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9147】
摘 要本篇文章介绍了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系统,所配置的环境,还有开发这个系统所使用的工具,而且对于它的设计构思,数据库创建思想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阐述。通过系统功能模块图表明它的思想与实现。本系统的开发设计,采用了模块化思想。教务管理系统在Windows10系统中,搭建JDK+TOMCATJSP运行环境,运用成熟的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JAVA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最终实现对班级、学生、教师、课程、成绩信息等教务信息的集成管理。本套教务管理系统具有多方面特点,比如1.齐全的系统功能 2.使用简单易懂 3.用户界面人性化4.安全保密性强。本套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大为减轻用户负担,整体实现学校教务工作信息化。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 1
1.3相关研究介绍 2
1.4课题研究意义 2
1.5课题研究内容 3
1.6 论文构成 3
第二章 技术综述 4
2.1 TOMCAT 7.0 4
2.2 SQL SERVER 2008 4
2.3 MYECLIPSE 8.5 4
2.4 MVC框架 4
2.5 HIBERNATE 4
第三章 可行性研究 5
3.1 技术可行性 5
3.2 经济可行性 5
3.3 操作可行性 5
3.4 法律可行性 5
第四章 需求分析 6
4.1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目标 6
4.2 性能需求 6
4.2.1系统操作性能需求 6
4.2.2网络及系统性能需求 6
4.3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6
4.3.1学生用户需求分析 6
4.3.2教师用户需求分析 7
4.3.3教务员用户需求分析 7
第五章 总体设计 9
5.1 概述 9
5.2 系统功能划分 9
5.2.1 学生子系统 9
5.2.2 教务员子系统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3 教师管理子系统 10
5.3 系统功能描述 10
5.3.1 学生子系统 10
5.3.2 教务员子系统 11
5.4 数据库设计 12
5.4.1 各实体属性图 12
5.4.2 各实体之间的ER图 13
5.5数据库设计 15
5.6 教务管理系统安全保密设计 16
第六章 详细设计 17
6.1 概述 17
6.2 程序流程图 17
6.3 教务员系统具体实施 19
6.3.1 登录页面 19
6.3.2教务员子系统主页面 20
6.3.3教师信息管理模块 20
6.3.4科目信息管理模块 23
6.3.5班级信息管理模块 24
6.3.6开课信息管理模块 25
6.3.7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26
6.3.8成绩信息录入模块 29
6.3.9成绩信息管理模块 30
6.4 学生子系统的实施 31
6.5 教师子系统的实施 32
结束语 35
致 谢 36
参考文献 37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距1946年已经过去了81年,当年ENIAC在科学家不懈努力下,终于研制完成成功面世。我们已经无从得知80年前世人的表情有多么的诧异。但我们都知道ENIAC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有多大。ENIAC改变了二十世纪,而它代表的计算机技术,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计算机在世界上的普及,是不留死角的。甚至连贫穷的非洲,封闭的朝鲜,都极其重视计算机的发展。我国虽然起步比西方晚,但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不逊于西方。
我国自古重视教育,有识之士皆提倡教育兴国。而科技可以强国。时代交给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教育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这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计算机课那么简单,而是要让计算机技术覆盖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生是学校的主要管理对象。学生的住宿、饮食、课程、成绩等,构成了学校庞大繁杂的管理工作量。其中的教务管理,又是学生生活学习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是学生的愿望,学校的需要,时代的要求。
1.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俗语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句话虽然不妥,但也有其道理。西方由于各项科技工作起步早,教育的信息化,也不落后于其他行业。西方不仅打造开放、快乐的素质教育,而且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着力于发展教育信息化,打造完善的教育配套设施。微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等,很早就成为他们教室的标配,后来更是出现了各种校园管理系统。如同现在处于发展阶段的“智慧城市”,类似的“数字校园”早已在西方实现,如今极其成熟,事无巨细的覆盖了学校的管理。
曾经的中国并不富裕与开化,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即。但如今在科技方面,中国有实力做到西方做到的任何事情。作为教育现代化前沿,与民智启化之摇篮的中国高等院校,已经先中小学教育界一步,认识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中国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阻碍
