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的村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11981】

摘 要随着扶贫工作的进行,农村问题愈加突出,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容易滋生基层政治腐败问题;村务工作不公开、不透明,容易造成扶贫资金和拆迁款项暗箱操作等问题。落后的村民信息管理模式和信息处理速率,已经不能满足基层人员的日常工作需求。率先建立村民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实现精准扶贫。该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对于管理员来讲,可以对辖区人员信息进行增删改查,查看村两委的工作报告;对于村两委来讲,可以实现对本村人口信息的增删改查,发布公告以及上传近期工作情况;对于村民来讲,可以查看查看个人信息和村两委上传的文件。另外,系统还对各村的土地和人口进行统计,并以柱状图和饼形图呈现出来。本系统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下,MyEclipse10.0作为本系统的开发工具,SQL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开发语言是Java。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高。经过测试,本系统可以满足管理员、村委人员、村民的基本功能需求。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村民自治的效率和农村信息化水平,符合当下信息化发展趋势。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1研究目的 2
1.3.2研究意义 2
1.4全文组织结构 2
第2章 村民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4
2.1可行性分析 4
2.2系统需求分析 4
2.2.1系统概述和用户特点 4
2.2.2系统功能需求 5
第3章 村民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10
3.1系统设计原则 10
3.2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10
3.2.1个人管理模块 10
3.2.2村委会管理模块 11
3.2.3公告管理模块 12
3.3数据库的设计 13
3.3.1数据概念模型设计 13
3.3.2数据逻辑模型设计 14
3.3.3数据物理模型设计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系统的详细设计 17
3.4.1包设计 17
3.4.2类设计 17
3.4.3 Dao包中的类 20
第4章 系统实现与代码展示 23
4.1系统主要页面实现 23
4.1.1登录界面实现 23
4.1.2管理员登录界面实现 23
4.1.3村两委登录界面实现 27
4.1.4村民登录界面设计 29
4.2部分代码展示 30
第5章系统测试 32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34
6.1总结 34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34
致 谢 36
第1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我国农村地区的管理体制经历了社队制、村组制,到现在的社区制变化过程。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村和镇的数量多且范围广。传统的农村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方式,例如:如果需要将一些重要信息传递出去主要依靠村民之间走街串巷的口头告知以及电话告知,或者宣传栏、海报张贴等方式。对于资料的保存,主要通过文件柜、纸质文档等。这些传统的信息管理和发布主要靠手工来完成,不规范也不科学,既耗时又耗力,同时也容易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对村务管理与公开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国家也将农村信息化提上重要日程。在当前我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国家十分注重三农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平台化建设,实现农民信息化。所以农村人口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就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解决农村地区建设发展的一项策略性选项。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之间,一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开始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并且更新管理方法。政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真正运用信息技术,在这一时期,计算机得到极大程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引用信息技术来管理日程事务,信息化技术慢慢的成为了政府核心功能中必不可少的手段。Karlstrom(1986)认为,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才使瑞典公共管理部门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信息技术在当地政府机构的使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Bmssaard(1988)提出了在公共部门使用的信息资源管理分析模型,荷兰就是运用这种模型并且对该模型在荷兰的具体实践进行了评价,他认为国家政府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依赖合作的关系,因此信息化技术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部各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与社会之间会对沟通协作的产生积极影响。Henderson(2003)提出,欧洲各国管理模式发展的一个突出趋势就是信息化参与管理活动[2]。
为了保证城乡协同发展,让城乡居民共同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20世纪末,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凭借着自身科学技术的成熟、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人民渴望创新呼声较高的优势,率先对本国与农民相关的农业生产等数据进行信息化建设,农户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普及,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在国内,目前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虽然目前农村的通信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通信的发展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村务信息即时了解的要求[4]。农村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家重大的战略性规划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内容[3]。面对新时代发展背景和时代发展趋势,传统的村务管理方式显然已经十分落后,面对新形势,传统的村务管理方法显然已经落后,仅靠几个记账本、几只圆珠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村务管理的发展要求了是不能满足当下村务管理的任务和要求的[4]。
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逐步开始推进农村村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农村村务管理信息化对于农村村务的管理来说是一次技术性革命,促进了农村村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5]。21世纪初,特别是我国东部地区信息化的发展,农村的村务管理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管理,电子村务正是基于这样的大环境才产生发展的。电子政务在我国已经开始慢慢的盛行,在日常的行政事务管理、公共日常事务的处理以及社会的公共事务都会用到电子政务[6]。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通过对电子政务的使用可以加大政府的透明度,老百姓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权利[7]。当前,部分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已经开始利用村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本村的日常事务管理,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村务内部管理,信息单方面发布,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与村民和领导的沟通监督机制。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国内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村民信息管理系统,比如:福建的世纪之村、安徽的马鞍山阳光村民管理系统等[8]。但这些系统大多都是依照自身情况而开发,不适合照搬。可见,研发一款适合本地村民管理系统十分必要,本系统可以有效地使大部分村的村务、党务以及政务等信息得以及时公开,以提供一个综合管理平台,使村委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提高办公的效率,降低管理的费用,从而使村务办公更加现代化、科学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3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