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刷组装产线的工艺流程与维护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发展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在质量、效率方面有所突破,还要结合生产实际,符合现场需要。在此背景下,高能效、高产能、低劳动力成本的自动化——毛刷组装产线,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一条自动化毛刷组装产线的流程、结构、功能,并对此机台进行各方面的详细解析,也阐述了在实现过程中所遇的问题,机器的保养和日常维护,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规律。此外,本文针对机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后续改进。
目 录
引 言 1
一、毛刷组装机介绍 2
(一)设备概述 2
(二)设备参数 2
(三)设备布局 2
(四)设备的开机、关机流程 3
(五)按钮的功能 3
(六)程序结构 4
二、毛刷组装机的工艺流程 6
(一)A1模组升降机 6
(二)B模组毛杆上料 7
(三)C模组柔性上料 11
(四)柔性供料机 13
(五)D模组吹热风机台 15
(六)E模组外杆上料机台 17
(七)F模组点胶测温机台 19
(八)G模组毛杆组装机台 21
(九)H模组NG搬运机台 23
(十)A2模组OK搬运机台 24
三、毛刷组装机故障原因及解决 26
(一)A1模组升降机 26
(二)B模组毛杆上料 26
(三)C模组柔性上料 27
(四)柔性供料机 27
(五)D模组吹热风 28
(六)E模组外杆上料 28
(七)F模组点胶测温 29
(八)G模组毛杆组装 29
(九)H模组NG搬运 29
(十)A2模组OK搬运 30
四、问题规律及总结 30
五、机台后续改进 31
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引 言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其中包括了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向,主线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云联网+传统工业的融合有望成为中国新一轮制造发展的制高点,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产业群,然而过去传统的人力生产方式显得越来越薄弱,工厂自动化不高,竞争力下降。《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了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这与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德国的“工业4.0”等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动化是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工厂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给中国自动化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在此机遇下,随着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日趋成熟,我国传统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急需我们对这些自动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化设备,其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提高产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与其之前的生产设备相比,此机台没有复杂的设备操作,仅涉及简单的放料和取料,从始至终只需要一人就能够完成此前多人的复杂工艺,因为操作简单,不需手动启动、点胶等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操作,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人员受伤的情况;在产能方面也得到了质的提升,据数据显示,此机台的产能相比之前得到了百分之三十的提升,还拥有了之前设备所没有的功能,诸如机械手组装毛刷、自动点胶、品质检查等一系列优异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本文首先对此产线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进行介绍,然后陈列工艺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一一进行分析和解决,接着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规律。最后,对此产线的后续改进也提出了一些方案。
一、毛刷组装机介绍
(一)设备概述
毛刷组装机将整套组装动作分解成不同工序,合理安排每道工序至单工站,各工站内部通过PLC串联成线,从而保证各工站联动,实现组装动作准确、高效地进行。毛刷组装产线分为十个站:A1模组升降机主要是接受载具回流升降台流出的空载具,提升至上层,实现载具循环的功能;B模组毛杆上料是将毛杆从供料流道搬运到载具;C模组柔性上料是接受柔性供料机台流出的毛刷,通过搬运气缸与毛杆组装;柔性供料机是通过机械手将毛刷搬运到载具,流入流道,为柔性上料做准备;D模组吹热风是将流到此处载具上的毛杆通过热风加热,方便打孔;E模组外杆上料是将外杆顺着流道将外杆流至到达此处的载具;F点胶测温是在外杆内喷胶并通过测温判断是否有胶、喷胶温度是否足够;G模组毛杆组装是将载具上的毛杆通过夹爪与外杆组装;H模组NG搬运是将判定为NG的产品搬运至NG放置区;A2模组OK搬运是将已经除去NG或全为OK的产品搬运至收放区。产品放置于载具中通过流线在各工站之间流动组装。此外,毛刷组装机采用触摸屏操作,可以完成设备全自动、半自动、点动、调试的功能,以及显示设备的故障。
(二)设备参数
1.设备使用电压:220V 50Hz
2.设备使用气压:0.5~0.7Mpa
