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程序开发远程自动灌溉系统(附件)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力的解放,为了节约水资源,使得灌溉面积更加合理与节省劳动力,我国在自动灌溉系统方面开展了许许多多的项目工程。我本次开发的基于手机app程序开发远程自动灌溉系统能够在手机app上面进行远程操作,只需要在手机app上点击我们需要的功能按钮,无线电接收模块接收到信号,电磁阀导通,水流就可以通过,流量计通过无线电发射模块,将水流速显示在手机屏幕上,通过设置定时器,就可以对植物进行定时定量的浇灌,不必手持灌溉设备人工灌溉。可以让我们不在需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照看农作物。虽然这样已经很便利了,但是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开发智能灌溉系统,无需人工管理。关键词手机app 自动 灌溉系统
目 录
1引言 1
1.1本课题发展现状及其研究前景 1
1.2国际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2
1.3研究内容和总体结构 2
2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3
2.1系统方案 4
3灌溉系统 6
3.1电压电流转换器 6
3.2无线电发射模块 6
3.3电磁阀 8
3.4流量计 9
4手机APP的开发过程 10
4.1手机APP开发方式的选取及优点 10
4.2手机APP内置组件的选取及其优点 16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引言
1.1 本课题发展现状及其研究前景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灌溉系统自动化的水平较低是我国的高效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机app控制的滴灌节水灌溉系统,该系统可对不同土壤的湿度进行监控,并按照作物对土壤湿度的要求来进行适时、适量灌水,其关键是手机app和 PC 机构成的控制部分,主要对土壤湿度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灌溉控制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编程各个部分进行实现手机控制部分采用APP INVENTOR Ⅱ编写的手机app为核心,主要由土壤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汇编语言编程。手机可将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土壤湿度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展示在手机屏幕上。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系统的灵活性强,便于操作,可靠性好,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地球上,如果失去了水,生命也将消亡。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们心头上一块巨石。农业是人类社会里最古老的行业,是各行各业的基石,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行业。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十分重要,一是要解决水的问题,二是科技的发展问题。如果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那就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巨大的发展,也就是进行一次农业技术的革命。我国的农业与工业、交通等行业相比显得十分落后,农业灌溉技术方面显得尤其落后。灌溉系统自动化水平普遍偏低是我国高效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灌溉模式,自动化程度极低,基本上就是粗放的人工操作,哪怕是对于给定的量,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控制,所以为了提高灌溉的效率,解放生产力,缩短劳动时间和节约水资源,必须发展自动化节水灌溉控制技术。现代灌溉控制器的研究使用在我国农、林、及园艺为数不多,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还是基本停留在人工操作上,所以哪怕是有些地方搞了一些灌溉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还是根据经验法来确定每天的灌溉次数和每次的灌溉量,如果灌溉量与作物实际需水量相比太少,便不能有效的促进作物健康成长;而如果灌溉的量太多,使得肥水流失,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传统的灌溉法还需要有相关专家的实时观察并根据经验指导生产,劳动生产率低,这也不能与现代化农业向优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要求同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和传感器的价格日益降低,硬件的可靠性日益提高,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农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通过高新技术来改造农业灌溉,发展节水灌溉,使得水资源利用更合理,促进高效生产成为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带战略性的根本大事。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设计一套能对作物生长的用水量进行自动调控的系统,它能够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水,起到高效灌溉,节水、节能的作用。
1.2国际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在国际上,现在发达国家都将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主体,作为用以解决日益加剧的水资源危机的应对手段,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的主要方面在于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增强单位水对于作物的最大经济效用。技术方面也是不断地发展,从最早期的人工控制,水力控制,机械控制,到后来的机械电子混合协调式控制,到现在的计算机数据网络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控制的精度和简易性得到极大提高,可靠性不断增强。其中,计算机数据网络控制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只需要计算机对于植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与录入的正常植物生存环境对比,对于水分不足,计算机会打开电磁阀,对植物进行补水,等到水分充足的时候将电磁阀关闭。模糊控制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笼统,更多的是依靠一种随机性,类似于“云养花”,靠人主观判定,只要操作者觉得缺水就灌溉,不缺水就不用灌溉。神经网络控制是由多个植物和生命科学研究学者提出的,在他们的理论中,植物和人一样有着类似脑电波的植物电波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对植物处于不同状态下发出的电波进行测定,由计算机接受转化,再将植物对于水分需要的电波设定为灌溉信号,即由植物自己决定对自己进行灌溉。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然不会在技术上落后于世界大国,早在1995年,我国进行的“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研发的2000型温室自动灌溉施肥系统已在北京,大连等多个城市进行运用,且取得喜人的效果,该系统将我国的温室环境和实际使用情况相结合,通过积木分布式系统结构原理,解决了计算机适时闭环控制,动态监测,控制显示中文,施肥泵混合比可调,电磁阀开度可调等问题。如今我国民用灌溉技术发展最为迅速和高效的是阿里集团,他们位于杭州的种植实验基地对一些经济作物基本上实现了无人化自动种植,即通过计算机对于植物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数据分析和录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控制植物的光照和水分,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实现高效生产。
