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x204m调制功分放大组件设计【字数:10058】
摘 要人类社会全面步入了信息时代,无线通信技术也快速的得到了的发展,特别是射频微波通信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次设计主要解决组件平坦度、隔离度的问题,使输出功率在技术指标的要求范围内。TX1、TX2链路的输出功率在10~14dBm之间,RX1、RX2链路的输出功率在11~15dBm之间。该组件是由功分器、开关、放大器以及隔离器等主要的微波器件组成。首先,12dB的输入功率进入Wilkinson功分器后,分为两路信号,进入开关HMC547LP3中,信号经过放大器HMC451LP3进行放大以后,然后通过Wilkinson功分器分为两路进行传输,一路经过隔离器进行输出功率,另一路直接输出功率。微波组件在常温、低温、高温下的工作状态达到了公司的设计要求。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5
1.1射频在国内外的发展背景 5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6
第二章 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7
2.1外形结构和尺寸 7
2.2MAPX204M型组件的设计指标 7
2.3MAPX204M型组件的方案论证 9
第三章 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研制 12
3.1基本射频器件的选用 12
3.1.1微带线 12
3.1.2功率放大器 13
3.1.3二功分器 14
3.1.4隔离器 16
3.1.5固定衰减器 17
3.1.6开关 17
3.2 MAPX204M型组件设计 20
3.2.1控制模块 21
3.2.2信号模块 22
第四章 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装配与调试 24
4.1组装 24
4.2调试 25
4.2.1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26
4.3MAPX204M型组件的环境试验 27
4.3.1高温试验 27
4.3.2低温试验 27
4.3.3温度冲击试验 27
4.3.4电老炼试验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第五章 总结 28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1
附录A 信号模块原理图 31
附录B 控制模块原理图 33
附录C PCB图 34
第一章 绪论
1.1射频在国内外的发展背景
人类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时代,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射频微波通信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探究与使用的热点为频率高端中的微波频段,引导了射频有源电路研发与制作的发展。在射频微波系统中,大多数都存在着对信号的放大,在有源电路中射频放大器占有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射频,实际上它是一种射频电波,又可被称为射电,频谱工作在75kHz ~3000GHz之间,当频谱的范围在20Hz ~20kHz之间时,这种比较低的频谱直接去运用天线发射是不容易的,此时就需要运用到无线电的技术。首先是要经过转换、调制达到一定的高频,然后可以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输。从某种角度上说,射频技术也可以称作无线电技术,它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播信号的。伴随着使用范围的延伸,现在已经对频谱进行了多次的划分。最早的一次分段应该是二战期间美国国防部进行的。当前,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所规定的频谱分段方式被广泛采用。射频所包含的频率也得以提升。
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射频技术可以成熟的运用在众多的领域中。尤其表现在高频电路的应用,更是引起了行业内外高度重视。射频识别在通信领域中是进步速度最快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从微波电路的兴起到微带电路的出现其实也就隔了20多年,然而微波电路却极快地发展着。到了21世纪之后,微波技术依然在通信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甚至在其他领域如计算机网络等中也开始体现出它的强大作用。
当然,我国的射频识别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射频技术的应用前景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通过阅读参考文献及资料,了解了微波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基本流程关于微波电路设计。通过学习了解微波组件方案设计,掌握方案设计流程中的仿真软件,掌握微波器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微波电路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了解Auto CAD的功能,掌握Auto CAD的使用方法。了解ADS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完成微波组件设计及调试基本流程,得到最终微波组件设计要求并进行结果分析。
该组件具有以下的特点:
主备切换。FL01通道中与FL02通道输出的信号互不影响。
反向隔离度高。在本次设计中使用了隔离器,该隔离器是单向通过的。
体积小。
频率高。
带宽比较宽。
第二章 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外形结构和尺寸
如图21、图22所示,是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的外形结构与尺寸大小。
//
图21 正面盒体外形 图22反面盒体外形
2.2 MAPX204M型组件的设计指标
按照客户所提的性能指标进行生产制作:
1、总体要求
元器件类别: 调制功分放大组件。
执行标准:
(1)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2)GJB150.3A2009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
(3)GJB150.4A2009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5
1.1射频在国内外的发展背景 5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6
第二章 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7
2.1外形结构和尺寸 7
2.2MAPX204M型组件的设计指标 7
2.3MAPX204M型组件的方案论证 9
第三章 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研制 12
3.1基本射频器件的选用 12
3.1.1微带线 12
3.1.2功率放大器 13
3.1.3二功分器 14
3.1.4隔离器 16
3.1.5固定衰减器 17
3.1.6开关 17
3.2 MAPX204M型组件设计 20
3.2.1控制模块 21
3.2.2信号模块 22
第四章 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装配与调试 24
4.1组装 24
4.2调试 25
4.2.1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26
4.3MAPX204M型组件的环境试验 27
4.3.1高温试验 27
4.3.2低温试验 27
4.3.3温度冲击试验 27
4.3.4电老炼试验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第五章 总结 28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1
附录A 信号模块原理图 31
附录B 控制模块原理图 33
附录C PCB图 34
第一章 绪论
1.1射频在国内外的发展背景
人类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时代,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射频微波通信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探究与使用的热点为频率高端中的微波频段,引导了射频有源电路研发与制作的发展。在射频微波系统中,大多数都存在着对信号的放大,在有源电路中射频放大器占有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射频,实际上它是一种射频电波,又可被称为射电,频谱工作在75kHz ~3000GHz之间,当频谱的范围在20Hz ~20kHz之间时,这种比较低的频谱直接去运用天线发射是不容易的,此时就需要运用到无线电的技术。首先是要经过转换、调制达到一定的高频,然后可以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输。从某种角度上说,射频技术也可以称作无线电技术,它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播信号的。伴随着使用范围的延伸,现在已经对频谱进行了多次的划分。最早的一次分段应该是二战期间美国国防部进行的。当前,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所规定的频谱分段方式被广泛采用。射频所包含的频率也得以提升。
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射频技术可以成熟的运用在众多的领域中。尤其表现在高频电路的应用,更是引起了行业内外高度重视。射频识别在通信领域中是进步速度最快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从微波电路的兴起到微带电路的出现其实也就隔了20多年,然而微波电路却极快地发展着。到了21世纪之后,微波技术依然在通信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甚至在其他领域如计算机网络等中也开始体现出它的强大作用。
当然,我国的射频识别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射频技术的应用前景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通过阅读参考文献及资料,了解了微波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基本流程关于微波电路设计。通过学习了解微波组件方案设计,掌握方案设计流程中的仿真软件,掌握微波器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微波电路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了解Auto CAD的功能,掌握Auto CAD的使用方法。了解ADS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完成微波组件设计及调试基本流程,得到最终微波组件设计要求并进行结果分析。
该组件具有以下的特点:
主备切换。FL01通道中与FL02通道输出的信号互不影响。
反向隔离度高。在本次设计中使用了隔离器,该隔离器是单向通过的。
体积小。
频率高。
带宽比较宽。
第二章 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外形结构和尺寸
如图21、图22所示,是MAPX204M型调制功分放大组件的的外形结构与尺寸大小。
//
图21 正面盒体外形 图22反面盒体外形
2.2 MAPX204M型组件的设计指标
按照客户所提的性能指标进行生产制作:
1、总体要求
元器件类别: 调制功分放大组件。
执行标准:
(1)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2)GJB150.3A2009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
(3)GJB150.4A2009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