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网络架构在企业网络中的设计与实现(附件)【字数:9386】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网络除了需求高的性能、高的可靠性、高的伸缩、高的安全、管理方便等特点以外,还要有更高的性能以满足需求。现在的企业网络设备性能已难以满足现有网络上的需求,更换网络架构是现在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怎样在满足现在企业网络的需求和网络以后发展的需求的同时,还能降低改造成本,这是有待解决的。该论文工作如下所示第一,分析目前企业网络大多使用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传统三层逻辑架构,该架构需更换很多汇聚层、核心层的设备才可对网络进行升级。但是核心层、业务控制层的二层架构,也就是我们说的扁平化架构有很好的扩展性,网络更新换代只需要更换核心层设备,让升级改造更加简单,也节省了资金。第二,论文分析了三层架构存在的问题,结合扁平化网络架构的优点,提出采用扁平化架构建立网络的方式,然后进一步阐述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依托网络设计的原则,对网络进行了一定的设计规划。第三,对扁平化网络架构搭设时需要用到的技术和协议等进行一一列举和说明,对每个技术的功能和在网络中的作用都有一定的阐述。这些技术的合理应用和配合可以让我们搭建出完善的扁平化架构企业网络。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企业网络现状及需求分析 1
1.3 传统企业网络架构 2
1.4 扁平化网络架构 3
1.5 小结 3
第二章 扁平化网络架构设计方案 4
2.1 网络设计原则 4
2.2 传统企业网络架构的不足 5
2.3 使用扁平化网络架构的优势 5
2.4 核心设备的选择 6
2.5 认证服务器网络结构设计及技术需求 7
2.6 路由技术运行的基础 7
2.6.1 设备命名原则 7
2.6.2 IP地址规划原则 8
2.6.3 VLAN规划原则 8
第三章 扁平化架构的相关技术 10
3.1 QinQ 10
3.2 认证技术 10
3.2.1 IPoE 11
3.2.2 PPPOE 11
3.2.3 IEEE 802.1X 11
3.3 路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技术 11
3.3.1 OSPF 11
3.3.2 OSPFv3 12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传统网络架构出现了运来越多的不足之处,而网络的升级需要我们更换大量的设备,甚至要重新搭建网络。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面对企业的影响巨大。
所以为了让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构建新的网络架构是必要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1.由于大量新业务的出现和老业务数量的大规模增长,我们现用的网络架构渐渐出现了负载过度增加和拥塞的情况。而有些应用对于延迟敏感,所以我们对于不同的业务需要有不同的优先级。
2.新业务在企业网络上的出现,对企业网提出了新的、不同的要求,企业网络的变化是大势所趋。对于这些新的服务我们需要有更高安全性、更高可用性的网络。
3.网络发生故障时对业务影响巨大,故障恢复功能是我们的网络设备必须的,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为发生意外的故障而造成的损失。
4.当今网络攻击越来越多,网络攻击的技术也是五花八门,越来越高明和难以防备。因此我们要能很好地保护用户的网络,使用户的网络有着更高的安全性,让不正当的网络攻击行为不存在于网络之中。
5.网络拥塞的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应该提高网络利用率,以避免由于业务受到影响,造成损失。
1.2 企业网络现状及需求分析
现在的网络主要分为电信级网络和企业级网络。企业级网络向公司内的员工和异地的员工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合作伙伴和客户等提供相应的服务平台。
随着全世界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所有企业工作重心,网络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企业网用户需求决定企业网络的性质,企业网络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性能:
随着用户对视频、音频等现在用得越来越多的业务的需求,网络带宽和性能也务必要持续升级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图形应用和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网络通信,用户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可用带宽。网络最终会变成一个统一平台,提供广泛的、质量的服务。
2.高可靠性:
系统需要持续地、安全地、可靠地运作,所以优先选择高可靠性的网络产品,网络架构设计尽可能合理,多使用成熟技术,网络的关键部分使用可靠的、稳定的网络备份策略,确保网络在出现故障时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尽可能地提高系统内的各业务稳定性,以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在企业网中,核心单元对整个网络影响巨大,临时停机会给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简而言之,核心设备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3.高扩展性:
公司网络的发展是快速的,所以要使网络的结构有一定的弹性。为了应对今后可能存在的系统升级,设备应该有冗余端口的存在。网络设计应考虑到网络的发展,可以通过增减设备对网络进行升级换代,解决链路的带宽问题,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4.高安全性:
包括对病毒的检测、防止系统攻击、控制网络资源的访问等。网络安全不仅需要硬件设备的输入,人员的输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硬件上需要防火墙、入侵检测、网关等设备,人员上要合理地进行管理,每个人要分配到明确的任务和各自的访问级别。
