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的专家门诊预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
摘 要软件行业诞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把繁琐的工作交给计算速率更快的计算机去执行,将一些不必要亲身到现场去办的业务在计算机上实现。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我选择了行业性质很强的《基于WEB的专家门诊预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课题。本系统中主要解决了国内的普遍问题之一的“看病难”。挂号是看病流程中的第一步,其中涉及到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把握程度和科室分析,患者需要挂哪科哪个医生,是本系统最主要解决的问题。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分为管理员登录和患者登录。界面上前者倾向于简洁的办公系统,而后者则倾向于社交网站系统,界面结构较为美观和时尚。对于系统的运行情况,专门设置了服务器的日志记录功能将系统的运行情况记录下来,使得出问题时有据可循,有根可依,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保障了系统安全。
Keywords: Software industry; Make an appointment; Appointment system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论文工作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2
1.3 论文的结构 3
第二章 相关技术简介 5
第三章 专家门诊预约需求分析 8
3.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3.2 数据需求分析 9
3.3 功能需求分析 9
3.4 非功能需求分析 10
第四章 专家门诊预约系统设计 11
4.1 系统功能设计 11
4.2 数据库设计 11
第五章 专家门诊预约编码与实现 16
5.1 用户登录 16
5.2 主界面显示 16
5.3 用户科室预约界面 17
5.3.1科室一览表 17
5.3.2科室预约信息填写 18
5.4 专家预约界面 18
5.4.1专家一览表 18
5.4.2专家预约信息填写 19
5.5 管理员门诊信息管理 19
第六章 专家门诊预约系统测试 21
6.1 患者预约模块测试 21
6.2 门诊信息显示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块测试 21
第七章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2
结束语 23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A 27
附录B 31
附录C 34
附录D 36
附录E 38
绪论
1.1 论文工作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生活,是一切艺术产品的源泉。软件行业也是艺术产品的一个分支。它来源于生活,却又悄无声息的渗透进生活,像清风拂面般温润如丝,又似泉水润喉细腻甘甜,将原本置于泼墨山水之间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慢慢的点缀上了活泼的色彩,悦耳的天籁。如果说是互联网使得地球变成了“村”,那么软件行业就是让村子变得更加热闹、纷繁的神笔马良。
毕业设计,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对于软件行业来说,精于技术只是为更好的理解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为看病而焦头烂额,而快速挂号,既可以有效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提高就诊速度,又可以使患者免于排队等待挂号的痛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痛带来的伤害,缓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1]
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灵感,是我的生活给我的。我们国内几乎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独生子女远离家乡,在大城市打拼,家中两位老人互相扶持,生病了要么忍着疼痛要么门口小诊所将就着看。去正规医院就诊,农村父母就会觉得没必要。有人说,农村父母嘛,不去正规医院看病大都为了省钱。但是仔细一想,其实不是这样的。有几个人能拿自己的健康和金钱进行等价衡量。这样一来,问题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医院的就诊程序过于繁琐。尽管医院的就诊流程简单,为了分工明确,都是先去等待医院挂号,等待就诊,等待拿药。大致流程如上所述,但是再简单的东西,一旦碰到了人,一旦碰到了人多,一旦碰到了个个都心急如焚等着就诊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们。这种简单的程序就变得不再简单,等待就是家常便饭,时间就相对消耗较长。我也有亲身经历,往往说看病时间要花去一个家庭大部分人的半天时间,但是其中真正见到医生面的时间往往就只占了几分钟而已。选题之前,我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我的单亲母亲生病了,她一直身体不好,这次可能实在忍不住了,才打电话来叫我回家带她看病。虽然年纪不大,但因为身体原因,她现在的视力已经远不如从前,又长期待在农村,又缺乏对新生事物的了解,简直谈医色变,连坐公交车都觉得是一件令她非常难为的事情,更别提让她自己一个人独自去医院看病。那时的我远离家乡几百公里,接到电话的一瞬间,我就想起了网上可不可以挂号。这样一来,我一到家就可以立即到医院,可以让母亲快点就诊,以减轻她的痛苦。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小城医院,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先进。也或许是我长期待在大城市,对家乡的基础建设缺乏了解。总的来说,这次就医经历是不够愉快的。
