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高铁2g通话质量和用户感知度提升

摘 要随着客户对无线网络的需求不断扩大与移动的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运行质量成为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移动运营商要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无线网络越来越大的需求量,江苏移动常州分公司专门成立了网络优化小组来针对问题去解决优化,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感知[1]。移动网络优化主要是对通信网络进行全方位监控,采集它的各项参数,在后台的数据中心进行详尽完整的分析,得出网络通信质量影响因子,经过进行多次调整和重新部署之后,应用到现有的通信网络中,使网络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可以让现有的网络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效益,同时也包含了对整个网络生命周期全程运维和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我们目前的网络优化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无线网络的研究[2]。自从沪宁线首发了CRH2型动车后,经过几年的持续性优化,现在众多高铁上已经覆盖了移动4G,但如大家所知,移动的语音是走2G的,由于动车的屏蔽性好、速度快,车中的话音质量较差。所以对于高铁2G通信质量的提升也是江苏移动一直致力的工作[3]。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高铁用户的信令检测分析系统的方案,利用信令监测系统,建立高铁用户分离模型:通过相邻两次不同边界或车站LAC区组位置更新地点之间的距离、时间差,计算车速,与高铁车速对比分析,准确提取高铁用户;为此,网优工作人员集合信令分析的手段,从ABIS口进行挂表,希望通过用户个位级的连续性指标监控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海量数据整理,进行信令监测获取用户业务行为,并在后台服务器中进行分析[3]。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来源 1
1.2移动通信方面的相关知识 1
1.3移动通信发展介绍 2
1.3.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
1.3.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2
1.3.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3
1.3.4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 4
第2章 网络优化相关概念和问题综述 5
2.1网络优化的概念 5
2.2网优里的专业名词 5
2.3网络优化的意义 6
2.4网络优化的目标 6
2.5无线网络优化的分类 6
2.6网络优化的流程 7
2.7无线网络优化的内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7
2.8 网络优化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8
2.8.1掉话问题 8
2.8.2拥塞问题 10
2.8.3切换失败 11
第3章 高铁2G通话质量和感知度提升方案介绍 13
3.1方案提出背景 13
3.2目前专网面临的问题 13
3.3技术方案详细介绍 14
3.3.1 方案整体思路 14
3.3.2信令监测系统应用分析 15
第4章 系统功能具体介绍 17
4.1 ISUP/BICC呼叫记录查询 17
4.2 通话时长分析 19
4.3 呼叫质量分析 20
4.4 TCH指配质量分析 21
第五章 方案实施效果与总结分析 22
5.1 方案实施所获效果 22
5.1.1实际应用介绍 22
5.1.2方案总体效果 23
5.2 方案主要创新点 24
5.3 方案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24
第六章 心得体会 26
6.1 移动学习实践总结 26
6.2 心得体会 27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江苏移动常州分公司网络优化部维护中心。
自从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铁路时代进入了高速模式,最高速度达到250千米/小时,上海至南京缩短为1小时58分钟。动车高铁已经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高铁沿线的网络优化也是越来越成熟,由于动车(特别是CRH1型动车)的屏蔽性好、速度快,车中的话音质量较差。经过几年的持续性优化,江苏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基于铁路专网为框架的网络优化模式,通过这种专网转用的创新型思路,城际铁路的网络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是在提升网络质量的同时,专网模式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通过过去的老式手段,如捞取话务统计、频繁人工测试已经无法继续提升铁路的精细化优化的空间。为此,网优工作人员集合信令分析的手段,从ABIS口进行挂表,希望通过用户个位级的连续性指标监控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海量数据整理[3]。
这次毕设课题主要是对常州移动分公司员工提出的信令监测系统方案进行学习与研究。
1.2移动通信方面的相关知识
(1) 移动通信:指通讯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消息的传送和交换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至少有一方能移动。移动通信在区域内可随时随地进行,通信过程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4]。
(2) 移动通信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区域,可分为海、陆、空;
根据经营方式,可分为公用和专用;
根据信号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模拟、数字;
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制;
根据网络的不同,可分为单区制、多区制、蜂窝制;
根据多址方式,也可分为FDMA、TDMA、CDMA
(3) 移动通信的特点:开放性、无线信道的复杂性和时变性、用户终端的移动性、共享无线信道,引发频谱资源紧张[5]。
1.3移动通信发展介绍
1.3.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该阶段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阶段,首次实现了小区制蜂窝组网的网络系统[6]。主要采用小区复用和频分多址技术,商用系统以AMPS和TACS为代表。影视中常出现的大哥大手机即属于该阶段的产品。由于技术的局限性,第一代移动通信有着很多的缺陷:
1) 不同制式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互不兼容,设备很难通用。
2) 频率利用率很低,系统容量太小。
3) 缺乏有效的安全鉴权措施,易被窃听。
4) 由于受到传输带宽(仅为25kHZ)及网络覆盖范围的限制,只能实现区域性的移动漫游。
5) 由于采用模拟通信技术,不能提供数据业务。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第一代系统无法满足移动通信的发展,所以欧洲的许多运营商、生产商率先开始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
1.3.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志是以数字传输,特点为TDMA和宽带码分多址,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同时系统的容量提高了很多,并且还可以提供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低比特率的数据通信业务,比如现在大家用的短信传输、手机QQ、手机股票软件、简单的联网游戏等[7]。但由于宽带业务有限(GSM系统为200kHZ),理论上只能达到9.6kbit/s的上网速度,无法承载高速率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移动多媒体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现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 到现在为止,GSM系统仍然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移动通信系统。目前中国移动公司的语音通话业务主要依赖2G,所以对于2G网络的优化也非常重要,而本文所讨论的高铁用户通话质量的提升主要围绕2G网络优化展开。
GSM 在很多方面与第一代通信系统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110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