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微生物学科的机构贡献率研究
2
目 录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3
一、研究现状 3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4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4
(二)数据来源及采集 5
(三)数据的清洗与统计 5
三、结果与分析 6
(一)发文量的对比分析 6
(二)被引频次的对比分析 7
(三)MNCS指标的对比分析 8
四、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表1 20032013年26所机构发文比例情况 6
表2 20032013年26所机构被引频次与篇均被引频次比例 7
表3 20032013年26所机构的MNCS指标值计算结果 9
图1 排名前10位机构MNCS与MNCS’对比情况 8
图2 中国机构MNCS与MNCS’对比情况 8
图3 排名后10位机构MNCS与MNCS’对比情况 9
附表1 排名前10位机构详细数据统计情况 13
附表2 中国的6所机构详细数据统计情况 13
附表3 排名后10位机构详细数据统计情况 14
ESI微生物学科的机构贡献率研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李杲
指导教师 阎素兰
摘要: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科研合作程度的提高,多作者、多机构共同科研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科研形式。目前国内很大一部分杂志多采取了国际惯例的标注“通讯作者”的形式,将“通讯作者”署名机构作为该科研成果的最大实际贡献机构。本文假设“通讯作者”署名机构的科研主导地位,分析并处理ESI微生物学科中选取包括6所中国机构的共26所科研机构在多个该学科核心期刊上近10年发表的学术科研论文数据,从发文比例、被引频次比例、MNCS指标值等角度,考察机构贡献率影响因素,并比较国内外机构,试图为国内优秀机构的发展决策提供支持。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Institutional Contribution of Microbiology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ased on the subject field of ESI
Student majoring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Li Gao
Tutor YAN Sulan
Abstract:With the disciplinary’s crossov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earch’s cooperation, the research’s form of multiauthor’s or multiagency’s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At present, most journals in China always label ‘Corresponding Author’, just as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make the instit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b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institution. This article assumes the instit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is the leading institution of the research, then analyze and deal with the reviews’ and articles’ data of the 26 institutions which include 6 Chinese institutions of the Microbiology in ESI in last 10 years which in the core periodicals of microbiology. Then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agency contribution r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in the ratio of published papers and citation frequency and MNCS, and compare the Chinese institutions with the foreign, try to provide support of the development decision of Chinese institutions.
Key words: Institutional Contribution; Microbiology; Corresponding Author; MNCS; Academic Influence
引言
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科研合作程度的提高,多作者、多机构共同科研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科研形式。机构贡献率即为机构对于其科研产出的实际贡献程度,机构贡献率意味着机构实际的科研能力,能够直观地评价机构的科研水平,为决策者提供有力依据,而机构的科研水平可以通过评价该机构的科学影响力得到结论。目前,应用ESI数据库的学科影响力评价逐渐扩大,但是合作科研的科研成果归属并不明确,如何规范、合理地评价一个机构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已经成为时下热点研究。在本文中,运用文献统计分析和引文分析等信息计量的方法,对机构发文进行研究分析,试图考察机构的学科科研贡献程度的互相影响因素及其原因,为机构的各方面决策提供客观支持,同时也对比国外机构得出国内机构科研上的优势与劣势,得出相关结论。
一、研究现状
学术机构作为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组织作用。文献则是贯穿于整个科研过程并且反映科研能力,揭示研究成果和表现机构现状、地位、优势与不足的主要因素。机构评价又是决策者科研管理和决策活动的主要依据。邱均平教授指出,“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科学的发展”[1]。
ESI从22个学科领域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以及科学家等进行统计分析。ESI中的四大部分之一引文排位下的研究机构(Institutions),是根据各研究机构的论文被引次数的10年总和,对研究机构进行排位。ESI从ISI收录的大约100万个研究机构组织中,选取前1%的研究机构并进行排序,这1%的研究机构代表了所有的研究机构。通过排名,可以了解一个研究机构在世界中的位置。ESI的功能可分为评价功能和检索功能。评价功能即针对某一类似于研究机构的指标,经过排序,可视化地呈现给读者。而检索功能则说的是,ESI提供两种检索途径,分别是“By field”(按学科检索)和“By name”(按名称检索),可以检索科学家、机构、期刊和国家,原理基本相同。在机构评价时,可以在Institutions中的By name栏输入某一研究机构的名称特定简写,即可检索到该机构在各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量、被引数、篇均被引,及其在这一学科内所有机构中的排名名次。
