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丝卷标签实时打印信息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附件)

目录
1前言 2
1.1背景 2
1.2国内外现状 2
1.3氨纶企业智能化意义与目的 3
2整体设计思路 3
2.1课题认识 3
2.2设计要求 3
2.3整体硬件连接图 4
2.4硬件介绍及介绍 4
2.5上位机软件模块列表 5
3上位机程序设计 7
3.1分析数据库数据 7
3.2基于VB的数据处理筛选技术 9
3.3多种形式报表的自动生成 14
4数据标签的传送与打印 17
4.1软件功能数据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17
4.2PLC介绍 19
4.3互联方式的选择 19
4.4程序设计部分 20
4.5打印机标签报表打印 22
结 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前言
1.1背景
氨纶是由聚氨基甲酸酯制成,由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而成,是当代服装工业用料以及服饰面料。氨纶制成的饰物轻盈、舒适、弹力好,享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称。在中国有烟台氨纶,华峰氨纶等知名大公司生产。纵观氨纶丝行业的历史发展现状、行业市场需求等现状,可以看出氨纶丝行业的生产需求在未来还是很大的。
21世纪初,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渗透,研究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早已成为智能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构建基于实时数据库平台的自动化系统是企业发展规模化,提高生产工艺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氨纶企业综合智能化系统的关键是利用信息控制技术,达到生产过程与公司经营管理的综合控制,从而提高氨纶企业的整个竞争力。
1.2国内外现状
早在40年代初,德国就开始了研究氨纶,1959年美国杜邦首先利用了干法纺进行氨纶的工业化生产。而后6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也相继建成氨纶厂,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个产业的重心由欧美向中国转移。现在,我国稳居世界第一大氨纶生产国。
随着现代工业向各行各业的渗透,氨纶企业智能化也开始在全球迅速崛起,特别是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氨纶企业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2国内外现状
早在40年代初,德国就开始了研究氨纶,1959年美国杜邦首先利用了干法纺进行氨纶的工业化生产。而后6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也相继建成氨纶厂,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个产业的重心由欧美向中国转移。现在,我国稳居世界第一大氨纶生产国。
随着现代工业向各行各业的渗透,氨纶企业智能化也开始在全球迅速崛起,特别是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氨纶企业智能化迅速发展形成一套逐渐完整的体系,成为一个强大的支柱产业。
20世纪50年代,杜邦公司研制出自己的技术并开始工业化生产,开始将计算机应用于氨纶生产和管理,此后氨纶企业智能化便先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随后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开始引进,并开发出适用与自己的系统。80年代美国开发的氨纶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氨纶丝制造过程中氨纶丝的粗细、长短、质量等级等诸多因子进行自动调控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求。目前氨纶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已发展成为相对完整的体系,智能化研究也成为各国氨纶丝产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3氨纶企业现代化意义与目的
氨纶丝企业现代化系统将先进的工艺配备技术、以现代控制为重要标志的信息优化技术和当代信息管理技术相融合,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运转、优化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从而可以便于管理和控制,为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转、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而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信息技术。
为了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电脑数据管理提升产品的质量,再运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实现氨纶生产线上电脑打印氨纶丝标签,确保产品规格标签的正确性。这样可以预防因传统的手写不规范和错误,不方便企业的管理提升。清晰统一的打印格式,每个标签的唯一性便与产品质量的管控。
同时实时数据库是实现氨纶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实现生产调度优化的基础。作为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网络和上层经营管理网络融合的关键,实时数据库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氨纶丝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国通过多年的研究奋斗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研人员也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满足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与深造的需求。
通过建造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氨纶企业智能化系统是使氨纶企业发展规模化,提高生产工艺规模及管理技术的必要方法之一。
2整体设计思路
2.1课题认识
在氨纶丝生产过程中,为便于生产和管理,提高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要求系统能根据产品实际规格,实时、自动地打印产品信息标签,并能在PC机端(上位机)实时查看各卷绕机工作位的生产统计数据。 并利用PLC、通信、计算机编程等相关技术设计开发完成一套氨纶丝卷标签实时打印信息系统。
2.2设计要求
本课题要求完成其中的上位机程序设计部分,即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完成对信息的筛选,并能以图表等形式完成各类报表的设计,自动完成标签的排版与生成,发送至网络打印机打印。具体要求如下:
1.收集资料,了解系统要求及课题发展状况;
2.完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应合理;
3.完成各模块流程图设计,流程图应设计合理、规范;
4. 完成系统有关数据报表显示、曲线生成等功能的设计与调试;
5. 完成标签打印功能的设计与调试;
6. 完成软硬件联调,基本完成课题所要求的功能,系统应整体工作稳定。
2.3整体硬件连接图
RS232
图1整体硬件连接图
PC机通过RS232接口实现与PLC的通信,PLC可采集机床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即氨纶丝的绕卷时间(长度),实现全厂范围内的数据集成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整个生产运行情况。同时PLC将数据传送到PC机,并由上位机软件将数据分析生成相应报表,通过路由器给打印机发送命令实现实时标签的打印。
2.4硬件PLC介绍及选择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经常运用于工业环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新型电子装置。PLC的主要生产商有三菱、西门子、欧姆龙、施耐德,综合价格稳定性耗工等因素 ,我们可以采用三菱的基本型号QOOCPU,电源模块Q61P,输入模块QX42,通信模块QJ71C24,基板Q312B来组成系统,因为数据传输量不大,可采用RS422/485线传输数据。
VB6.0是日常中用到最多的开发编程工具,其基础编程语言是Basic,应用方面上是 Basic 开发语句的有用工具。VB 的出现使得原来十分巨大复杂的编程和软件的开发工作变得容易。VB 把以前的纯代码编程转换到现在的可视化编程,同时把许多平时经常要用到的功能变成一个个可视的控件的形式,比如命令按钮(Command)、标签(Label)、文本框(Textbox)等等。自从 VB的出现之后,我们可以免除输入刻板的麻烦的代码啦,编程的工作当然也就可以普及了,同时不仅能够一边编辑核心功能一边开始美化界面优化,一箭双雕。我们可以用拖放技术实现窗体控件的增多与变化,可用控件(如命令按钮或者标签)也可以用一个排满控件的工具箱来显现。所有控件都有着他们的属性和事件。创建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202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