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仪器厂供配电系统设计(附件)【字数:9355】

摘 要在现代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生活中电能的力量是居功至伟的,所以发电厂和配电网的分配十分的重要。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变电站,有利于变电站设备功能的准确选择和维护。本次设计是根据工厂提供的原始资料,按照国家标准,符合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政策,遵循安全、可靠、先进技术和经济合理的要求。通过对电力负荷的计算,电力负荷的无功补偿,确定变电站主变的数量、容量、类型,选择导线横截面积并且根据计算选择导线型号,然后计算三相短路电流,校验电气设备,接着进行继电保护的配置和防雷接地的设置的选择,最后完成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主要研究内容 1
第二章 负荷计算 3
2.1负荷计算的意义 3
2.2负荷计算所需的公式 3
2.3工厂车间的部分计算 4
第三章 变压器选择 10
3.1选择原则 10
3.2主变压器的容量 10
3.3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10
3.4主变压器的选择 11
3.5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12
第四章 供配电线路的选择 15
4.1导线截面的选择 15
4.2导线型号的选择 18
4.2供配电系统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22
4.3各电压主接线方式选择 23
第五章 短路电流 25
5.1无穷大电源 25
5.2计算三相短路电流(用标幺值法) 25
第六章 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31
6.1正常工作条件下选择设备 31
6.2校验短路情况下的设备 31
6.3厂内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32
第七章 继电保护及防雷、接地 35
7.1变压器的保护及整定计算 35
7.2接地与防雷 37
结束语 39
致 谢 40
参考文献 41
第一章 概述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电力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户,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件包括普通变电站,高压配电站,车间变电站,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在小企业中,电力首先通过高压配电站,然后变压器进行降压。低压配电电路将电力从车间送到低压设备。
电能资源在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存储是高效和清洁的。它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工厂供配电系统是整个工厂电源的命脉,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工厂的安全。现代大中型工业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布线和运行方式复杂,不同类型电气设备的数量和类型繁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快速发展,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变得越来越齐全,工厂能源消费量增长很快,电能质量和技术经济也有所增加,并且供电可靠性指标也越来越提高,所以我们提出了更高,更完善的电源设计要求。
在工厂里,电力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来源。然而,工厂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设备的集中使得它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配电系统的设计对于工厂流水线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一些电力供应系统可靠性高的工厂即使在短时间内也会损坏主设备或导致大量产品报废。因此,在工业生产中进行负荷计算,确定补偿容量,确定变电站的类型和数量,车间变压器的数量和功率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因此,分析供电系统的设计和电厂的分布对于加快电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电力和配电建设没有受到重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另外,配电技术的用电需求与供电和配电设施不协调。中国变电站的主要现状是从旧设备向新设备过渡,变电站向无人值班转变,由交流输电向直流输电过渡。随着人们生产活动的增加,工厂对电能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电力供应和分配系统有必要提高电力质量指标,例如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能源供应的经济条件,电力质量等。
与国外相比,国外主要将交流输电转换为高压直流输电,其供配电技术更为先进,供电和配电系统的工作更加自动化。
1.3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介绍仪器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在选择电气设备之前,首先计算工厂的负载并确定安装的总负载能力,然后在10kV的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根据补偿后的负载容量,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按照电路正常状态和短路故障下的工作条件要求,选择导线。然后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发生短路故障时利用动稳定和热稳定的原理进行校验,判断设备是否满足工作要求。最后,进行继电保护的配置和防雷接地装置的选择,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 负荷计算
2.1 负荷计算的意义
负载值不是恒定的。它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由于所有设备不能同时使用,即使使用设备,也不能在最大负载下工作。另外,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方式也不尽相同,工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设计时,设备的容量不能作为选择导线,横截面和功率的原则。因此,如果负载被浪费,这是浪费投资资金。如果设备太小,设备将会过载。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绝缘层破坏,电线或电气设备运行不安全,甚至发生火灾等严重事故的危险和隐患。因此,在计算负荷时,应尽量使用一般计算负荷模式,例如需求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单位指数法等。本文主要采用需求系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2.2负荷计算所需的公式
基本计算公式:
 (21)
其中为全厂的有功计算负荷,用电设备组总的设备容量(不含备用设备容量), 为需要系数。
无功计算负荷  (22)
视在计算负荷  (23)
计算电流  (24)
有功计算负荷  (2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2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