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人机交互的ui设计与实现【字数:10657】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也就越来越迫切,因此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也就越来越高。以前人们只能通过电脑进行上网,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在手机端用APP进行上网。虽然在手机APP进行的操作不能完全取代电脑,但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大多数需求,并且手机有着非常高的便携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 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我们才需要对移动终端APP进行设计。而在移动端中人机交互,以及APP的界面和外观,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故而需要对移动端APP进行UI设计。在此,须对UI设计的概念做出如下的释义UI是User Interface 的缩写(用户界面),是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以及用户体验。有学者是用这样的方式描述 UI设计的构成UI设计是一位时尚达人,其中界面设计部分等于时尚达人的衣着装扮;交互设计(交互布局和框架)部分等于其身材体型;用户体验等于其性格[1]。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的的研究背景 1
1.2 UI产品的设计流程 1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论文架构 2
第二章 交互原型 3
2.1 交互原型的概况 3
2.2 交互原型的搭建 4
2.3 交互原型的作用 14
2.4 本章小结 14
第三章 图标设计 15
3.1 图标的绘制原则 15
3.2 图标的分类 16
3.3 本章小结 18
第四章 界面设计 19
4.1 界面的设计规范 19
4.2 移动端界面的设计与搭建 20
4.3 标注和切图 22
4.4 本章小结 24
结束语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第一章 绪论
UI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即用户界面设计,意思就是一切可视化的用户操作界面的设计,在移动端中主要就是指的手机端的交互设计和界面设计。众所周知,2000年,金山成立了第一个UI部门,创始人为黎万强。此举标志着中国的UI开始萌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01到2006年,各大公司成立UI部门,腾讯cdc,百度ued,阿里ued,从此UI开始日趋成熟。一直到2007年,iPhone进入中国,正式宣告了UI时代的到来。2010年到现在,我们进入了后移动时代。
1.1 课题的的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迈入了信息化轨道。目前,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已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两大信息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通讯工具之一,移动端智能手机已成功应用了互联网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运用,为广大用户群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信息交互平台,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然而,众多手机企业在面对同质化产品日益严重的现状时,令手机市场处于困局当中,他们不得不寻找开发手机的新卖点。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手机软件产品的UI设计将成为市场的突破口。在以往的软件产品的UI设计中大多数都是对互联网的组织架构、使用方法及界面布局的分析,对智能手机软件产品的分析尚浅,且不能把它生搬硬套到手机端上,这将是手机行业的一大巨浪。因此,探究分析智能手机软件产品的UI设计具有可行性和很强现实意义[2]。
当产品外形已经无法满足日趋提升的用户体验需求时起,产品的功能、操作、界面就成为企业需要逐一完善的方向。如何多方面的吸引用户眼球,成为当今设计师的机遇也是挑战。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UI(User Interface)设计这份职业就此诞生,逐渐被人熟知,并成为热门的新兴行业[3]。
1.2 UI产品的设计流程
当一个产品要问世之前,需经历一系列的设计流程。首先是项目立案,不管是一个实体的产品,还是APP应用软件,都需要一个项目的最初的创意,并且将之确定。其次项目需要被进行评审来判断这个项目值不值得去做,这个项目符不符合这个市场,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继而项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一种把消费者及公共部门和市场联系起来的特定活动,这些信息用以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产生、改进和评价营销活动,监控营销绩效,增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4]。接着,项目则进入需求分析阶段,该阶段主要分析产品的预期目的,产品功能的使用,以及节点产品的使用环境。
当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之时,项目则进入到设计阶段。开始的时候,产品经理需要进行交互原型设计,原型即为该产品的框架,模型。然后,平面设计师需要对产品进行平面设计,如设计海报、宣传手册,并由地推、电子广告等形式进行推广。再者是官网设计,网站设计师需要为产品设计一个网站用来介绍这个产品。最后则为本文讲的UI设计。
当设计完成时,项目则进入设计评审阶段。评审过关后进入开发,测试阶段。开发又分为前端开发和后台开发。最后即可交付,上线。如此,一个产品就可以问世了,再加上后期运营和更新迭代,这个产品就可以立足于这个市场之中。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论文架构
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移动端中,如何搭建出交互原型,如何做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交互形式。移动端的图标是怎样设计的,界面是怎样设计的,设计的时候需要采用什么软件,运用什么技巧来实现这搭建他们,以及设计的时候该遵循哪些规范。
2.论文架构
第一章 绪论:介绍了移动端人机交互的UI设计与实现这个课题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本次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简单的描述了每一章节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交互原型:主要介绍了高保真交互原型在axure中的搭建方式,解决了怎样用交互软件实现良好的交互效果。
第三章 图标设计:介绍了图标的绘制原则,然后阐述需要用到的制作软件,继而讲了图标的分类,以及如何在软件中实现图标的制作。
第四章 界面设计:讲述了界面设计的规范,给出了界面设计的视觉稿,并对界面进行标注和切图。
第二章 交互原型
20世纪80年代后期,ACM和IEEE这两个组织开始把用户界面设计作为计算机科学的正式课程,这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而交互设计则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的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 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doll)”,后来他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 Design"。作为学科上的定义,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是被这样解释的:“人与设备、系统、网络等的直接和间接的通信过程,设计用于支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交互式产品。”不难发现,交互设计的工作一切都是从交互概念出发,从研究和数据分析中获得设计依据,而交互设计的根本就是提高用户体验、使产品更好用、功能更符合人性化逻辑。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提出一种创新的使用方法,有效强化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品质表现,让用户感觉到愉快并且有效、舒适,最大化减少逻辑错误,让使用更简单。而未经交互设计的产品:单纯地解决难题,却创造出了一堆问题,用户感受不到产品的“体贴”,产品给人一种模仿和跟随的感觉,没有差异化,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大部分的成本花在了后期市场营销中,但由于缺乏用户体验分析,收效甚微[5]。 交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交互过程中是否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对应用过程是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6]。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的的研究背景 1
