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饮用水源安全监测水质参数查询服务平台设计
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饮用水水质污染问题,旨在提高对城镇饮用水水质的监管力度,以数据库以及.NET技术为背景,提出了用数据库代替传统的纸质表格,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选用C#语言和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并且实现了城镇饮用水水质参数的数据管理系统。本系统通过Excel批量导入或者人工手动单次导入两种方式,将所有的水质参数存入数据库中,确保了数据的安全以及准确。通过本系统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以及准确率,对水质参数的管理也变得自动化,研究人员还可通过本系统的数据趋势图对水质变化进行预测。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在管理数据以及对水质参数进行分析论证方面有着人工不可比拟的高效与准确度。关键词 水质参数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存储数据,趋势预测,数据库技术
目 录
1 引言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方向和研究现状 2
2 水质参数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
2.1 业务流程分析 3
2.2 功能模块分析 3
2.3 系统需求分析 5
3 水质监测参数管理 6
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6
3.2功能结构设计 7
3.3 数据库设计 13
3.4 本章小结 15
4 城镇饮用水水质参数管理系统的实现 15
4.1 水质参数的趋势图输出与打印 21
4.2 本章小结 22
5系统的后期调试 22
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实力愈发雄厚,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随着国名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尤其是城镇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国务院于二零零五年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坏境保护的决定》文件,文件的内容主要指出要以保障水质安全未核心,慢慢的加大对水质污染处理的力度。要以科学为第一要素,充分考虑人民的切身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益,加强农村以及城镇的饮用水保护力度,争取要让百姓用上放心水。从此文件生效之日开始,重点盘查违规排放污水的企业,加大惩罚力度,做到不让这些污染分子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加强对环保企业的扶持,对自主减排的企业予以政策优惠。将污水排放指标细化,从市级细化到镇级,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乱排乱放,无证排放,私自处理污水等不法行为,一律发现予以严惩。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防止养殖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对进入排放区的污染物要进行排查,严禁有毒物质,加大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宣传力度,让群众的环保意识更深,确保饮用水安全。严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但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水量及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与不完善。建国以来,水质安全问题已成为前所未有的重要威胁。虽然各个地区都有不同规模的水质监测与检测中心,但是由于地方经济上的差异,对水质数据的管理方式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方式,更别说统一维护以及分析了。研究人员很难做出统一的防治策略。毫无疑问,一个统一的城镇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必不可少,有了这套系统,研究所就能统一对不同地区的水质基础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然后做成相应的决策。能否有效的防治水污染并且保障水质安全,完全取决于国家能否对水质参数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及分析。
2001年6月卫生部发布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保准》,5年后又发布了修订后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内容为: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的条件包括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状良好;水中不得含有病源微生物等。即便如此,我国对于饮用水水质数据的管理方面已然缺乏明确的指示与规定。因此,实现城镇饮用水水质参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迫在眉睫。本课题在此背景下,设计了一套基于B/S的水质参数管理系统,此系统能够根据水质参数做出客观的分析与预测,以便更好的保障城镇饮用水的安全。
1.2 国内外发展方向和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镇饮用水水质参数管理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即以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标准为操作规范,把大约数百行的水质参数手写在纸上,再对照质量表,对水质参数的误差进行分析,然后以此做出相应的评估,大体包括阴阳离子是否平衡、PH值是否超标、含氧量多少、等等。所有的水质参数表以及评估表都是通过手工管理,工作量巨大而且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在准确度方面,更是无法保证。显然,这样的工作方法在事事都讲究信息化,自动化的今天,一定是落后的。为此,一个优秀的水质参数管理系统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水质参数管理与分析系统,实现对水质参数的自动监控、分析与评估,并自动生成水质参数的趋势图。这样就能大大加快工作效率,得出的评估结果也能更加准确,使研究人员从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水污染进行防治。
在国外,水质监测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发展起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建立起了完善的水质监测报警系统。我国也从未停止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在1990年前后,谢永明等专家在对水体坏境中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研究时,建立起了一个面向湖泊和水库等水域的水质模型。中国地质大学颜芝等人在2006年建立起了一套稳定的并且面向矿泉水水质分析数据质量管理的监控和质量评估软件系统,该系统将计算机技术与分析测试技术相结合,并且以Web Service为技术支持。此系统能够对矿泉水水质参数进行自动监控与评估,并且自动计算并生成分析报告,这将大大提高矿泉水的检测效率,以及精确度。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据库管理及应用将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国内的水质监测站应该与时代接轨,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到水质参数的管理上来。
