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优化工程

无线网络优化工程[20191215144248]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
随着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规模不断壮大,移动用户日趋增多,网络的运营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网络质量满意度面临严峻形势,需由传统地以网元为导向转向以客户感知为导向,构建基于客户感知的指标评估体系,探索先于用户发现问题,以寻找感知最差为目标,挖掘感知最差用户进行针对性修复。
由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非确定性,无线网络必须进行长期的优化工作,其中工程优化在设备按工程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后进行,旨在通过单站验证、系统优化等技术手段对网络工程参数和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以减少工程建设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消除网络建设和网络规划存在不一致性,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是保证网络质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益、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用户满意度的关键一环。?
本文对中国移动常州分公司的工程网络优化的流程和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与系统分析,针对网优工程及基站工程的规划标准性出发,根据用户投诉情况、周边覆盖情况、周边基站规模、楼宇规模、楼宇功能、楼宇销售价格、楼盘交付时间等等一系列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优化建议,并针对一些实际案例提出了解决方案与具体措施。
本文还对常州移动公司现如今在解决实际网络优化的操作中所运用的新手段即直放站技术、Pico基站及Femtocell家庭基站做了介绍,列举了其功能,以及比较了三者之间的优缺点。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网络质量;客户感知;基站工程;工程优化;直放站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意义 1
1.3 作者主要研究工作 1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第2章 无线网络优化介绍...3
2.1无线网络优化的概念 3
2.2网络优化步骤 4
2.3业务支撑平台介绍 6
第3章 网络覆盖用户满意度分析12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3.2 影响用户满意度因素分析 12
3.3优化措施 14
第4章 小区不同场景无线网络深度覆盖的研究16
4.1研究背景 16
4.2优化设备 16
4.3居民小区无线网络优化 17
第5章 无线网络优化新手段21
5.1运用背景 21
5.2直放站 21
5.3 Femtocell家庭基站 24
5.4 Pico基站 27
第6章 总结与心得30
致谢..31
参考文献..32
英文文献翻译..34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规模不断壮大,移动用户日益增多,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高网络质量,改善网络覆盖,不但可以树立运营商在用户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更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GSM移动通信网已经比较成熟和稳定,大规模的扩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有限的频率资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移动用户对无线网服务质量的敏感程度又不断增加,这使得优化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入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建设的投入和建设速度将有一定下降,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同样效果的优化方法将成为接下来几年来的重点研究对象。突破常规,创新、总结,将原有的方法归纳、合并,变成新的方法,甚至高度集成开发出新的多功能工具可以使网络优化的效率大大增加,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完成高质量工作。这对网络优化人员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也是网络优化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1.2 课题研究意义
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就是对投入运营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和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营状态的方法,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网络优化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保证通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移动运营在市场上抢占制高点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网络优化是一个改善全网质量、确保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过程,网络优化工作的目的就是保证和提高网络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用户满意度,它是业务发展的有力后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3 作者主要研究工作
通过在常州移动公司的实习了解与实践,作者本人跟着工程维护部的工作人员学习了解了网络优化的流程及其维护平台的使用,并对其中的优化方法做了系统的学习。随着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作者可以独立分析得出一些具体楼盘案例的优化方案。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是作者在常州移动公司,跟随公司工程维护的工作人员了解学习后,对所学无线网络工程优化知识的总结与拓展。
论文第一章介绍了此次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以及总结了这段时间作者本人在移动公司的学习情况与主要的研究工作;在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方法、步骤及业务支撑平台,介绍了优化过程中网络质量的评判标准,主要有接通率、掉话率、阻塞率、话音质量等;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诉管理平台上用户投诉的统计,总结分析了网络覆盖用户满意度,从而得出影响用户满意度的两大症结:语音质量差和频繁掉话,又进一步分析得出具体导致这两大症结的原因有:信号弱覆盖、高层干扰、频率干扰、邻区漏配,并针对这些原因分析给出了详细的优化措施。第四章将所学到的优化方案运用到具体案例中,针对不同类型居民小区的无线深层覆盖问题做了研究,如多层小区、高层小区、别墅区、城中村等。第五章列举分析了现阶段解决无线网络工程优化的新手段,主要是运用直放站、Femtocell?家庭基站、Pico基站,并比较了三者之间的优缺点。第六章总结了本次学习研究的心得体会。
第2章 无线网络优化介绍
2.1无线网络优化的概念
2.1.1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
无线网络工程优化的目标就是通过对新建的无线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或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或者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对无线网络中存在的诸如覆盖不好、话音质量差、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和数据业务性能不佳等质量问题予以解决;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对整个网络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运用,最大地发挥设备潜能,以适应业务发展对网络资源的需求增长。
2.1.2无线网络优化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
(1)设备排障。?
