于它们下方的物体,但是这个习惯也会使得鸟类在它们飞行的时候有很短暂的时间里是无法辨别方向的。而随着人类进入了电力时代,各种灯具出现在了大家的生活中,而我们也不管昼夜,都能见到光亮,这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可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有这些强烈光源的地方,经常会发生一些由鸟类引发的事故。这说明了强烈的光线和各种各样的光色都会干扰到鸟类的视觉系统。经过一些研究表明,能干扰鸟类视觉的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强烈的光线和各种各样的光色,高大的建筑物、无线电天线这些都可以干扰到鸟类的视觉。
在了解了干扰鸟类视觉的因素之后,我想到了如果我可以做干扰鸟类视觉的飞行记录仪,在鸟类视觉系统被干扰后记录下其飞行轨迹,再与不被干扰时的轨迹相对比,这样我们可找到鸟类被干扰视觉后的飞行规律,了解到鸟类视觉系统在鸟类飞行时起到的作用。我觉得,这就是我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
在本次设计中,我将其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硬件部分,一个是软件部分。在硬件部分,我分为4大模块:GPS模块、液晶显示屏模块、SD卡模块与51单片机模块。这几个模块我都是选择购买的成品,所以我在硬件上要做的就是做一个电路板,将这4个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且调试成功。而在软件部分,我是给它分成了3个模块:GPS模块、液晶显示屏模块、SD卡模块。其中在GPS模块中,虽然我购买的是成品,无法掌握其核心技术,但是我要了解GPS模块的接收模块,这是GPS最依赖的一个模块。当然GPS的NEMA 0813协议也是必须掌握的软件知识,这个协议将GPS从卫星接收到的信号给解码,它的推荐命令格式是GPRMC格式,这也是本次设计所显示并且存储进SD卡时的GPS地理位置信息格式。在液晶显示屏模块的软件部分,首先,我们先要了解液晶显示屏的指令格式,其代表的意义。当液晶显示屏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成功之后可以先用一个小程序来测试一下是否可以使用。然后就开始液晶显示程序的设计。在程序中,我选择的是利用复位键,得到一条GPS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单片机传输入液晶显示屏中显示出来,按一下复位键,接收下一条信息。在具体的显示程序中,我首先是要对各个字符进行编码,给LCD屏建立一个坐标系,然后单片机通过SPI接口将GPS地理位置信息传输过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所得到的信息。在本次设计中,液晶显示屏模块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显示模块来用,它还作为我设计当中的干扰模块来使用。因为当鸟类飞行的时候,它的视觉系统会被光线和除了蓝色、绿色之外的光色给干扰,所以我们可以控制LCD的亮度来干扰鸟类视觉系统。正常的控制LCD亮度是可以用PWM波来实现这个功能,但是由于本设计的模块已经很多,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比较笨拙的办法。我用一个电位器加在LCD屏上,通过电位器来控制LCD屏的亮度,来干扰鸟类的视觉。最后一个模块就是SD卡的软件部分了。和LCD一样,首先我们要搞清楚SD卡的指令格式及意义。在SD卡的指令了解了之后我们要选择SD卡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在本次设计中我选择了SPI模式。当SD卡在SPI模式下工作的时候,SD卡与单片机之间是单向通信,也就是只有单片机将GPS地理位置信息写入SD卡中。
本次设计所做的东西其实本质也还是一个记录仪,在现在这个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已经进行的非常深入了,而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记录仪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比如为了查看深海的景象,科学家们将记录仪打在捕捉到的深海动物身上,然后将它们放生,然后就可以深海的景象给传输回来,这就省却了许多人力物力,也保证了科学家们的安全。当然记录仪也有其它的功能,就好像飞机上的“黑匣子”,它其实本质上也是一个飞行记录仪,一旦飞机出了什么事故,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记录仪了解到飞机出事的原因,时间,地点等等很难在事后得出的信息,而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又可以迅速的对这些事故做出应对措施。当然这些成熟的记录仪都是比较高端的产品,而我在本次设计当中做出来的这个记录仪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记录仪,它只是能通过上文所说这些模块定位下鸟类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处理之后在LCD屏上显示出来,同时将其存储入SD卡中,以方便后面的研究。当然,本设计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液晶显示屏显示的信息为GPRMC格式,这种格式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经纬度地理信息,需要经过翻译,在本次设计中我并没有将它翻译过来。
第2章 记录仪硬件设计
2.1 记录仪硬件总体设计
2.1.1 记录仪硬件设计总体设计方法
