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平面研磨机机械结构设计(附件)【字数:9785】
2017 年 5 月 10 日摘 要 高速研磨技术是一种加工精度高,加工材料范围广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它的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并且加工质量稳定。本设计结合了现在市场研磨加工的状况,主要使用的是固着磨料高速研磨加工技术,设计了高速平面研磨机,它的研磨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好、加工效率高并且有着较好的稳定性,同时该研磨机加工成本低。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构思平面高速研磨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平面高速研磨机的机械结构;设计它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结构;探究高速平面研磨过程中修改磨削参数对加工工件表面的影响,其中包括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工件表面的化学性能等。在编写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高速研磨技术,充分运用自己四年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完成本次毕业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高速平面研磨机总体方案设计 1
1.1 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 1
1.2 机床的总体布局 1
1.3 高速平面研磨机的传动系统 2
1.4 气动系统的确定 3
第二章 高速平面研磨机机械系统设计 4
2.1机械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4
2.1.1 机械系统的功能 4
2.1.2 机械系统性能要求 4
2.2 机械系统的结构设计 4
2.2.1 主轴的设计 4
2.2.2 传动系统设计 6
2.2.3 轴承的选择与安装 10
2.2.4 箱体的设计 11
2.2.5 主轴的构件 11
2.2.6 气动压头 11
2.3 冷却系统的设计 12
第三章 高速平面研磨机磨具的设计 13
3.1 磨料的选择 13
3.2 丸片的制作 15
3.3 磨具的制作 17
结语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高速平面研磨机总体方案设计
1.1 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设计的高速平面研磨机根据国家规程,可以研磨玻璃,硬质合金,各种陶瓷和超硬材料等,所以根据国家规定规程,对该设计制定的技术指标如下:
主轴转速范围 50r/min~720r/min
连续可调压缩空气压力 0.050.4Mpa
磨具材料 金刚石微粉
被加工工件尺寸 Φ350mm
平面度 0.03μm
表面粗糙度 Ra2.83mm
摆幅调节范围 30°
摆臂升降距离 60mm
压头最大升降距离 50mm
重要的是,系统主要应该操作简易,加工工件的精度高,加工工件的效率高,设置简便,使用方便。
1.2 机床的总体布局
本设计的高速平面研磨机主要加工工件的尺寸范围在Φ350以下,它的主要工作方式是研磨加工,在主轴转速和工作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研磨抛光。机床的加紧方式是气动加紧,机床的压力控制和循环工作是由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控制并实现的,机床还装备了自动调节温度装置和过滤装置,主要作用是保证冷却液和抛光液的温度和循环使用。
高速平面研磨机在结合人机学情况下,根据加工范围、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加工成本等需求,在全方位的考量后,使得设计出来的研磨机在外观、颜色、功能等方面别具风格,本机床由各种不同的几何体构成,有的复杂,有的简单,主要做到的是这些几何体的比例尺寸协调,看上去要美观大方,其中也根据传统研磨机的造型,推陈出新,将传统的大圆角改为小圆角,将以前的弧线做成现在的直线,还有过去的曲面改成现在的平面让机床显得更加简洁、大方、美观。
固着高速研磨加工使用的切削工具是磨具。磨具在研磨加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包括工件精度,工件质量,加工效率以及最关键的加工成本。在多数情况下,被加工工件的加工目标和研磨机的实际情况决定着磨具的选择。
磨具主要有切削、支撑和安装三个部分。切削部分大多加工的是工件表面,切削量很小。在研磨加工的时候,磨料不仅切削了工件的加工表面,还进行了其他的作用,总而言之,切削是研磨加工的最关键的部分。在研磨固着磨料的时候,首先把磨料做成丸片,再把丸片固定在磨具上。被加工工件的表面轮廓决定着磨具支撑部分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满足表面轮廓制造的需求,尽量做到没有额外多余的工作。同样的,研磨加工使用的机床和的运动关系决定了安装部分的具体情况。
/
图1.1高速平面研磨机的总体结构图
1—下床身;2—皮带轮;3—上床身;4—定位盘;5—磨具;6—压力头 7—摆臂
8—立轴;9—电动机; 10—变频器; 11—冷却箱
1.3 高速平面研磨机的传动系统
三相异步电动机,对比于传统的单相异步电动机,它的工作效率高,运行稳定,使用成本低,所以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齿轮减速箱虽然使用时间很长,维护方便,使用效率高,但是由于它在正常加工过程中振动大,噪音大,传动过程中不稳定等缺点,所以不予使用。
