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
目录
引言 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1
一、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2
(一)研究目的 2
(二)研究内容 3
二、课题方案的设计 3
(一)无线传输与有线的比较 3
(二)无线通信技术之间的比较 4
三、ZIGBEE的简要介绍 4
(一)ZigBee的特点 4
(二)ZigBee结构组成 5
(三)系统的组成 6
四、系统硬件设计 7
(一)主控器设计 7
(二)CC2530核心电路图 8
(三)底板外接电路 9
(四)USB转TTL模块电路 10
(五)温度采集电路 10
(六)显示电路 11
(七)人体检测电路 13
(八)气体检测电路 15
五、系统软件设计 16
(一)系统主程序设计 16
(二)终端节点子程序的设计 18
(三)协调器电路子程序设计 20
(四)气体检测电路子程序的设计 20
(五)温湿度电路子程序的设计 21
(六)红外检测电路子程序的设计 22
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附录一 原理图 26
附录二 源程序 27
引言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在忙碌的同时,对舒适的生活日益向往。基于这一渴望,智能家居应运而生。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家庭自动化)是在用户家庭中,利用ZigBee等技术将家庭生活有关电器设施集合成整个系统每部分相互连通,可以实现相互通信。以构建方便的住宅设施,提升家庭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给家庭成员提供较为方便、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技术的日益发展,节奏的快速化给生活带来便捷,各类产品电器,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给家庭提供了更方便舒适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大多数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的家庭安全系统,由于技术限制,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无法做到对家庭安全的全面的监控。在以前安防系统中,由于科技并不发达。报警系统都是通过有线方式来传递消息,活动性不大,不可随意移动,各种报警系统相互独立,误报和遗漏报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在科技的发展下,人们对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需求的日益需求,同时,这块市场的空缺,也促使着有关智能家居的的高新技术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1.国外智能家居发展现状
在美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首先开发出了智能家居)出现后,世界各地掀起了智能家居建设浪潮。除此之外,同是亚洲国家的日本也是一个拥有相对发达的智能家居。除了家庭中家用电器可以进行联网操作外,自动门的识别也通过物体的不同特点进行识别实现。不仅仅是日本这个国家,其他欧洲的国家,也非常关注有关智能家居的发展问题。所以,也出现了很多较成熟的理念。
2.国内智能家居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家居发展较早,相比较而言,国内在它始于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发展起来,在深圳、广州等地开始兴起。然后向其他地区发展。虽然起步晚,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它发展速度快,并且我国地大物博,市场也比较大。并且中国人对家庭理念看的比较重,所以家电占市场比率很高。将来,当科技发展越来越快速时,也越来越智能的时候,我相信,家电占市场的比率还会有所增加。
家电智能化是科技与智能化的产物。智能家居,通过联网技术,将在家庭中制造各种设备,如电视机设备、灯光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在一起,提供家电类控制、灯光控制、防盗报警、空调家电控制、红外发射等功效。智能化的家居不仅可以实现本身的功效,还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相互交流沟通,达到信息的交互。甚至节省各种能源成本
智能化的家电主体的工作原理,与整体示意图大致如图1所示,各种家电,如洗衣机、热水器、电动窗帘等接到插座上,构成一个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数据传输,与网络连接,也可以与路由器相连,再连接到网络中,具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 1 智能化家居整体连接控制框架图
要实现连接的目的,可以用公交内的无线免费WiFi和公交卡中体现的射频识别技术等无线传输通信技术,满足人们对空间重复利用的期望,无线的应用使很多设备省去布线的麻烦,还可以节省很多空间。但同时无线连接也存在一些问题点。
一、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一)研究目的
根据智能家居产品的分类指导手册中所示,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为二十大类。这里只列举了前面几项:
控制主机(集中控制器)
智能照明系统(ILS)。
电器控制系统(EACS)。
家庭背景音乐(WHA)。
家庭影院系统(S&H)。
视频监控(CAS)。
防盗报警(HAS)。
电锁门禁Door Locks & Access Control。
对于这20个大类,每一类都属于一套单独的控制系统,但是对于整个建筑,那么则需要一套完整的协议整个系统进行分类管理,然后通过使用控制主机将其发送到网络端。使用ZigBee来连接控制整个系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