目 录
1引言 1
1.1本课题发展现状及其研究前景 1
1.2国际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2
1.3研究内容和总体结构 2
2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3
2.1系统方案 4
3灌溉系统 6
3.1电压电流转换器 6
3.2无线电发射模块 6
3.3电磁阀 8
3.4流量计 9
4手机APP的开发过程 10
4.1手机APP开发方式的选取及优点 10
4.2手机APP内置组件的选取及其优点 16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引言
1.1 本课题发展现状及其研究前景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灌溉系统自动化的水平较低是我国的高效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机app控制的滴灌节水灌溉系统,该系统可对不同土壤的湿度进行监控,并按照作物对土壤湿度的要求来进行适时、适量灌水,其关键是手机app和 PC 机构成的控制部分,主要对土壤湿度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灌溉控制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编程各个部分进行实现手机控制部分采用APP INVENTOR Ⅱ编写的手机app为核心,主要由土壤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汇编语言编程。手机可将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土壤湿度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展示在手机屏幕上。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系统的灵活性强,便于操作,可靠性好,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地球上,如果失去了水,生命也将消亡。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们心头上一块巨石。农业是人类社会里最古老的行业,是各行各业的基石,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行业。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十分重要,一是要解决水的问题,二是科技的发展问题。如果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那就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巨大的发展,也就是进行一次农业技术的革命。我国的农业与工业、交通等行业相比显得十分落后,农业灌溉技术方面显得尤其落后。灌溉系统自动化水平普遍偏低是我国高效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灌溉模式,自动化程度极低,基本上就是粗放的人工操作,哪怕是对于给定的量,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控制,所以为了提高灌溉的效率,解放生产力,缩短劳动时间和节约水资源,必须发展自动化节水灌溉控制技术。现代灌溉控制器的研究使用在我国农、林、及园艺为数不多,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还是基本停留在人工操作上,所以哪怕是有些地方搞了一些灌溉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还是根据经验法来确定每天的灌溉次数和每次的灌溉量,如果灌溉量与作物实际需水量相比太少,便不能有效的促进作物健康成长;而如果灌溉的量太多,使得肥水流失,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传统的灌溉法还需要有相关专家的实时观察并根据经验指导生产,劳动生产率低,这也不能与现代化农业向优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要求同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和传感器的价格日益降低,硬件的可靠性日益提高,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农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通过高新技术来改造农业灌溉,发展节水灌溉,使得水资源利用更合理,促进高效生产成为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带战略性的根本大事。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设计一套能对作物生长的用水量进行自动调控的系统,它能够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水,起到高效灌溉,节水、节能的作用。
1.2国际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在国际上,现在发达国家都将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主体,作为用以解决日益加剧的水资源危机的应对手段,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的主要方面在于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增强单位水对于作物的最大经济效用。技术方面也是不断地发展,从最早期的人工控制,水力控制,机械控制,到后来的机械电子混合协调式控制,到现在的计算机数据网络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控制的精度和简易性得到极大提高,可靠性不断增强。其中,计算机数据网络控制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只需要计算机对于植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与录入的正常植物生存环境对比,对于水分不足,计算机会打开电磁阀,对植物进行补水,等到水分充足的时候将电磁阀关闭。模糊控制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笼统,更多的是依靠一种随机性,类似于“云养花”,靠人主观判定,只要操作者觉得缺水就灌溉,不缺水就不用灌溉。神经网络控制是由多个植物和生命科学研究学者提出的,在他们的理论中,植物和人一样有着类似脑电波的植物电波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对植物处于不同状态下发出的电波进行测定,由计算机接受转化,再将植物对于水分需要的电波设定为灌溉信号,即由植物自己决定对自己进行灌溉。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然不会在技术上落后于世界大国,早在1995年,我国进行的“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研发的2000型温室自动灌溉施肥系统已在北京,大连等多个城市进行运用,且取得喜人的效果,该系统将我国的温室环境和实际使用情况相结合,通过积木分布式系统结构原理,解决了计算机适时闭环控制,动态监测,控制显示中文,施肥泵混合比可调,电磁阀开度可调等问题。如今我国民用灌溉技术发展最为迅速和高效的是阿里集团,他们位于杭州的种植实验基地对一些经济作物基本上实现了无人化自动种植,即通过计算机对于植物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数据分析和录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控制植物的光照和水分,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实现高效生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1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