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的校园图书管理app设计与实现(附件)【字数:8216】
指导教师 朱明程 卞璐 摘 要科技迅猛进步的年代里,移动通讯平台日益崛起。这个时代,智能手机横空出世,手机随时为用户提供随时性和定制化的功能。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移动端成为了主流,我们把图书管理系统移动化,实现掌上的图书管理系统。本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基于Google Android SDK 2.2平台,使用了Android studio软件进行代码的编写,使用Java语言来实现功能。论文重点描述了手机端图书管理的构建过程、数据库的搭建过程。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
第二章 系统架构设计 2
2.1系统功能框架 2
2.2系统功能分析 2
2.3系统功能设计 2
第三章 APP功能实现 3
3.1开发平台简介 3
3.2安卓开发工具简介 3
3.3文件资源结构 4
3.4前台框架 6
3.5前台具体功能实现 6
3.5.1管理员登陆 6
3.5.2管理员客户端主界面 7
3.5.3添加学生 8
3.5.4删除学生 9
3.5.5修改学生 10
3.5.6查找学生 10
3.5.7添加图书 11
3.5.8删除图书 12
3.5.9修改图书 13
3.5.10查询图书 14
3.6数据库SQlite 14
3.6.1数据库SQlite介绍 14
3.6.2数据库设计 14
3.6.3数据库需求分析 15
3.6.4数据库总体框架 16
第四章 系统测试 17
4.1系统测试思路 17
4.2学生资料查询测试 17
4.3书籍资料管理测试 17
4.4学生资料新增测试 19
第五章 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和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决方法 20
结束语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附录A代码清单 25
附录B主程序代码 26
第一章 绪论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移动端图书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能够显著提高图书管职员办理图书的速度。
更方便的让图书管理员知道学生的情况。
增加了图书管理员的办公场所,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手机办公。
管理员可以通过查询书籍的在借状态,随时知道书籍的状况。
智能手机作为现代化的工具,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以供使用。
1.2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在现代化的时期,图书馆办理更为多种多样。如果要把图书馆管理工具搬到移动端,必须有收藏书籍,借阅书籍,查询书籍的功能。
人们所熟知的信息提供场所之一“图书馆”,拥有大量的使用者和访问量,在这个时代一定可以使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拓展他们的服务,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随时随地和满足个人需求的便利服务。[1]提高图书馆职员的效率和办事方法。海内外有很多地方正在研究移动图书馆,力争敦促图书馆每时每刻供给便利的服务。编写一款好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节省阅读人的时间和力气,不需要前往计算机去查询书籍和收集地址; 可以有效减小计算机的购买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省图书馆的运作的人力和物力;更多的资源可以人们一起共享; 通过移动端拜访图书馆,阅读电子书,增加了读者对教育的动力; 大大增加了图书馆跟上时代步伐的程度。[2]
为了使办理职员摆脱沉重的劳动,职员在使用此中的一个软件后管理全部的书籍非常简单方便,而且准确简单,这是我选择编写一款图书管理软件的初衷。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介绍了安卓图书管理软件,其主要内容有:
(1)实现了安卓手机端图书管理工具的逻辑功能。
(2)开发图书管理工具学生管理以及书籍管理的功能。
(3)创建数据库,记录学生资料和书籍状况。
第二章 系统架构设计
2.1系统功能框架
系统功能框架图如图21所示:
/
图21 系统功能框架图
2.2系统功能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用户是图书馆职员,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来分析的话,主要需要实现的功能有书籍的增删查改和学生信息的管理,在移动平台上完成了上面这些逻辑的变现,对图书馆职员可以说是相当好的一个工具,提升了工作速度,带来更多的利益。[3]
2.3系统功能设计
(1)学员管理:新加入一名学员,在系统内部写入一个学生的基本资料,该信息包括学生的ID号、名字、身份证号、男女、专业、院系、年段;查询学生,通过填写已经在系统内部的学生的ID号查询学生的各项详细资料;更新学生,通过输入已录入数据库的学生的ID号,修改其余的详细信息;删除学生,通过输入已录入数据库的学生的ID号删除该学生在数据库中的所有资料。
(2)书籍管理:新加入一本书籍,向系统中写入一本书籍的基本资料,该资料包括书籍的书籍号、书籍是谁写的、书籍的名字、出版社、类别、是否归还;查询图书,通过输入已录入图书的图书号查询图书的详细信息;更新图书,通过输入已录入数据库的图书的ID号,修改其余的详细图书信息;删除图书,通过输入已录入数据库的图书的图书号删除该图书在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