带传动在加工的时候可以稳定的传递动力,对比于齿轮传动,安装简便,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所以本设计使用带传动。
变频器首先是维护方便,而且加工过程平滑,容易消除被加工工件的缺口,裂缝,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对于那些不需要软启动的外围设备,使用的控制电路也变得简单。
因为高速平面研磨机加工的零件精度很高,所以需要主轴在转动过程中必须平稳,没有冲击,刚度高,轴向以及径向跳动要小。为了经济效益,能够加工不同尺寸的工件,主轴要有变速功能,所以使用交流电动机变频器来调节主轴转速最佳。
所以机床的传动系统是:
目 录
第一章 高速平面研磨机总体方案设计 1
1.1 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 1
1.2 机床的总体布局 1
1.3 高速平面研磨机的传动系统 2
1.4 气动系统的确定 3
第二章 高速平面研磨机机械系统设计 4
2.1机械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4
2.1.1 机械系统的功能 4
2.1.2 机械系统性能要求 4
2.2 机械系统的结构设计 4
2.2.1 主轴的设计 4
2.2.2 传动系统设计 6
2.2.3 轴承的选择与安装 10
2.2.4 箱体的设计 11
2.2.5 主轴的构件 11
2.2.6 气动压头 11
2.3 冷却系统的设计 12
第三章 高速平面研磨机磨具的设计 13
3.1 磨料的选择 13
3.2 丸片的制作 15
3.3 磨具的制作 17
结语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高速平面研磨机总体方案设计
1.1 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设计的高速平面研磨机根据国家规程,可以研磨玻璃,硬质合金,各种陶瓷和超硬材料等,所以根据国家规定规程,对该设计制定的技术指标如下:
主轴转速范围 50r/min~720r/min
连续可调压缩空气压力 0.050.4Mpa
磨具材料 金刚石微粉
被加工工件尺寸 Φ350mm
平面度 0.03μm
表面粗糙度 Ra2.83mm
摆幅调节范围 30°
摆臂升降距离 60mm
压头最大升降距离 50mm
重要的是,系统主要应该操作简易,加工工件的精度高,加工工件的效率高,设置简便,使用方便。
1.2 机床的总体布局
本设计的高速平面研磨机主要加工工件的尺寸范围在Φ350以下,它的主要工作方式是研磨加工,在主轴转速和工作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研磨抛光。机床的加紧方式是气动加紧,机床的压力控制和循环工作是由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控制并实现的,机床还装备了自动调节温度装置和过滤装置,主要作用是保证冷却液和抛光液的温度和循环使用。
高速平面研磨机在结合人机学情况下,根据加工范围、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加工成本等需求,在全方位的考量后,使得设计出来的研磨机在外观、颜色、功能等方面别具风格,本机床由各种不同的几何体构成,有的复杂,有的简单,主要做到的是这些几何体的比例尺寸协调,看上去要美观大方,其中也根据传统研磨机的造型,推陈出新,将传统的大圆角改为小圆角,将以前的弧线做成现在的直线,还有过去的曲面改成现在的平面让机床显得更加简洁、大方、美观。
固着高速研磨加工使用的切削工具是磨具。磨具在研磨加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包括工件精度,工件质量,加工效率以及最关键的加工成本。在多数情况下,被加工工件的加工目标和研磨机的实际情况决定着磨具的选择。
磨具主要有切削、支撑和安装三个部分。切削部分大多加工的是工件表面,切削量很小。在研磨加工的时候,磨料不仅切削了工件的加工表面,还进行了其他的作用,总而言之,切削是研磨加工的最关键的部分。在研磨固着磨料的时候,首先把磨料做成丸片,再把丸片固定在磨具上。被加工工件的表面轮廓决定着磨具支撑部分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满足表面轮廓制造的需求,尽量做到没有额外多余的工作。同样的,研磨加工使用的机床和的运动关系决定了安装部分的具体情况。
/
图1.1高速平面研磨机的总体结构图
1—下床身;2—皮带轮;3—上床身;4—定位盘;5—磨具;6—压力头 7—摆臂
8—立轴;9—电动机; 10—变频器; 11—冷却箱
1.3 高速平面研磨机的传动系统
三相异步电动机,对比于传统的单相异步电动机,它的工作效率高,运行稳定,使用成本低,所以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齿轮减速箱虽然使用时间很长,维护方便,使用效率高,但是由于它在正常加工过程中振动大,噪音大,传动过程中不稳定等缺点,所以不予使用。
带传动在加工的时候可以稳定的传递动力,对比于齿轮传动,安装简便,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所以本设计使用带传动。
变频器首先是维护方便,而且加工过程平滑,容易消除被加工工件的缺口,裂缝,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对于那些不需要软启动的外围设备,使用的控制电路也变得简单。
因为高速平面研磨机加工的零件精度很高,所以需要主轴在转动过程中必须平稳,没有冲击,刚度高,轴向以及径向跳动要小。为了经济效益,能够加工不同尺寸的工件,主轴要有变速功能,所以使用交流电动机变频器来调节主轴转速最佳。
所以机床的传动系统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