3.设备总体尺寸:长4000mm x 宽1900mm x 高2300mm
(三)设备布局
图11(a)为毛刷组装机设备布局俯视图,其正视图如11(b)所示。
/
设备布局俯视图
/
设备正视图
图11设备布局图(四)设备的开机、关机流程
开机:先给机器上电,设备启动前,检查流道是否有遗料,清洁载具,确认之后,给设备上气,然后按总复位按钮1S。打开人机显示屏,将手/自动切换为自动,点击启动按钮即可。每一站的操作流程都相同。
目 录
引 言 1
一、毛刷组装机介绍 2
(一)设备概述 2
(二)设备参数 2
(三)设备布局 2
(四)设备的开机、关机流程 3
(五)按钮的功能 3
(六)程序结构 4
二、毛刷组装机的工艺流程 6
(一)A1模组升降机 6
(二)B模组毛杆上料 7
(三)C模组柔性上料 11
(四)柔性供料机 13
(五)D模组吹热风机台 15
(六)E模组外杆上料机台 17
(七)F模组点胶测温机台 19
(八)G模组毛杆组装机台 21
(九)H模组NG搬运机台 23
(十)A2模组OK搬运机台 24
三、毛刷组装机故障原因及解决 26
(一)A1模组升降机 26
(二)B模组毛杆上料 26
(三)C模组柔性上料 27
(四)柔性供料机 27
(五)D模组吹热风 28
(六)E模组外杆上料 28
(七)F模组点胶测温 29
(八)G模组毛杆组装 29
(九)H模组NG搬运 29
(十)A2模组OK搬运 30
四、问题规律及总结 30
五、机台后续改进 31
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引 言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其中包括了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向,主线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云联网+传统工业的融合有望成为中国新一轮制造发展的制高点,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产业群,然而过去传统的人力生产方式显得越来越薄弱,工厂自动化不高,竞争力下降。《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了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这与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德国的“工业4.0”等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动化是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工厂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给中国自动化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在此机遇下,随着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日趋成熟,我国传统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急需我们对这些自动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化设备,其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提高产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与其之前的生产设备相比,此机台没有复杂的设备操作,仅涉及简单的放料和取料,从始至终只需要一人就能够完成此前多人的复杂工艺,因为操作简单,不需手动启动、点胶等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操作,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人员受伤的情况;在产能方面也得到了质的提升,据数据显示,此机台的产能相比之前得到了百分之三十的提升,还拥有了之前设备所没有的功能,诸如机械手组装毛刷、自动点胶、品质检查等一系列优异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本文首先对此产线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进行介绍,然后陈列工艺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一一进行分析和解决,接着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规律。最后,对此产线的后续改进也提出了一些方案。
一、毛刷组装机介绍
(一)设备概述
毛刷组装机将整套组装动作分解成不同工序,合理安排每道工序至单工站,各工站内部通过PLC串联成线,从而保证各工站联动,实现组装动作准确、高效地进行。毛刷组装产线分为十个站:A1模组升降机主要是接受载具回流升降台流出的空载具,提升至上层,实现载具循环的功能;B模组毛杆上料是将毛杆从供料流道搬运到载具;C模组柔性上料是接受柔性供料机台流出的毛刷,通过搬运气缸与毛杆组装;柔性供料机是通过机械手将毛刷搬运到载具,流入流道,为柔性上料做准备;D模组吹热风是将流到此处载具上的毛杆通过热风加热,方便打孔;E模组外杆上料是将外杆顺着流道将外杆流至到达此处的载具;F点胶测温是在外杆内喷胶并通过测温判断是否有胶、喷胶温度是否足够;G模组毛杆组装是将载具上的毛杆通过夹爪与外杆组装;H模组NG搬运是将判定为NG的产品搬运至NG放置区;A2模组OK搬运是将已经除去NG或全为OK的产品搬运至收放区。产品放置于载具中通过流线在各工站之间流动组装。此外,毛刷组装机采用触摸屏操作,可以完成设备全自动、半自动、点动、调试的功能,以及显示设备的故障。
(二)设备参数
1.设备使用电压:220V 50Hz
2.设备使用气压:0.5~0.7Mpa
3.设备总体尺寸:长4000mm x 宽1900mm x 高2300mm
(三)设备布局
图11(a)为毛刷组装机设备布局俯视图,其正视图如11(b)所示。
/
设备布局俯视图
/
设备正视图
图11设备布局图(四)设备的开机、关机流程
开机:先给机器上电,设备启动前,检查流道是否有遗料,清洁载具,确认之后,给设备上气,然后按总复位按钮1S。打开人机显示屏,将手/自动切换为自动,点击启动按钮即可。每一站的操作流程都相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