目 录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3
一、研究现状 3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4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4
(二)数据来源及采集 5
(三)数据的清洗与统计 5
三、结果与分析 6
(一)发文量的对比分析 6
(二)被引频次的对比分析 7
(三)MNCS指标的对比分析 8
四、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表1 20032013年26所机构发文比例情况 6
表2 20032013年26所机构被引频次与篇均被引频次比例 7
表3 20032013年26所机构的MNCS指标值计算结果 9
图1 排名前10位机构MNCS与MNCS’对比情况 8
图2 中国机构MNCS与MNCS’对比情况 8
图3 排名后10位机构MNCS与MNCS’对比情况 9
附表1 排名前10位机构详细数据统计情况 13
附表2 中国的6所机构详细数据统计情况 13
附表3 排名后10位机构详细数据统计情况 14
ESI微生物学科的机构贡献率研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李杲
指导教师 阎素兰
摘要: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科研合作程度的提高,多作者、多机构共同科研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科研形式。目前国内很大一部分杂志多采取了国际惯例的标注“通讯作者”的形式,将“通讯作者”署名机构作为该科研成果的最大实际贡献机构。本文假设“通讯作者”署名机构的科研主导地位,分析并处理ESI微生物学科中选取包括6所中国机构的共26所科研机构在多个该学科核心期刊上近10年发表的学术科研论文数据,从发文比例、被引频次比例、MNCS指标值等角度,考察机构贡献率影响因素,并比较国内外机构,试图为国内优秀机构的发展决策提供支持。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Institutional Contribution of Microbiology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ased on the subject field of ESI
Student majoring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Li Gao
Tutor YAN Sulan
Abstract:With the disciplinary’s crossov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earch’s cooperation, the research’s form of multiauthor’s or multiagency’s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At present, most journals in China always label ‘Corresponding Author’, just as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make the instit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b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institution. This article assumes the instit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is the leading institution of the research, then analyze and deal with the reviews’ and articles’ data of the 26 institutions which include 6 Chinese institutions of the Microbiology in ESI in last 10 years which in the core periodicals of microbiology. Then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agency contribution r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in the ratio of published papers and citation frequency and MNCS, and compare the Chinese institutions with the foreign, try to provide support of the development decision of Chinese institutions.
Key words: Institutional Contribution; Microbiology; Corresponding Author; MNCS; Academic Influence
引言
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科研合作程度的提高,多作者、多机构共同科研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科研形式。机构贡献率即为机构对于其科研产出的实际贡献程度,机构贡献率意味着机构实际的科研能力,能够直观地评价机构的科研水平,为决策者提供有力依据,而机构的科研水平可以通过评价该机构的科学影响力得到结论。目前,应用ESI数据库的学科影响力评价逐渐扩大,但是合作科研的科研成果归属并不明确,如何规范、合理地评价一个机构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已经成为时下热点研究。在本文中,运用文献统计分析和引文分析等信息计量的方法,对机构发文进行研究分析,试图考察机构的学科科研贡献程度的互相影响因素及其原因,为机构的各方面决策提供客观支持,同时也对比国外机构得出国内机构科研上的优势与劣势,得出相关结论。
一、研究现状
学术机构作为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组织作用。文献则是贯穿于整个科研过程并且反映科研能力,揭示研究成果和表现机构现状、地位、优势与不足的主要因素。机构评价又是决策者科研管理和决策活动的主要依据。邱均平教授指出,“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科学的发展”[1]。
ESI从22个学科领域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以及科学家等进行统计分析。ESI中的四大部分之一引文排位下的研究机构(Institutions),是根据各研究机构的论文被引次数的10年总和,对研究机构进行排位。ESI从ISI收录的大约100万个研究机构组织中,选取前1%的研究机构并进行排序,这1%的研究机构代表了所有的研究机构。通过排名,可以了解一个研究机构在世界中的位置。ESI的功能可分为评价功能和检索功能。评价功能即针对某一类似于研究机构的指标,经过排序,可视化地呈现给读者。而检索功能则说的是,ESI提供两种检索途径,分别是“By field”(按学科检索)和“By name”(按名称检索),可以检索科学家、机构、期刊和国家,原理基本相同。在机构评价时,可以在Institutions中的By name栏输入某一研究机构的名称特定简写,即可检索到该机构在各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量、被引数、篇均被引,及其在这一学科内所有机构中的排名名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