(2)无线工程参数优化。主要指天馈系统优化,包括天馈系统的性能,天线的方向、架高、下倾角和方向角,以及周围障碍物的情况等方面的优化。
(3)提高网络运行指标。?
(4)解决用户投诉,提高通信质量。?
(5)合理调整网络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每信道话务量等。?
(6)建立和长期维护网络优化平台:建立和维护网络优化数据库。
2.1.3主要的无线网络质量指标
(1)话音质量指标:一般以误码率RxQual(Received Signal Quality)指标来衡量,级别为0-7级。RxQual=1(误码率:0.2%至0.4%),RxQual=5(误码率:3.2%至6.4%),现网络采用跳频技术,由于跳频增益的原因, RxQual=3时,通话质量尚可,当RxQual≥6时,用户基本无法正常通话。
(2)接通率:接通次数/忙时呼叫总数′100%;
(3)掉话率:通话中的掉话次数/通话总数′100%;
(4)阻塞率:呼叫未接通次数/呼叫总数′100%;
(5)覆盖率:覆盖率=(>=-94dBm总次数)/取样总次数×100%;
(6)话音质量:话音质量=[RxQual(0级)+RxQual(1级)+RxQual(2级)+RxQual(3级)]×1+[RxQual(4级)+RxQual(5级)+RxQual(6级)]×0.7;
(7)话音断续、背景噪音率:(出现话音断续总次数+出现噪音总次数)/接通总次数×100%;
(8)单方通话、回声、串话率:(单方通话总次数+出现回声总次数+出现串话总次数)/接通总次数×100%;
(9)无线信道的利用率: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的业务量/所能提供的业务量′100%。
2.2网络优化步骤
2.2.1日常基站维护与信号采集分析
DT:Drive Test路测 采用测试专用仪表对城市主要道路进行驱车测试,检查各条道路的连通率、覆盖率、语音质量、掉话率、手机上网速率等等。主要针对室外部分。DT测试一般可分为两种:
IDLE MODE是空闲模式,指在测试过程中使测试终端处于空闲模式,主要测试移动台所处地点能够搜索到的各小区的电平及频点信息;
ACTIVE测试基本是拨打测试,要求主叫手机、被叫手机均与测试仪表相连,同时连接GPS接收机,使手机拨叫、接听、挂机都采用自动方式来进行测试,也可能是数据传输业务,比如GPRS、WAP上网、FTP下载等。拨打测试主要测量移动台在移动过程中的切换(也包括立即支配、空闲态的小区重选等)。
CQT:Call Quality Test呼叫质量测试 CQT测试是话音质量测试的方法之一,主要以用户的主观评测为主,即用主观评价的方法测试信道的话音质量。具体方法是利用测试手机在指定地点进行拨打通话测试,并记录拨打接通情况、通话的话音质量情况、接收电平的高低、手机是否频繁切换及掉话情况等等。
要求在每个测试点的不同位置做主叫、被叫各10次,每次通话时长不得少于30秒钟,呼叫间隔大约掌握在10秒钟左右。出现未接通的现象,下次呼叫在15秒以后开始测试。主要针对室内部分。
2.2.2用户满意度反馈调查
移动用户通过拨打10086,投诉所遇到的网络问题;工程维护人员根据用户所反映的情况在工程维护平台上发起工单,记录下问题所在地、投诉时间、初步处理方案以及当前所进行到的处理环节等,然后将工单转派给相应的工维人员;工维人员通过现场勘测调查,判断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得出优化解决方案;阶段性处理完成后,将工程进展反馈回工程维护平台,并通过10086进行客户回访,以了解问题解决的质量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并根据客户反馈不断跟进或改进工程进展,直至完成最后的工程验收。
整个工程优化流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在优化方案实施之后,需要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验证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对未解决的网络问题或由于调整不当带来的新问题要重新优化调整。如此不断循环,才能保证整个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2.3网络优化流程图


图2.1 网络优化流程图
2.3业务支撑平台介绍
移动用户对网络质量的感知度是无线网络工维人员维护与改善网络质量的重要依据。所有投诉的用户都是优质用户,必须认真对待,因为不投诉即代表对移动业务的失望,也意味着所占市场份额的减少,业务收入的损失。随着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网络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对网络运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除了发展各种故障、性能的实时告警系统,加大对网络的监控外,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更是解决已发生的网络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必须要建立和长期维护网络优化平台,同时建立和维护网络优化数据库,对用户的每一个投诉做到“望闻问切”,核实后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列入投诉数据库保存,以便于长期规划维护。
2.3.1业务支撑平台种类
现如今常用的业务支撑平台主要有:
(1)EOMS系统(Electric Operation Maintenance System,电子运维系统):是电信专业网络运维协同流程支撑平台,统一的网络运维管理信息展现门户平台,全网运维信息、经验交流共享的知识平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21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