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孤独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探究现状:
麦卡勒斯是美国20世纪40至60年代著名的南方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例如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等都收获了高度的评价,田纳西•威廉姆斯曾这样评价她“即使不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最伟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高度的评价,田纳西•威廉姆斯曾这样评价她“即使不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最伟大的作家”。因此,许多专家学者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深入而仔细的探究。当前,国外学者对麦卡勒斯作品的探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 1.新批评探究 在麦卡勒斯开始从事创作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批评理论是主要的文论思潮。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是文学活动的本原。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探究文学的特征是该理论的核心。新批评理论评论家对她的文本进行剖析、细读,注重对文体特征和模式的评析,挖掘她作品中的隐喻、象征,其作品中的怪诞手法获得了诸多评论家的赞誉。美国当代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书中就赞道:“麦卡勒斯的才能在于能用意象的堆积和韵律优美的重复语句来唤起独特的经验。”第一次把麦卡勒斯作品放到南方文学传统时代下的是评论家伊哈布•哈桑,他在1959年发表的卡森•麦卡勒斯:爱的炼金术与痛苦的美学中对麦卡勒斯的作品进行剖析,指出“麦卡勒斯的哥特式想象源于注重传统和群体价值的南方生活现实”。小路易斯•D•鲁宾(Louis D. Jr. Rubin)以麦卡勒斯的个人经历为时代,认为她对孤独的理解与南方社会僵化的传统习俗息息相关。但由于麦卡勒斯是南方作家,新批评更注重强调南方文化对她作品的影响,低估了她作品更大的价值。 2.酷儿理论探究 酷儿理论即同性恋探究理论,这个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麦卡勒斯作品中有多位同性恋人物,例如本文要探究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罗锅李蒙表哥,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辛格与安东尼帕罗斯和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潘德腾上尉。通过探究这些形象,酷儿理论评论家认为麦卡勒斯对同性恋的描写是对社会固定等级和身份的反抗。在1996年,洛里•J•肯沙夫特(L. J. Kenschaft)发表同性爱与人际关系:从<累斯嫔>的角度解读卡森•麦卡勒斯(Homoerotic and Human Connections: Reading Carson McCullers‘As a Lesbian’)一文,尝试运用酷儿理论阐释麦卡勒斯作品中的孤独主题。2000年,美国当代同性恋作家萨拉•舒尔曼在她发表的麦卡勒斯:经典之巅的牺牲品中也剖析了麦卡勒斯作品中的同性恋色彩。评论家认为这些人物的塑造受到自身的影响,并认为正是这种看起来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性倾向让这些人物感觉孤独。 3.女性哥特主题剖析 女性哥特是把女性主义和哥特手法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探究领域。作为在美国南方成长起来的女性作家,麦卡勒斯着力描写的形象有着各种怪异之处,他们通常是畸形的、病态的,例如本文中将要探讨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爱密利亚。麦克勒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怪诞的、诡异的。因此,许多学者从女性哥特这一视角出发,对麦克勒斯的作品进行探究。在1974年,评论家潘西娅•里德•布劳顿(P. R. Broughton)发表的文章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女性特质的摒弃(Rejection of the Feminine in Carson McCullers’s 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e)中,对具有男性化气质的女主角爱密利亚进行剖析。桑德拉•M•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认为麦卡勒斯是南方哥特女性传统的推崇者,她们指出:“美国南方女性哥特文化强调的是性冲突和性别困惑,而麦卡勒斯作品则着重表现女性的异质和男性的野蛮暴行。”这些学者认为麦卡勒斯的小说吸收了南方文学的优良传统,继承了美国传统哥特式小说的一些要素,但是麦卡勒斯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作与构想,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有表现力。 目前,在国内,翻译家李文俊是第一位将麦卡勒斯的作品引入国内的。当代著名作家苏童是麦卡勒斯的骨灰级追随者,称伤心咖啡馆之歌是他的文学启蒙。但是当前国内对麦卡勒斯作品的探究并不是很多也没有国外的探究那么多样化和深入。国内大多数的探究都集中在麦卡勒斯“精神隔绝”这个主题上,他们通过文本剖析对孤独进行阐释,认定孤独是麦卡勒斯作品永恒的主题。还有的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剖析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林斌博士曾针对本文要探究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提出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观点,那就是“二元性别”观,揭示出作品的深层意义。 正是有了这些前人的探究我们对麦卡勒斯的作品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我发现目前人们对她作品孤独主题的探究很多都仅仅探究其作品本身,没有将麦卡勒斯本人与作品紧密结合。因此本文将选取麦卡勒斯的经典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作为探究对象,通过探究其中渲染的环境和塑造的人物剖析它的孤独主题,并结合麦卡勒斯自身的情况和经历,剖析她作品总是充斥着孤独之感的原因。
课题探究目的:
麦卡勒斯的作品多描写孤独的人们,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并烙刻在她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伤心咖啡馆之歌则是她描写孤独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着重对小说中的孤独主题进行探究,观察她对环境的描写,剖析书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探寻他们的孤独心理,并结合麦卡勒斯自身的经历,最终剖析出她作品笼罩在孤独下的原因。
课题探究要点:
1. 介绍 1.1 卡森•麦卡勒斯的生平及创作 1.2 伤心咖啡馆之歌介绍 1.3 小说探究现状 2.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孤独主题 2.1 环境对孤独的烘托 2.2 人物孤独的体现 2.2.1 爱密利亚人性异化的孤独 2.2.2 李蒙表哥爱之荒谬的孤独 2.2.3 马文•马西爱而不得的孤独 3. 麦卡勒斯作品以孤独为主题的原因 3.1 南方文化的影响 3.2 自身经历的影响 4. 结论 通过探究三位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4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