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隐喻意义探究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设计)主要内容:
隐喻探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近年来在国内外探究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1980,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ark Johnson 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探究全面开始。而在国内众多的探究隐喻的学者中,对隐喻探究贡献较大的当数北京大学的胡壮麟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束定芳教授了。他们的探究主要集中在隐喻理论方面,包括语法隐喻,隐喻与文体的关系以及对韩礼德隐喻观的介绍与评介以及介绍引进国外有关隐喻理论的探究。尽管如此,关于英语隐喻意义的探究依然并不深入,关于隐喻意义在英语学习中的实际运用仍然亟须予以探究。虽然关于英语隐喻意义的探究资料如今日益增多,但是仍然停留在探究其意义的方面加以侧重,对于隐喻意义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运用探究尚未纯熟。本文将针对英语隐喻意义的实际运用作为切入点,对隐喻进行一系列探究。从英语隐喻在实际生活学习中的运用,学习技巧以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逐一的探究,采用文献法和案例法等方法运用具体实例进行剖析和总结,探究英语隐喻意义的使用规则和学习策略。

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提供课题审核截止日期:2014年10月底前 学生确定选题审核截止日期:2014年11月上旬 指导教师提交任务书截止日期:2014年11月底前 开题报告审核截止日期:2014年12月底前 提交中期检查报告截止日期:2015年3月中旬 提交毕业论文(论文)初稿截止日期:2015年4月20日前 提交毕业论文(论文)定稿截止日期:2015年5月20日前 各专业答辩、成绩评定截止日期:2015年6月10日前 毕业论文(论文)推优、抽检、工作总结、质量剖析截止日期:2015年6月底前

需要收集的资料:
[1]Brown, Gillian& 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Research Press,2000
[2]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Yule,George.[M] Pragma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M]. 北京:外语教学与探究出版社,2004.
[4]王玉龙、张煜、张德玉. 英语修辞学[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5]苏连远. 我国高级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探究--隐喻生涯假说阐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6]秦涵荣. 英语常用隐喻辞典(英汉双解)[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胡壮麟.认知隐喻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束定芳.隐喻学探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李龙帅. 英语隐喻语言学探讨[D]. 上海交通大学,200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rws/1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