根据课题要求,我选择了一个GPS模块(UBLOX NEO-6M)、AT89C51单片机、液晶显示屏(PCD 8544 48*84 点矩阵 LCD),一个USB接口,一张SD卡等硬件来完成本课题。起首,利用GPS模块,我们可以得到鸟类被干扰视觉以后在天空中的位置,GPS模块将从卫星处得到的信息解码,在GPS模块内将它转换为NEMA 0813协议的命令格式后,通过P1口输入至单片机的可读存储器RAM中,通过SPI口输入进液晶显示屏中。而我将对每个字符进行编码,并且对液晶显示屏的屏幕设置坐标参数,这样,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就将是单片机从GPS模块那接收到的标准格式语言。而当单片机接收到来自于GPS模块的信息之后,同时开始写入SD卡,这就是我的总体设计方案。
2.1.2 记录仪结构图
如图2.1所示即为记录仪硬件系统主要结构图:
图 2.1 系统框图
2.2 GPS模块
2.2.1 GPS发展历程及趋势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美国作为老牌科技强国,GPS系统也是由美利坚合众国的国防部率先研制并且投入使用的系统。GPS系统的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军实验室所研制出的子午卫星导航系统,又称为多普勒卫星定位系统,这个系统是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卫星定位系统。但是,这个系统作为第一代卫星定位系统,它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一次定位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根本没有办法满足高速用户的需求;卫星出现时间间隔太长,没有办法进行连续的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很低,还不能给出所需的高度。因此,这个系统运行不久之后,美国就开始着手研制新的GPS系统。从1978年到1989年的第一颗GPS工作卫星顺利升空,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之后,GPS系统正式进入到大家的视线之中。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GPS技术现在已经不存在上述的问题了。现在,不仅GPS技术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发展,而且GPS技术已经不再是美国一国所独有了。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一共有4套,分别是美国的GPS系统、欧盟的CALILEO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随着四大卫星系统定位并存的局面出现,在未来的日子中,卫星导航系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首先,所有的GPS用户们将会要面临着这四大系统加起来近百颗导航卫星同时存在,互相兼容的现实,而且,这四大系统的民用部分也会实现互相补充,共享信息的态势。第二,用户们的面前将会出现一个最优化选择的问题,因为这四大系统并存,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准确度,所花费的金钱和可靠性等方面去选择利用多系统导航卫星的信息,以达到最佳综合利用。第三,GPS将会多个领域和多个层次当中得到应用,比如:导航、定位、授时、测向、测速和降雨等方面。在以后的日子中,GPS肯定会在硬件、应用技术和数据处理这些方面不断地进行优化,更加的廉价、模块更小更轻、功能更加的多,更加的智能;而运用GPS技术的各种产品也将会更加的准确、可靠,这些产品也会在各自所存在的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2 GPS模块
2.2.1 GPS模块硬件设计
如果要将接收到的鸟的地理位置信息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那么先要将GPS信号接收并且解码。在GPS信号接收这块,我考虑到了两种方法。方法一:首先我们要挑选出来符合本设计要求的GPS接收芯片。选择好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所选择的芯片设计标准,设计外围电路和安装天线等,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我们可以轻松地将芯片的电路设计技术吃透,但是方法一的缺陷也非常的明显,第一个就是这个方法的难度很大,很难成功。第二个就是成本太高,因为GPS芯片都是直接购买的成品,如果要单独买的话,一般价格不会便宜。方法二:直接购买整套的GPS模块,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目前GPS模块制造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它不仅很稳定而且很方便,只要其成功地定位后就能经过串口向外传输其得到的GPS地理信息。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我们购买的是成品的GPS接收模块,参与不到它的设计,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掌握它的核心技术。不过这个缺点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我们的主要目的只是应用GPS模块,而且,在GPS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它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可以很容易地买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