5.易于管理:
对网络进行中央监控,分散管理。带宽资源进行统一合理的分配。通过SNMP协议可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和定位故障所在位置。可以进行很好程度的设备状态监控,管理。充分适用于大型企业网络。
6.开放性:
必须支持各种标准网络协议,让其可以与其它网络连接互通。
1.3 传统企业网络架构
现在很多企业的网络架构仍然沿用传统三层网络级架构。
经典的三层网络架构层次化模型:第一层核心层、第二层汇聚层、第三层接入层。该架构可在三个连续设备上进行流量汇聚和过滤,所以这一直是国际上都普遍使用的网络架构模型。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企业网络现状及需求分析 1
1.3 传统企业网络架构 2
1.4 扁平化网络架构 3
1.5 小结 3
第二章 扁平化网络架构设计方案 4
2.1 网络设计原则 4
2.2 传统企业网络架构的不足 5
2.3 使用扁平化网络架构的优势 5
2.4 核心设备的选择 6
2.5 认证服务器网络结构设计及技术需求 7
2.6 路由技术运行的基础 7
2.6.1 设备命名原则 7
2.6.2 IP地址规划原则 8
2.6.3 VLAN规划原则 8
第三章 扁平化架构的相关技术 10
3.1 QinQ 10
3.2 认证技术 10
3.2.1 IPoE 11
3.2.2 PPPOE 11
3.2.3 IEEE 802.1X 11
3.3 路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技术 11
3.3.1 OSPF 11
3.3.2 OSPFv3 12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传统网络架构出现了运来越多的不足之处,而网络的升级需要我们更换大量的设备,甚至要重新搭建网络。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面对企业的影响巨大。
所以为了让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构建新的网络架构是必要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1.由于大量新业务的出现和老业务数量的大规模增长,我们现用的网络架构渐渐出现了负载过度增加和拥塞的情况。而有些应用对于延迟敏感,所以我们对于不同的业务需要有不同的优先级。
2.新业务在企业网络上的出现,对企业网提出了新的、不同的要求,企业网络的变化是大势所趋。对于这些新的服务我们需要有更高安全性、更高可用性的网络。
3.网络发生故障时对业务影响巨大,故障恢复功能是我们的网络设备必须的,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为发生意外的故障而造成的损失。
4.当今网络攻击越来越多,网络攻击的技术也是五花八门,越来越高明和难以防备。因此我们要能很好地保护用户的网络,使用户的网络有着更高的安全性,让不正当的网络攻击行为不存在于网络之中。
5.网络拥塞的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应该提高网络利用率,以避免由于业务受到影响,造成损失。
1.2 企业网络现状及需求分析
现在的网络主要分为电信级网络和企业级网络。企业级网络向公司内的员工和异地的员工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合作伙伴和客户等提供相应的服务平台。
随着全世界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所有企业工作重心,网络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企业网用户需求决定企业网络的性质,企业网络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性能:
随着用户对视频、音频等现在用得越来越多的业务的需求,网络带宽和性能也务必要持续升级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图形应用和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网络通信,用户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可用带宽。网络最终会变成一个统一平台,提供广泛的、质量的服务。
2.高可靠性:
系统需要持续地、安全地、可靠地运作,所以优先选择高可靠性的网络产品,网络架构设计尽可能合理,多使用成熟技术,网络的关键部分使用可靠的、稳定的网络备份策略,确保网络在出现故障时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尽可能地提高系统内的各业务稳定性,以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在企业网中,核心单元对整个网络影响巨大,临时停机会给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简而言之,核心设备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3.高扩展性:
公司网络的发展是快速的,所以要使网络的结构有一定的弹性。为了应对今后可能存在的系统升级,设备应该有冗余端口的存在。网络设计应考虑到网络的发展,可以通过增减设备对网络进行升级换代,解决链路的带宽问题,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4.高安全性:
包括对病毒的检测、防止系统攻击、控制网络资源的访问等。网络安全不仅需要硬件设备的输入,人员的输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硬件上需要防火墙、入侵检测、网关等设备,人员上要合理地进行管理,每个人要分配到明确的任务和各自的访问级别。
5.易于管理:
对网络进行中央监控,分散管理。带宽资源进行统一合理的分配。通过SNMP协议可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和定位故障所在位置。可以进行很好程度的设备状态监控,管理。充分适用于大型企业网络。
6.开放性:
必须支持各种标准网络协议,让其可以与其它网络连接互通。
1.3 传统企业网络架构
现在很多企业的网络架构仍然沿用传统三层网络级架构。
经典的三层网络架构层次化模型:第一层核心层、第二层汇聚层、第三层接入层。该架构可在三个连续设备上进行流量汇聚和过滤,所以这一直是国际上都普遍使用的网络架构模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js/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