现实中,一旦某件事情的重复性很高,并发量很大,时间消耗较长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起计算机。它帮助人们实现了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生产,提高工作生活效率,从某种程度上极大的缓解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运作压力。作为一个新生的程序员,把网上预约挂号系统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不管对于自己的学业生涯也好,还是对于自身的生活也好,都是意义非凡的。都说切入点太大容易丢失课题主题。本次论文的切入点是“看病难”问题,相信这个切入点已经困扰了人们很长一段时间了。从最原始的医疗技术落后,到后来的突发疾病增多,再是医患关系利益化,演变到今天的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医疗骗局等。“看病难”,已经成为了缠绕千千万万家庭的困扰和心病,渗透进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一来,切入点太大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预约挂号平台有利于缓解医疗机构的压力;采用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和实现,保证了挂号平台和医院内部系统的衔接;规范化,自动化的机制,保障了预约挂号的公平性;操作简便,适合各种层次、领域、文化背景、国家、年龄的人群使用;多种机制缓解了医生的可预约数不受患者失约的限制;加强了医生的排班精确度,不会因为调班、停诊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权益,减少医患纠纷。是一个互惠互利的服务机制。[2]
1.2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本次论文工作的时间较长,涉及知识面相对较广。论文共有七个章节,主要包括:
选题。选题的时间消耗比不是特别的长。选题的初衷在于理论实践化,实践生活化,生活细节化的标准。旨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网上预约挂号的操作平台的选择。她不仅来源于我的生活经历,更是生活和社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对医疗行业预约挂号服务的借鉴和使用上的熟悉。由于选题的内容业务性比较强,进行需求分析之前,我主要参考了几个预约挂号服务型网站,其中浙江省统一预约诊疗平台的服务性最强,它集合了全省各县市的主要医院信息,并且提供了强大的预约服务。而南京市某医院的预约挂号平台相对界面较为简单,操作更为简便。为此,我还注册了相关网站的账号,进行主要的预约操作。
重复研究需求分析。为什么重复研究需求分析?鉴于自身能力比较薄弱,并且有技术上面的“跛脚”问题。重复研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将程序结合文字表达出来。我的需求分析偏向简单化。首先根据“患者”角色进行分析。患者根据实名制注册信息,登录,根据个人需求进行“科室预约”和“专家预约”,填写和选择预约信息,但预约成功后就不能进行修改,只能取消再约,这种设计方式是为了考虑到预约的公平性。预约成功后可浏览个人预约记录。另外“患者”可以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而“管理员”方面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服务,“科室信息管理”,“医生管理”,“门诊信息管理”等。
Keywords: Software industry; Make an appointment; Appointment system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论文工作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2
1.3 论文的结构 3
第二章 相关技术简介 5
第三章 专家门诊预约需求分析 8
3.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3.2 数据需求分析 9
3.3 功能需求分析 9
3.4 非功能需求分析 10
第四章 专家门诊预约系统设计 11
4.1 系统功能设计 11
4.2 数据库设计 11
第五章 专家门诊预约编码与实现 16
5.1 用户登录 16
5.2 主界面显示 16
5.3 用户科室预约界面 17
5.3.1科室一览表 17
5.3.2科室预约信息填写 18
5.4 专家预约界面 18
5.4.1专家一览表 18
5.4.2专家预约信息填写 19
5.5 管理员门诊信息管理 19
第六章 专家门诊预约系统测试 21
6.1 患者预约模块测试 21
6.2 门诊信息显示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块测试 21
第七章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2
结束语 23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A 27
附录B 31
附录C 34
附录D 36
附录E 38
绪论
1.1 论文工作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生活,是一切艺术产品的源泉。软件行业也是艺术产品的一个分支。它来源于生活,却又悄无声息的渗透进生活,像清风拂面般温润如丝,又似泉水润喉细腻甘甜,将原本置于泼墨山水之间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慢慢的点缀上了活泼的色彩,悦耳的天籁。如果说是互联网使得地球变成了“村”,那么软件行业就是让村子变得更加热闹、纷繁的神笔马良。
