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表面贴装操作与缺陷分析(附件)【字数:7071】

论文从工艺路线、工艺设备、工艺材料与检测技术等方面入手,针对典型缺陷进行分析。重点对BGA贴装、波峰焊操作及缺陷分析,例如镜面对贴BGA缩锡断裂、焊点机械应力断裂、失效单板与脱落、热重熔断裂、孔盘边缘不润湿、金属化孔透锡不良等等。结合问题表象,分析形式原因及机理,有针对性地给出了解决的关键举措。
引言 1
一、BGA贴装操作与缺陷分析 2
(一) 镜面对贴BGA缩锡断裂 2
(二) 焊点机械应力断裂 3
(三) 失效单板与脱落 4
(四) 热重熔断裂 5
(五) BGA焊盘不润湿 3
(六) BGA焊点间桥连 4
二、 波峰焊操作与缺陷分析 6
(一) 波峰焊后插件孔盘边缘不润湿 6
(二) 表面过炉后变色 7
(三) 波峰焊接时金属化孔透锡不良 8
(四) OSP板个别焊盘不润湿 9
(五) 单面塞孔 10
(六) 焊接后进松香 11
(七) 虚焊与桥连 13
(八) 焊盘上开金属化孔引起的虚焊、冒锡球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谢辞 17
引言
电路板表面贴装操作工艺涉及到工艺路线、工艺设备、工艺材料与检测技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例如最新的任意层填隙式导通互连技术,积层的任意层间互连全由埋/盲导通孔来实现,线路制作全部采用减成法,省去了电镀生产线,各层线路可以并行制作,一次压合,具有交期短的优势。
60%~80%的组装缺陷源于焊膏的分配,因为元件与电路之间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有赖于良好焊点形状的保证,而良好焊点形状的形成依赖于合适的焊膏量,例如桥连、开路、焊料不足等缺陷,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焊膏量”而引起的。常见的再流焊接缺陷有:焊锡不足、桥连、开路(翘角)、偏移、锡球、锡珠、不润湿、弱润湿、芯吸、渗析、孔洞、冷焊、扰动焊锡、立碑、无再流等,这些缺陷大部分可容易地从外观形态进行判断。
一、BGA贴装操作与缺陷分析
(一)镜面对贴BGA缩锡断裂
1.缺陷表现
单板上镜面对贴BGA发现虚焊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象。单板为双面贴装板,失效BGA为顶面上镜像对贴的BGA,此BGA尺寸为14mm×9mm塑封BGA,如图745所示。采用托盘过炉工艺。根据功能分析,定位为图11所示位置的焊点虚焊,右边为切片图。
图11 焊点虚焊和切片图。
2.缺陷分析
从切片看,IMC留在BGA焊盘侧,同时,裂纹焊球侧表面似乎为熔融状态断裂。根据这两点,基本可以确认为“缩锡断裂”失效。首先看一下图12所示的过炉受热环境。使用托盘,基本消除了PCB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但同时与镜面对贴BGA一起改变了顶面BGA的受热环境,使得顶面上的BGA中心部位焊点(焊球)温度高于周边焊点温度。
图12 回流焊设备
这导致了两个结果:顶面上的BGA中心部位焊点(焊球)后于周边焊点凝固;顶面上的BGA在冷却过程中逐渐由笑脸(U形)变哭脸(倒U形),在周边已经凝固焊点的支撑下,中间焊点将受到拉伸。如果中心部位焊点处于半凝固状态,则会发生缩锡断裂,如图13。
图13 缩锡断裂
这与通常情况下发生缩锡断裂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发生在凝固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之所以这个电路板中BGA的缩锡断裂出现在BGA中心,是由于镜像对贴以及使用托盘改变了BGA中心与边缘焊点的凝固顺序。从布线看,失效焊点只占用半个导通孔的导热能力,,这就意味着冷却更快,发生缩锡断裂就有一定的道理。通过电路板可以看到,BGA对受热状态十分敏感,这也是BGA焊接需要更长时间的一个原因。温度曲线的设置应尽可能使BGA的所有焊点同时凝固,也就是减少再流焊接的延迟时间。
3.缺陷预防
缩锡断裂焊点是一种复杂而难以预测的焊接不良现象,取决于多种因素,非常随机。一般发生概率不高,平均为0.3%左右,多与空气湿度有关。缩锡断裂焊点有时检测不出来,会对可靠性构成威胁。缩锡断裂只发生在特定的封装与PCB厚PCBA上,且只出现在四角位置。有比较成熟的工艺方法可以预防——四角焊点加大焊膏量,上线前对BGA进行干燥,使用托盘过炉。PCB的动态变形是造成缩锡断裂和应力断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使用托盘是非常有效的一项工艺管控措施。
(二)焊点机械应力断裂
机械应力引起的焊点断裂一般成因多为不规范人为“操作”,因此比较难以确认,但这类断裂具有非常典型的分布与裂缝特征。如图14所示的几种断裂情况,都属于机械应力断裂。
图14 典型机械应力断裂
机械应力引起的BGA开裂或断裂焊点,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点、裂缝能够完全啮合,发生概率比较大,有时高达30%左右,这些与热疲劳断裂焊点有明显区别。有几种典型的断裂现象可以作为机械应力断裂的识别标志: BGA某区域焊点断裂;带有较重的胶粘散热器(≥50g)、散热器散热叶片变形;双BGA公用散热器;BGA布局在压接元器件附近;BGA布局在拼板边附近。一般而言,BGA的工艺性非常好,不容易发生问题。发生焊点断裂,80%以上情况为机械应力所致。
图15所示的单板为一机顶盒产品单板,机顶盒无法开机,经查为主板上BGA脱落所致。绝大部分焊点从焊球侧IMC层断开,其断口呈脆性断裂特征,还有少部分焊点从PCB基材断开,如图15所示。BGA完全从PCB上脱落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失效模式,一般为运输过程中高程跌落而引发。
BGA完全脱落一般发生在这样的场景:BGA上粘装有较重的散热器,IMC较厚。从脱落现象看,有少部分焊点从PCB基材断开,这属于典型的过应力或冲击应力断裂特征,说明此板存在过应力操作(如运输跌落)。大范围焊点的脆断不是因为IMC超厚就是存在金脆现象。因此,分析的重点放在失效BGA的IMC形态与成分上。
图14 机械应力断裂现象
(三)失效单板与脱落
1.缺陷现象
在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试验中发现某BGA焊点失效,失效BGA位置与失效焊点位置如图15所示,右边为切片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w/3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