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
摘要:农村民主选举制度是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发展来看,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贿选问题严重、宗族意识严重、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流动人口较多、农民民主选举意识淡薄、选举程序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六个方面,从上面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来看,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采取的主要对策是治理贿选行为、增加群众对候选人的了解、取消户籍限制、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法律法规、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监督制度。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问题;对策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以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为选区,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对具有被选举资格的选民及候选人进行选举的活动。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这有利于保障人民切实的享有民主权利,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在当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中,由于乡村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法律法规等问题,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带来严重的阻碍,这不仅降低了政府和法律的权威性,也极大的损害了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力,因此,研究基层民主选举中的问题,并寻找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目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
(一)贿选败坏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形象
当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贿选问题,而且,贿选问题还因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实际调查的贿选问题来看,其特征按地区可以分为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南方农村基层民主贿选出现问题的特征主要是通过上门游说,宣传自己为主。而北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特征主要是通过施予财物,进而收买选民,购买选票的形式。在东部,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农村发展也较好,农民的文化水平较西部农民也较高。因此,东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寻找代理人的方式来进行宣传,通过以团体的方式来获得农民的支持。而在西部,所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则是农民很大一部分都目不识丁,没有文化,因此,在履行自身的民主选举的权力过程中也没有能力履行,导致很多代笔人依据自身的利益来进行选举,从而出现了代笔人与选民意愿相违背的情况,从而大大地损害了农民的权益。[赵娣,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报,2009年,第1期,第36-38页。]可见,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出现贿选问题,并不是由现行制度产生的问题,而是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候选者为了利益而扰乱基层民主选举的制度和规则,从而造成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混乱,败坏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形象和风气。
(二)宗族意识阻碍了基层民主选举的公平性
目前,在,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发展产生阻碍的另一个影响因素则是乡村中比较严重的宗族意识。这种宗族意识来源历史较为悠久,简言之则是目前乡村文化中最为核心和本质的观念。而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由于这种宗族意识的存在,农民往往认为亲情的利益超过了法律的权威,因而,这就使得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出现了情大于法的情况,大大的扰乱和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公平性。简单说就是,农民所信奉的法则则是还是自家人好、熟人好办事等,这必然会左右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结果。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前农村中,由于同姓族人过多,往往会出现多个大家族竞选同一个职位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家族为了自己族人获得优胜,往往会形成一种可怕的集体力量,从而破坏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规则,甚至会出现一些在不利于自己族人的选举情况下而大肆破坏选举会场的行为,不仅对农村基层选举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也对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健全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武艳、李安增,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研究综述,党史文苑,2010年,第10期,第70-72页。]可以说,在乡村中,宗族意识对农村基层民主带来的影响最为巨大,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公平性,同时也对农村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农村基层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阻碍。
(三)流动人口给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造成新的困扰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导致很多农民选择了放弃务农而出外打工的情况,但是,这部分外出劳动者往往留有本地户口,这就使得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人口流动问题逐渐成为了农村选举中颇为头疼的问题,这是因为,当前农村的规模本来就不是很大,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一些农户规模进一步缩小,但是,这些人的户口还在农村,导致农村村小人多的情况。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选票必须达到总选票的四分之三才有效,二选举结果必须超过三分之一才有效。这也就是说,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带来了选民不足的问题,即使选民进行了登记,但是没有进行选举,也会对农民基层民主选举的合法性造成新的困扰。[孙靖、王聚强,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途径探析,传承,2010年,第21期,第132-133页。]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外出劳动者往往会在农村基层民主过程中,通过口头形式把自己的选举权赋予自己的亲朋好友,而这些亲朋好友由于自身掌握了较多的选举权利,往往会对农民基层民主选举的公平性以及正义性带来严重的扰乱和破坏,从而加剧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发展困境和问题。
(四)农民民主选举意识淡薄
在,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较短,文化教育水平也较低等原因,导致了农民民主选举的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选举中,农民往往把自身所拥有的民主选举的权利当做自身获取利益的筹码,从而把自身的民主政治权利当做儿戏,这不仅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规范性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对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带来了重大的阻碍。第二,由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候选人与选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导致了村民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认识也就停留在了表面形式,认为民主选举就是为了选自己人等等,从而造成了农民对民主选认识的不足,造成了农民对行使自身权利的不足。
(五)选举程序不规范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自实行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已经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民主制度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当前农村仍然存在一些不良风气以及制度规范的缺失,导致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出现了一些选举程序不合规范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原则上,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在实践上,往往与法律规定的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以及无记名选举等原则不相符。第二,由于当前农村选民人数有限,导致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投票数以及选票计算的方法等都与的法律规定不相符合。第三,在产生候选人方面,由于农村人才流失的严重,很多农村基层候选人的产生往往是在农民的强推硬拽下产生的,这导致了农村基层候选人的审核以及相关方面的要求都没有达到法律规范的条件。
(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对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在实践中也不断的修订完善,但是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农村基层选举制度所实行的时间较短,因而对农民所产生的实际作用较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之前的历史中没有这样的经验,导致农民对此认识不足。因此,法律在制定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如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虽然对贿选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对其相关概念的界定,贿选金额的界定都没有详细的说明,从而造成了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的适用性大大的降低,也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严肃性、合法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wxzs/3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