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附件)
经过对用户需求的详细分析,将系统整体分为学生、教师、管理员这三大模块展开设计。学生做完实验后进入实验报告管理系统,填写提交报告,查看已阅实验报告的成绩,做到实验与报告有机结合的实现;老师布置实验报告作业,批阅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打分,写评语;管理员则在该系统上完善上实验课的老师名单,添加实验课信息,将重要数据打包然后备份。本实验报告管理系统是基于J2EE平台用java编程语言开发的,开发环境使用的是Eclipse、数据库使用的是Mysql、服务器使用的是Tomcat。使用MVC设计模式完成了系统的功能设计,用JSP动态网页技术实现了系统界面的设计。关键词 实验报告管理系统,MVC,JSP动态网页技术目 录
1 引言 1
1.1 系统的开发背景及意义 1
1.2 系统的国内外研究以及应用情况 2
1.3 系统目标及主要内容 3
2 系统的概述 4
2.1 系统开发平台? 4
2.2 系统的运行环境? 5
2.3 技术路线 5
3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3.1 系统功能模块概述和需求分析 8
3.2 系统设计框架 9
3.3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12
3.4 系统界面的实现 17
4 数据库设计(DB) 20
4.1 数据库属性 20
4.2 数据库需求分析 20
4.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21
4.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2
4.5 数据库物理设计 23
5 测试 26
5.1 测试目的 26
5.2 测试内容 27
5.3 测试结果 33
结 论 34
致 谢 35
参 考 文 献 36
1 引言
1.1 系统的开发背景及意义
1.1.1 开发背景
实验报告是审查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报告的质量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其管理水平也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我国现在正在积极更新教学的观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7
5.3 测试结果 33
结 论 34
致 谢 35
参 考 文 献 36
1 引言
1.1 系统的开发背景及意义
1.1.1 开发背景
实验报告是审查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报告的质量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其管理水平也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我国现在正在积极更新教学的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老师的信息应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创造便捷的信息手段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校园网的建立,高等院校实验室的管理也要求实现网络化 、科学化管理;其中,实验报告的管理是一种日常同时也相当繁琐的工作, 现如今大量实验报告的填写还仍然停留在以纸为介质的基础之上, 这种纸质实验报告的机制现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 因为它不仅管理很不方便,容易出现报告遗失,还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类于这种的传统方式必将会被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替代[2]。
1.1.2 开发意义
当今,大多数的高等院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不仅仅体现在校际间存在差异,一个学校里面不同的应用领域也会存在必然差距。实验报告管理系统在整个教育信息化中处于薄弱环节的现状显而易见。有很多高等院校的实验报告书写还是采用传统的纸质形式,这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事实证明,纸质实验报告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纸质的实验报告表现实验结果的形式是有限的、困难的,只能提供一些相应的书面表达,而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等种种原因,这样做往往很难将实验结果通过书写描述出来,但是利用电子文档、图片等则可以很轻松的将各种形式的实验结果准确的表现出来,使实验结果更具权威性、说服力。
学生在书写纸质实验报告时,难免会犯逻辑、书写等方面的错误,一旦错误产生,修改起来会很麻烦,必然影响书面整洁,从而给老师批阅带来困难。但是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撰写实验报告则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大大降低了对实验报告的编辑、保存、提交、修改的难度,提高了撰写实验报告的效率。
纸质实验报告的整理也是相当繁琐的,耗时、耗人力物力,而且还容易出现报告丢失、报告破损等问题,对查阅已保存的实验报告造成一定难度。大量的纸质实验报告也会给教师增加不少批阅和统计分析方面的压力。
因此,界面友好、性能优良,使实验报告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办公效率,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验报告管理系统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1.2 系统的国内外研究以及应用情况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数据网络化共享,科学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为目的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进步,实验室的规模和功能也逐渐扩大。
最初开发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定制的软件,不能够满足实验室的需求;后来应用需求增加,基于终端/服务器端或者客户端、服务器端的商业化管理系统软件出现了,虽然能满足用户需求,但不灵活;随后,能简化用户工作,适应性更强的商业化管理系统诞生。为了规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广泛应用,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在1987年制定了管理系统标准。
国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套商品化的管理系统是1978年开发,1982年被正式推出并获得成功,首先应用在化工、石油、冶金、制药等大型企业中,现已成为企业架构的一部分[3]。20多年以来,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促使国外商品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商迅猛发展,许多大型开发商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开发的产品成熟,覆盖面也广。
国内软件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建设从客观上促进了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2000年之后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实验室信息管理技术开始被大家所了解,并且于2002年4月成功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学术讨论研究展示会,随后每两年一次,积极推动实验室信息管理技术在国内的发展[4]。
最先对学生实验报告的管理形式是,先在服务器上建立一个FTP 服务器,然后专门设置一个访问账户来供学生们登录,只允许学生通过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上传到服务器里对应各自班级的文件夹下,从而实现实验报告的上传。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随意上传实验报告,可以上传没有大小限制、没有类型限制、没有上传时间限制的实验报告,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老师布置作业,对实验报告书写提出的要求需要通过黑板写出,老师批阅之后只能将学生成绩记在本子上,学生不能及时查看自己实验报告的成绩,老师必须采用到服务器上拷贝的方式来下载学生所提交的实验报告。而基于web的学生实验报告管理平台正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开展研究的。
1.3 系统目标及主要内容
开发实验报告管理系统的初衷就是达到三方面的便利:
便于学生对实验报告的撰写、提交、保存,学生做完实验后进入实验报告管理系统,网上填写提交报告,做到实验与报告有机结合的实现;
便于老师布置实验报告作业,批阅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查看学生完成报告的具体情况,老师网上评阅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打分,写评语;
便于管理员管理上实验课的老师名单,管理学校的实验课程,数据备份,管理员可以网上完善开设实验课的老师信息,添加实验课程,网上将必要的数据打包然后备份。