毕业设计,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对于软件行业来说,精于技术只是为更好的理解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为看病而焦头烂额,而快速挂号,既可以有效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提高就诊速度,又可以使患者免于排队等待挂号的痛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痛带来的伤害,缓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1]
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灵感,是我的生活给我的。我们国内几乎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独生子女远离家乡,在大城市打拼,家中两位老人互相扶持,生病了要么忍着疼痛要么门口小诊所将就着看。去正规医院就诊,农村父母就会觉得没必要。有人说,农村父母嘛,不去正规医院看病大都为了省钱。但是仔细一想,其实不是这样的。有几个人能拿自己的健康和金钱进行等价衡量。这样一来,问题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医院的就诊程序过于繁琐。尽管医院的就诊流程简单,为了分工明确,都是先去等待医院挂号,等待就诊,等待拿药。大致流程如上所述,但是再简单的东西,一旦碰到了人,一旦碰到了人多,一旦碰到了个个都心急如焚等着就诊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们。这种简单的程序就变得不再简单,等待就是家常便饭,时间就相对消耗较长。我也有亲身经历,往往说看病时间要花去一个家庭大部分人的半天时间,但是其中真正见到医生面的时间往往就只占了几分钟而已。选题之前,我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我的单亲母亲生病了,她一直身体不好,这次可能实在忍不住了,才打电话来叫我回家带她看病。虽然年纪不大,但因为身体原因,她现在的视力已经远不如从前,又长期待在农村,又缺乏对新生事物的了解,简直谈医色变,连坐公交车都觉得是一件令她非常难为的事情,更别提让她自己一个人独自去医院看病。那时的我远离家乡几百公里,接到电话的一瞬间,我就想起了网上可不可以挂号。这样一来,我一到家就可以立即到医院,可以让母亲快点就诊,以减轻她的痛苦。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小城医院,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先进。也或许是我长期待在大城市,对家乡的基础建设缺乏了解。总的来说,这次就医经历是不够愉快的。
现实中,一旦某件事情的重复性很高,并发量很大,时间消耗较长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起计算机。它帮助人们实现了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生产,提高工作生活效率,从某种程度上极大的缓解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运作压力。作为一个新生的程序员,把网上预约挂号系统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不管对于自己的学业生涯也好,还是对于自身的生活也好,都是意义非凡的。都说切入点太大容易丢失课题主题。本次论文的切入点是“看病难”问题,相信这个切入点已经困扰了人们很长一段时间了。从最原始的医疗技术落后,到后来的突发疾病增多,再是医患关系利益化,演变到今天的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医疗骗局等。“看病难”,已经成为了缠绕千千万万家庭的困扰和心病,渗透进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一来,切入点太大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预约挂号平台有利于缓解医疗机构的压力;采用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和实现,保证了挂号平台和医院内部系统的衔接;规范化,自动化的机制,保障了预约挂号的公平性;操作简便,适合各种层次、领域、文化背景、国家、年龄的人群使用;多种机制缓解了医生的可预约数不受患者失约的限制;加强了医生的排班精确度,不会因为调班、停诊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权益,减少医患纠纷。是一个互惠互利的服务机制。[2]
1.2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本次论文工作的时间较长,涉及知识面相对较广。论文共有七个章节,主要包括:
选题。选题的时间消耗比不是特别的长。选题的初衷在于理论实践化,实践生活化,生活细节化的标准。旨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网上预约挂号的操作平台的选择。她不仅来源于我的生活经历,更是生活和社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对医疗行业预约挂号服务的借鉴和使用上的熟悉。由于选题的内容业务性比较强,进行需求分析之前,我主要参考了几个预约挂号服务型网站,其中浙江省统一预约诊疗平台的服务性最强,它集合了全省各县市的主要医院信息,并且提供了强大的预约服务。而南京市某医院的预约挂号平台相对界面较为简单,操作更为简便。为此,我还注册了相关网站的账号,进行主要的预约操作。
重复研究需求分析。为什么重复研究需求分析?鉴于自身能力比较薄弱,并且有技术上面的“跛脚”问题。重复研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将程序结合文字表达出来。我的需求分析偏向简单化。首先根据“患者”角色进行分析。患者根据实名制注册信息,登录,根据个人需求进行“科室预约”和“专家预约”,填写和选择预约信息,但预约成功后就不能进行修改,只能取消再约,这种设计方式是为了考虑到预约的公平性。预约成功后可浏览个人预约记录。另外“患者”可以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而“管理员”方面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服务,“科室信息管理”,“医生管理”,“门诊信息管理”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