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贯通测量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探究项目的探究意义)
众所周知,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采用贯通的方式掘进同一井巷时,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改善通风状况与劳动条件,还能够使得矿井开采与掘进的平衡接续,加快矿井建设。因此这一技术在矿井的建设和采矿过程中得到普遍重视,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还能够使得矿井开采与掘进的平衡接续,加快矿井建设。因此这一技术在矿井的建设和采矿过程中得到普遍重视,也正因如此,矿井测量人员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精确的测量工作,设计并选择好一项符合实际情况的贯通方案,使得井巷的掘进人员能沿着既定的方向掘进,从而保证贯通接合处的偏差不至于过大。如果因为贯通测量的中的差错使得井巷最终未能正确贯通,或者贯通的偏差太大,都将会严重影响巷道质量,甚至造成巷道报废,这样的后果无疑给企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因此,矿山测量人员必须认真谨慎地进行测量工作,设计并仔细斟酌选择合适的贯通方案,以保证整个贯通工程都能够顺利完成。
贯通测量的方案设计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保证所需的精度,不能使得精度过低而无法让巷道顺利贯通,也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度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二是“步步要检核”,坚决避免粗差的出现。
垞城煤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北区,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经过对采矿区几次大范围的改进,最大开采能力已达到90万吨/年。然而,经过几十年不间断的开采,原开采区的煤炭逐渐被挖空,为了使新老矿井接续,继续开采深部煤层,经过徐州矿物集团高层领导的一致探讨,决定新开总回风大巷以连接新副井和东风井,本论文将针对这一重大贯通测量工程进行方案设计与误差预计。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探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剖析国内外探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探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贯通测量,经常采用多井口掘进,这样就会出现两井间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近50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制造也得到了长足进展,其高科技产品代表就是电子全站仪和GPS定位仪器,在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对矿区地面和地下的空间、资源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利用,将极大地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使矿区开采更加有效地进行。国际上矿山测量仪器正向着多功能、微型化、数字化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样,因为测量仪器的不断进步,测量方案也逐步多样化,而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矿山测量方法。
笔者在本科四年阶段,对于矿山测量领域进行了充分的学习探究,深入地从理论上学习了贯通测量技术,并且不断关注国际上贯通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方向。本设计系笔者联系本矿区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所设计的一套切实可行的贯通测量方案,并进行了误差预计以及提出测量过程中的相关改进举措,旨在为矿区管理层提供切实可行的贯通工程技术指导以及充实学术界关于贯通测量技术的理论探究。
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煤矿测量规程[S].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 周立吾,张国良,林家聪. 矿山测量学[M]. 徐州: 我国矿业出版社,1987.
[3] 王瑞峰. 全站仪及贯通误差预计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2008 (10) : 36 - 38.
[4] 孔昭璧,杨世清. 矿山测量学[M]. 徐州: 我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95
[5]郑文华,魏峰远,吉长东等.地下工程测量[J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6]韩群柱,耿宏锁,李宇.地下工程导线测量中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最佳位置探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32(12):116-120.
[7]杨世清.贯通导线中加测陀螺定向边位置的确定[J ].淮南矿业学报,1994,14(3):11-16
[8]张国庆.论大型贯通测量导线加测陀螺定向边的最佳位置[J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3):21-22.
[9]李正中. 测绘工程管理[ M] . 北京: 我国华侨出版社,1996.
[10]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高等数学(下册) [M] . 4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李正中. 贯通导线中加测陀螺边的几个问题[J ] . 矿山测量,1984 (2) :628.
[12] 乔仰文,赵长胜. GPS 卫星定位原理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M] . 2 版.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3]李兴国.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与误差剖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5(9):116-117
[14]王清月,孙孟杰.矿井巷道贯通测量误差规律的探究及误差参数的确定[J]山东省武所屯生建煤矿,2009,11(7):240-241
[14]张成校,顾和和.现代矿井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与误差预计[J]煤矿工艺,2007,3(15):155-157
[15]隋洪杰,张一鹏.山东金翅岭金矿井巷贯通测量误差剖析及方案选择[J]工业探究,2008,12(08):312-313
[16]WU LIXIN ET AL.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ED MINING CORE-GIS.IN:PROC. OF JOINT ISPRS COMMISSION WORKSHOP ON DYNAMIC AND MULTI-DIMENSIONAL GIS.1999:359~364
[17]WU L.X, YANG K. M, QI A. W, ET AL.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 MANAGEMENT FOR MGIS
AND DIGITAL MINE[C]. PROC. 1ST INT. SYM. ON DE.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999-1004
[18]M. KELLY, DEVELOPING COAL MINING TEC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PROC. MINING SCI.
AND TECH., BEIJING, 1999, BALKEMA:3~7
[19]WU L.X. ET AL.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 MANAGEMENT FOR MGIS AND DIGITAL MINE.
TOWARDS DIGITAL EARTH.IN:PROC. OF INT.SYM.ON DE.BEIJING,SCIENCE PRESS,1999:999~1004
[20]GUO J IN YU. STUDY ON CURVED SURFACE FITTING MODEL USING GPS AND LEVELING IN LOCAL AREA [J ] . TRANS. NONFERROUS MET . SOC. CHINA. MAR. 2005. VOL 15 SPECIAL 1.
三、探究方案(主要探究内容、探究方法、成果形式)
主要探究内容:
(1)进行垞城煤矿新副井与东风井之间的总回风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2)进行贯通方案在水平方向与高程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3)根据最终误差计算结果,提出改进测量方案,提高精度的可行性举措。
主要探究方法:
(1)查阅煤矿测量规范,根据规范和规定的限差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2)根据所选择的仪器和矿区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方案的设计与预计贯通误差的计算;
成果形式:
(1)贯通测量的设计方案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