1.中国教育界领导仍然是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有余,重视软件设施建设不足。硬件设施固然很重要,但一幢楼盖的再漂亮,一个花园盖的再美,似乎更多是迎合领导好大喜功的心理。坐在自习室里认真学习的书生,目光并无心在美丽的风景上停留。
2.现今存在的各种校园系统、网站,存在诸多弊端。如某时刻访问量增大时容易崩溃、页面不美观、功能少、单月学生访问次数并不多等等。打造一个吸引用户,让用户爱上使用的系统,并不是一件难事。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 1
1.3相关研究介绍 2
1.4课题研究意义 2
1.5课题研究内容 3
1.6 论文构成 3
第二章 技术综述 4
2.1 TOMCAT 7.0 4
2.2 SQL SERVER 2008 4
2.3 MYECLIPSE 8.5 4
2.4 MVC框架 4
2.5 HIBERNATE 4
第三章 可行性研究 5
3.1 技术可行性 5
3.2 经济可行性 5
3.3 操作可行性 5
3.4 法律可行性 5
第四章 需求分析 6
4.1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目标 6
4.2 性能需求 6
4.2.1系统操作性能需求 6
4.2.2网络及系统性能需求 6
4.3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6
4.3.1学生用户需求分析 6
4.3.2教师用户需求分析 7
4.3.3教务员用户需求分析 7
第五章 总体设计 9
5.1 概述 9
5.2 系统功能划分 9
5.2.1 学生子系统 9
5.2.2 教务员子系统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3 教师管理子系统 10
5.3 系统功能描述 10
5.3.1 学生子系统 10
5.3.2 教务员子系统 11
5.4 数据库设计 12
5.4.1 各实体属性图 12
5.4.2 各实体之间的ER图 13
5.5数据库设计 15
5.6 教务管理系统安全保密设计 16
第六章 详细设计 17
6.1 概述 17
6.2 程序流程图 17
6.3 教务员系统具体实施 19
6.3.1 登录页面 19
6.3.2教务员子系统主页面 20
6.3.3教师信息管理模块 20
6.3.4科目信息管理模块 23
6.3.5班级信息管理模块 24
6.3.6开课信息管理模块 25
6.3.7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26
6.3.8成绩信息录入模块 29
6.3.9成绩信息管理模块 30
6.4 学生子系统的实施 31
6.5 教师子系统的实施 32
结束语 35
致 谢 36
参考文献 37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距1946年已经过去了81年,当年ENIAC在科学家不懈努力下,终于研制完成成功面世。我们已经无从得知80年前世人的表情有多么的诧异。但我们都知道ENIAC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有多大。ENIAC改变了二十世纪,而它代表的计算机技术,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计算机在世界上的普及,是不留死角的。甚至连贫穷的非洲,封闭的朝鲜,都极其重视计算机的发展。我国虽然起步比西方晚,但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不逊于西方。
我国自古重视教育,有识之士皆提倡教育兴国。而科技可以强国。时代交给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教育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这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计算机课那么简单,而是要让计算机技术覆盖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生是学校的主要管理对象。学生的住宿、饮食、课程、成绩等,构成了学校庞大繁杂的管理工作量。其中的教务管理,又是学生生活学习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是学生的愿望,学校的需要,时代的要求。
1.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俗语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句话虽然不妥,但也有其道理。西方由于各项科技工作起步早,教育的信息化,也不落后于其他行业。西方不仅打造开放、快乐的素质教育,而且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着力于发展教育信息化,打造完善的教育配套设施。微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等,很早就成为他们教室的标配,后来更是出现了各种校园管理系统。如同现在处于发展阶段的“智慧城市”,类似的“数字校园”早已在西方实现,如今极其成熟,事无巨细的覆盖了学校的管理。
曾经的中国并不富裕与开化,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即。但如今在科技方面,中国有实力做到西方做到的任何事情。作为教育现代化前沿,与民智启化之摇篮的中国高等院校,已经先中小学教育界一步,认识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中国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阻碍
1.中国教育界领导仍然是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有余,重视软件设施建设不足。硬件设施固然很重要,但一幢楼盖的再漂亮,一个花园盖的再美,似乎更多是迎合领导好大喜功的心理。坐在自习室里认真学习的书生,目光并无心在美丽的风景上停留。
2.现今存在的各种校园系统、网站,存在诸多弊端。如某时刻访问量增大时容易崩溃、页面不美观、功能少、单月学生访问次数并不多等等。打造一个吸引用户,让用户爱上使用的系统,并不是一件难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