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鸡舍光照和温度检测系统软件部分(附件)

在家禽养殖中,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家禽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因此需要靠当代的先进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来辅助监测家禽环境,它们可以极大地帮助养殖者检测环境的适宜程度,在家禽养殖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实用价值。本课题所用系统以单片机STC89C52RC为微控制器,选择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光敏电阻为主要模块分别对温度和光照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温度超过设定限值就自动报警且LED灯亮和手动调节光照最优时长。经过实验测试该系统能够符合要求并稳定运行且测量精准,具有实用价值。关键词 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自动报警,定时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2
2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方案 3
2.1 系统分析 3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
3 软件系统设计 6
3.1 设计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6
3.2 温度检测模块设计 7
3.3 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长模块设计 12
3.4 显示器模块设计 14
3.5 报警电路模块设计 15
3.6 按键模块设计 17
4 系统调试与仿真 23
4.1 调试与误差分析 23
4.2 仿真调试 25
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A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 32
附录B 仿真电路图 33
附录C 程序 34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的家禽饲养业经过了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终于肉禽类产品的规模已经快接近到世界水平。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我国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走向了市场经济,其中包括了重要的家禽产业。国内大规模的家禽养殖案列很多,但是在农村,家禽养殖缺乏很多技术性的帮助,导致他们的生产效率不是很高,而这又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因此帮助提高农村家禽的养殖性能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户的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禽养殖业也开始越来越多,但是缺乏一般科学技术性的支持,养殖者们无法及时了解鸡舍内的环境是否适宜,有很多养禽者都遭遇过小鸡的非正常死亡。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一般的电子科技成本降低非常多,所以只需要低成本的电子装备就能辅助养殖者们检测鸡舍的内部环境。影响家禽疾病和生产性能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温度对鸡的各个方面影响都很大并且对生产性能影响最大。在育雏期,新生的雏鸡的抵抗力非常差,对温度的控制平衡要求较高[1],而在家禽的成长期和产蛋期里,适宜的温度能够保证小鸡的正常发育和抵抗能力加强,还可以确保鸡只的正常生产性能。倘若温度较高,则小鸡的采食量会降低,食物的转换率也会降低,鸡肉的增重会减慢,鸡蛋的蛋重会减轻,蛋壳的质量会降低,鸡的产蛋率也会下降,并处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大批量的热死鸡。而低温则会使小鸡的维持需要增加,且发育的速度反而会降低。冬季如果温度非常低或鸡舍内部温度差不平稳,都会导致鸡群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且产蛋率降低,除此之外还可能会诱发鸡群的呼吸道疾病甚至可能会导致小鸡的羽毛停止生长[2]。由此可见温度是导致鸡只发病率增高且影响鸡群生产性能发挥的首要因素。除温度之外,光照的适当对小鸡的成长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光照强度不合理会导致小鸡生长缓慢,还会使母鸡产蛋量减少,因此合理的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能够有效的帮助小鸡成长。
根据统计显示,我国的大规模养殖场和国外的养殖环境已经接近,但是农村山区的小规模养殖和国外的养殖环境还是差了很多,而且缺少一些技术性的支持。因此帮助提供给农村小规模养殖技术支持,改善养殖环境,对降低家禽的发病率,提高产量,促进我国农村小规模养殖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医学和生物育种学的快速发展,在规模化养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减少了鸡群的发病率还提高了鸡群的生育率,使得我国与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在禽类养殖物种疾病控制方面的差距逐渐减少,但是在养殖技术、基础设施技术还有养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鸡舍养殖基础设施技术上还有待重点提高。而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就开始研究鸡舍环境的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鸡舍环境监测开始向智能化和网络整体化方向发展。在国外,英国剑桥大学统计专家David Filmer花费了他一生精力,在十分复杂的Flockman系统基础上改进研发成更简便但功能更强大的“小饲养人(MiniFlockman)系统”,这个系统大大提高了功能集成度,它不仅可以检测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还可以检测鸡舍内的空气是否清新,并且还可以实现小鸡自动喂食和光照最优时长的自动控制。在同一时期美国人Timmons MB等人也开发了一套智能家禽养殖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详细的研究了鸡只的身体原理并建立了鸡只的生物模型,并且将它与整体的鸡舍内部环境模型相整合,该系统能够通过收集鸡舍所需要的温度来进行综合调节控制加热成本,并统计监测鸡舍内的空气质量,自动判定是否需要通风,进而可以计算出整个系统所要消耗的燃料和电量值、鸡群的整体进食饲料多少和室内最佳温度范围等其他应用值,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来获得优质的养鸡环境和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国内也有非常多的学者对鸡舍的综合养殖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研究,在1995年,滕光辉等人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了鸡群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内对环境的需求因素,得出了相对应的拟合曲线,然后根据该曲线设计出一套密闭空间内鸡舍的自动控制养殖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年龄的鸡只来实施对应不同的适宜温度和光照时长的控制。在2003年,陆昌华等人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发明了一套远程生产管理系统,该套系统主要使用在一些大规模鸡群养殖企业,可以远程控制监测鸡舍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并可以控制相应的设备进行加热和除湿,还可以360度进行全景监测鸡舍生长环境,并且能控制调节光照最优时长和实行自动通风[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16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