1.2.2 未来发展趋势
目 录
1 引言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方向和研究现状 2
2 水质参数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
2.1 业务流程分析 3
2.2 功能模块分析 3
2.3 系统需求分析 5
3 水质监测参数管理 6
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6
3.2功能结构设计 7
3.3 数据库设计 13
3.4 本章小结 15
4 城镇饮用水水质参数管理系统的实现 15
4.1 水质参数的趋势图输出与打印 21
4.2 本章小结 22
5系统的后期调试 22
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实力愈发雄厚,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随着国名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尤其是城镇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国务院于二零零五年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坏境保护的决定》文件,文件的内容主要指出要以保障水质安全未核心,慢慢的加大对水质污染处理的力度。要以科学为第一要素,充分考虑人民的切身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益,加强农村以及城镇的饮用水保护力度,争取要让百姓用上放心水。从此文件生效之日开始,重点盘查违规排放污水的企业,加大惩罚力度,做到不让这些污染分子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加强对环保企业的扶持,对自主减排的企业予以政策优惠。将污水排放指标细化,从市级细化到镇级,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乱排乱放,无证排放,私自处理污水等不法行为,一律发现予以严惩。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防止养殖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对进入排放区的污染物要进行排查,严禁有毒物质,加大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宣传力度,让群众的环保意识更深,确保饮用水安全。严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但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水量及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与不完善。建国以来,水质安全问题已成为前所未有的重要威胁。虽然各个地区都有不同规模的水质监测与检测中心,但是由于地方经济上的差异,对水质数据的管理方式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方式,更别说统一维护以及分析了。研究人员很难做出统一的防治策略。毫无疑问,一个统一的城镇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必不可少,有了这套系统,研究所就能统一对不同地区的水质基础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然后做成相应的决策。能否有效的防治水污染并且保障水质安全,完全取决于国家能否对水质参数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及分析。
2001年6月卫生部发布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保准》,5年后又发布了修订后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内容为: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的条件包括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状良好;水中不得含有病源微生物等。即便如此,我国对于饮用水水质数据的管理方面已然缺乏明确的指示与规定。因此,实现城镇饮用水水质参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迫在眉睫。本课题在此背景下,设计了一套基于B/S的水质参数管理系统,此系统能够根据水质参数做出客观的分析与预测,以便更好的保障城镇饮用水的安全。
1.2 国内外发展方向和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镇饮用水水质参数管理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即以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标准为操作规范,把大约数百行的水质参数手写在纸上,再对照质量表,对水质参数的误差进行分析,然后以此做出相应的评估,大体包括阴阳离子是否平衡、PH值是否超标、含氧量多少、等等。所有的水质参数表以及评估表都是通过手工管理,工作量巨大而且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在准确度方面,更是无法保证。显然,这样的工作方法在事事都讲究信息化,自动化的今天,一定是落后的。为此,一个优秀的水质参数管理系统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水质参数管理与分析系统,实现对水质参数的自动监控、分析与评估,并自动生成水质参数的趋势图。这样就能大大加快工作效率,得出的评估结果也能更加准确,使研究人员从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水污染进行防治。
在国外,水质监测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发展起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建立起了完善的水质监测报警系统。我国也从未停止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在1990年前后,谢永明等专家在对水体坏境中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研究时,建立起了一个面向湖泊和水库等水域的水质模型。中国地质大学颜芝等人在2006年建立起了一套稳定的并且面向矿泉水水质分析数据质量管理的监控和质量评估软件系统,该系统将计算机技术与分析测试技术相结合,并且以Web Service为技术支持。此系统能够对矿泉水水质参数进行自动监控与评估,并且自动计算并生成分析报告,这将大大提高矿泉水的检测效率,以及精确度。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据库管理及应用将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国内的水质监测站应该与时代接轨,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到水质参数的管理上来。
1.2.2 未来发展趋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