第三章 APP功能实现
3.1开发平台简介
Android系统的使用者遍布全国各地,遍布各个岁数阶段。在固定化,可拓展的手机软件平台的帮助下,在移动行业建立新的可拓展的天地,移动行业以前没有障碍创新的专有障碍,被誉为第一款手机终端,制作出个性化、可拓展的手机软件。[4]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
第二章 系统架构设计 2
2.1系统功能框架 2
2.2系统功能分析 2
2.3系统功能设计 2
第三章 APP功能实现 3
3.1开发平台简介 3
3.2安卓开发工具简介 3
3.3文件资源结构 4
3.4前台框架 6
3.5前台具体功能实现 6
3.5.1管理员登陆 6
3.5.2管理员客户端主界面 7
3.5.3添加学生 8
3.5.4删除学生 9
3.5.5修改学生 10
3.5.6查找学生 10
3.5.7添加图书 11
3.5.8删除图书 12
3.5.9修改图书 13
3.5.10查询图书 14
3.6数据库SQlite 14
3.6.1数据库SQlite介绍 14
3.6.2数据库设计 14
3.6.3数据库需求分析 15
3.6.4数据库总体框架 16
第四章 系统测试 17
4.1系统测试思路 17
4.2学生资料查询测试 17
4.3书籍资料管理测试 17
4.4学生资料新增测试 19
第五章 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和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决方法 20
结束语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附录A代码清单 25
附录B主程序代码 26
第一章 绪论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移动端图书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能够显著提高图书管职员办理图书的速度。
更方便的让图书管理员知道学生的情况。
增加了图书管理员的办公场所,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手机办公。
管理员可以通过查询书籍的在借状态,随时知道书籍的状况。
智能手机作为现代化的工具,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以供使用。
1.2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在现代化的时期,图书馆办理更为多种多样。如果要把图书馆管理工具搬到移动端,必须有收藏书籍,借阅书籍,查询书籍的功能。
人们所熟知的信息提供场所之一“图书馆”,拥有大量的使用者和访问量,在这个时代一定可以使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拓展他们的服务,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随时随地和满足个人需求的便利服务。[1]提高图书馆职员的效率和办事方法。海内外有很多地方正在研究移动图书馆,力争敦促图书馆每时每刻供给便利的服务。编写一款好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节省阅读人的时间和力气,不需要前往计算机去查询书籍和收集地址; 可以有效减小计算机的购买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省图书馆的运作的人力和物力;更多的资源可以人们一起共享; 通过移动端拜访图书馆,阅读电子书,增加了读者对教育的动力; 大大增加了图书馆跟上时代步伐的程度。[2]
为了使办理职员摆脱沉重的劳动,职员在使用此中的一个软件后管理全部的书籍非常简单方便,而且准确简单,这是我选择编写一款图书管理软件的初衷。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介绍了安卓图书管理软件,其主要内容有:
(1)实现了安卓手机端图书管理工具的逻辑功能。
(2)开发图书管理工具学生管理以及书籍管理的功能。
(3)创建数据库,记录学生资料和书籍状况。
第二章 系统架构设计
2.1系统功能框架
系统功能框架图如图21所示:
/
图21 系统功能框架图
2.2系统功能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用户是图书馆职员,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来分析的话,主要需要实现的功能有书籍的增删查改和学生信息的管理,在移动平台上完成了上面这些逻辑的变现,对图书馆职员可以说是相当好的一个工具,提升了工作速度,带来更多的利益。[3]
2.3系统功能设计
(1)学员管理:新加入一名学员,在系统内部写入一个学生的基本资料,该信息包括学生的ID号、名字、身份证号、男女、专业、院系、年段;查询学生,通过填写已经在系统内部的学生的ID号查询学生的各项详细资料;更新学生,通过输入已录入数据库的学生的ID号,修改其余的详细信息;删除学生,通过输入已录入数据库的学生的ID号删除该学生在数据库中的所有资料。
(2)书籍管理:新加入一本书籍,向系统中写入一本书籍的基本资料,该资料包括书籍的书籍号、书籍是谁写的、书籍的名字、出版社、类别、是否归还;查询图书,通过输入已录入图书的图书号查询图书的详细信息;更新图书,通过输入已录入数据库的图书的ID号,修改其余的详细图书信息;删除图书,通过输入已录入数据库的图书的图书号删除该图书在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
第三章 APP功能实现
3.1开发平台简介
Android系统的使用者遍布全国各地,遍布各个岁数阶段。在固定化,可拓展的手机软件平台的帮助下,在移动行业建立新的可拓展的天地,移动行业以前没有障碍创新的专有障碍,被誉为第一款手机终端,制作出个性化、可拓展的手机软件。[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