渴望达到的需求目标是:所开发的系统用户界面能布局合理,美观大方,简洁统一,便于操作与使用;通过该系统的应用,能真正在提高实验报告管理效率的同时提高质量,实现无纸化报告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和适应性良
1 引言 1
1.1 系统的开发背景及意义 1
1.2 系统的国内外研究以及应用情况 2
1.3 系统目标及主要内容 3
2 系统的概述 4
2.1 系统开发平台? 4
2.2 系统的运行环境? 5
2.3 技术路线 5
3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3.1 系统功能模块概述和需求分析 8
3.2 系统设计框架 9
3.3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12
3.4 系统界面的实现 17
4 数据库设计(DB) 20
4.1 数据库属性 20
4.2 数据库需求分析 20
4.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21
4.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2
4.5 数据库物理设计 23
5 测试 26
5.1 测试目的 26
5.2 测试内容 27
5.3 测试结果 33
结 论 34
致 谢 35
参 考 文 献 36
1 引言
1.1 系统的开发背景及意义
1.1.1 开发背景
实验报告是审查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报告的质量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其管理水平也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我国现在正在积极更新教学的观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7
5.3 测试结果 33
结 论 34
致 谢 35
参 考 文 献 36
1 引言
1.1 系统的开发背景及意义
1.1.1 开发背景
实验报告是审查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报告的质量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其管理水平也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我国现在正在积极更新教学的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老师的信息应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创造便捷的信息手段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校园网的建立,高等院校实验室的管理也要求实现网络化 、科学化管理;其中,实验报告的管理是一种日常同时也相当繁琐的工作, 现如今大量实验报告的填写还仍然停留在以纸为介质的基础之上, 这种纸质实验报告的机制现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 因为它不仅管理很不方便,容易出现报告遗失,还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类于这种的传统方式必将会被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替代[2]。
1.1.2 开发意义
当今,大多数的高等院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不仅仅体现在校际间存在差异,一个学校里面不同的应用领域也会存在必然差距。实验报告管理系统在整个教育信息化中处于薄弱环节的现状显而易见。有很多高等院校的实验报告书写还是采用传统的纸质形式,这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事实证明,纸质实验报告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纸质的实验报告表现实验结果的形式是有限的、困难的,只能提供一些相应的书面表达,而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等种种原因,这样做往往很难将实验结果通过书写描述出来,但是利用电子文档、图片等则可以很轻松的将各种形式的实验结果准确的表现出来,使实验结果更具权威性、说服力。
学生在书写纸质实验报告时,难免会犯逻辑、书写等方面的错误,一旦错误产生,修改起来会很麻烦,必然影响书面整洁,从而给老师批阅带来困难。但是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撰写实验报告则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大大降低了对实验报告的编辑、保存、提交、修改的难度,提高了撰写实验报告的效率。
纸质实验报告的整理也是相当繁琐的,耗时、耗人力物力,而且还容易出现报告丢失、报告破损等问题,对查阅已保存的实验报告造成一定难度。大量的纸质实验报告也会给教师增加不少批阅和统计分析方面的压力。
因此,界面友好、性能优良,使实验报告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办公效率,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验报告管理系统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1.2 系统的国内外研究以及应用情况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数据网络化共享,科学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为目的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进步,实验室的规模和功能也逐渐扩大。
最初开发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定制的软件,不能够满足实验室的需求;后来应用需求增加,基于终端/服务器端或者客户端、服务器端的商业化管理系统软件出现了,虽然能满足用户需求,但不灵活;随后,能简化用户工作,适应性更强的商业化管理系统诞生。为了规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广泛应用,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在1987年制定了管理系统标准。
国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套商品化的管理系统是1978年开发,1982年被正式推出并获得成功,首先应用在化工、石油、冶金、制药等大型企业中,现已成为企业架构的一部分[3]。20多年以来,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促使国外商品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商迅猛发展,许多大型开发商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开发的产品成熟,覆盖面也广。
国内软件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建设从客观上促进了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2000年之后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实验室信息管理技术开始被大家所了解,并且于2002年4月成功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学术讨论研究展示会,随后每两年一次,积极推动实验室信息管理技术在国内的发展[4]。
最先对学生实验报告的管理形式是,先在服务器上建立一个FTP 服务器,然后专门设置一个访问账户来供学生们登录,只允许学生通过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上传到服务器里对应各自班级的文件夹下,从而实现实验报告的上传。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随意上传实验报告,可以上传没有大小限制、没有类型限制、没有上传时间限制的实验报告,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老师布置作业,对实验报告书写提出的要求需要通过黑板写出,老师批阅之后只能将学生成绩记在本子上,学生不能及时查看自己实验报告的成绩,老师必须采用到服务器上拷贝的方式来下载学生所提交的实验报告。而基于web的学生实验报告管理平台正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开展研究的。
1.3 系统目标及主要内容
开发实验报告管理系统的初衷就是达到三方面的便利:
便于学生对实验报告的撰写、提交、保存,学生做完实验后进入实验报告管理系统,网上填写提交报告,做到实验与报告有机结合的实现;
便于老师布置实验报告作业,批阅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查看学生完成报告的具体情况,老师网上评阅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打分,写评语;
便于管理员管理上实验课的老师名单,管理学校的实验课程,数据备份,管理员可以网上完善开设实验课的老师信息,添加实验课程,网上将必要的数据打包然后备份。
渴望达到的需求目标是:所开发的系统用户界面能布局合理,美观大方,简洁统一,便于操作与使用;通过该系统的应用,能真正在提高实验报告管理效率的同时提高质量,实现无纸化报告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和适应性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