1.2 UI产品的设计流程 1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论文架构 2
第二章 交互原型 3
2.1 交互原型的概况 3
2.2 交互原型的搭建 4
2.3 交互原型的作用 14
2.4 本章小结 14
第三章 图标设计 15
3.1 图标的绘制原则 15
3.2 图标的分类 16
3.3 本章小结 18
第四章 界面设计 19
4.1 界面的设计规范 19
4.2 移动端界面的设计与搭建 20
4.3 标注和切图 22
4.4 本章小结 24
结束语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第一章 绪论
UI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即用户界面设计,意思就是一切可视化的用户操作界面的设计,在移动端中主要就是指的手机端的交互设计和界面设计。众所周知,2000年,金山成立了第一个UI部门,创始人为黎万强。此举标志着中国的UI开始萌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01到2006年,各大公司成立UI部门,腾讯cdc,百度ued,阿里ued,从此UI开始日趋成熟。一直到2007年,iPhone进入中国,正式宣告了UI时代的到来。2010年到现在,我们进入了后移动时代。
1.1 课题的的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迈入了信息化轨道。目前,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已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两大信息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通讯工具之一,移动端智能手机已成功应用了互联网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运用,为广大用户群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信息交互平台,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然而,众多手机企业在面对同质化产品日益严重的现状时,令手机市场处于困局当中,他们不得不寻找开发手机的新卖点。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手机软件产品的UI设计将成为市场的突破口。在以往的软件产品的UI设计中大多数都是对互联网的组织架构、使用方法及界面布局的分析,对智能手机软件产品的分析尚浅,且不能把它生搬硬套到手机端上,这将是手机行业的一大巨浪。因此,探究分析智能手机软件产品的UI设计具有可行性和很强现实意义[2]。
当产品外形已经无法满足日趋提升的用户体验需求时起,产品的功能、操作、界面就成为企业需要逐一完善的方向。如何多方面的吸引用户眼球,成为当今设计师的机遇也是挑战。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UI(User Interface)设计这份职业就此诞生,逐渐被人熟知,并成为热门的新兴行业[3]。
1.2 UI产品的设计流程
当一个产品要问世之前,需经历一系列的设计流程。首先是项目立案,不管是一个实体的产品,还是APP应用软件,都需要一个项目的最初的创意,并且将之确定。其次项目需要被进行评审来判断这个项目值不值得去做,这个项目符不符合这个市场,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继而项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一种把消费者及公共部门和市场联系起来的特定活动,这些信息用以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产生、改进和评价营销活动,监控营销绩效,增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4]。接着,项目则进入需求分析阶段,该阶段主要分析产品的预期目的,产品功能的使用,以及节点产品的使用环境。
当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之时,项目则进入到设计阶段。开始的时候,产品经理需要进行交互原型设计,原型即为该产品的框架,模型。然后,平面设计师需要对产品进行平面设计,如设计海报、宣传手册,并由地推、电子广告等形式进行推广。再者是官网设计,网站设计师需要为产品设计一个网站用来介绍这个产品。最后则为本文讲的UI设计。
当设计完成时,项目则进入设计评审阶段。评审过关后进入开发,测试阶段。开发又分为前端开发和后台开发。最后即可交付,上线。如此,一个产品就可以问世了,再加上后期运营和更新迭代,这个产品就可以立足于这个市场之中。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论文架构
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移动端中,如何搭建出交互原型,如何做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交互形式。移动端的图标是怎样设计的,界面是怎样设计的,设计的时候需要采用什么软件,运用什么技巧来实现这搭建他们,以及设计的时候该遵循哪些规范。
2.论文架构
第一章 绪论:介绍了移动端人机交互的UI设计与实现这个课题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本次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简单的描述了每一章节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交互原型:主要介绍了高保真交互原型在axure中的搭建方式,解决了怎样用交互软件实现良好的交互效果。
第三章 图标设计:介绍了图标的绘制原则,然后阐述需要用到的制作软件,继而讲了图标的分类,以及如何在软件中实现图标的制作。
第四章 界面设计:讲述了界面设计的规范,给出了界面设计的视觉稿,并对界面进行标注和切图。
第二章 交互原型
20世纪80年代后期,ACM和IEEE这两个组织开始把用户界面设计作为计算机科学的正式课程,这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而交互设计则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的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 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doll)”,后来他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 Design"。作为学科上的定义,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是被这样解释的:“人与设备、系统、网络等的直接和间接的通信过程,设计用于支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交互式产品。”不难发现,交互设计的工作一切都是从交互概念出发,从研究和数据分析中获得设计依据,而交互设计的根本就是提高用户体验、使产品更好用、功能更符合人性化逻辑。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提出一种创新的使用方法,有效强化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品质表现,让用户感觉到愉快并且有效、舒适,最大化减少逻辑错误,让使用更简单。而未经交互设计的产品:单纯地解决难题,却创造出了一堆问题,用户感受不到产品的“体贴”,产品给人一种模仿和跟随的感觉,没有差异化,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大部分的成本花在了后期市场营销中,但由于缺乏用户体验分析,收效甚微[5]。 交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交互过程中是否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对应用过程是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