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模式的RFID公共服务平台

ASP模式的RFID公共服务平台
JieWu,DongWang,HuanyeSheng
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
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
I.IXVIV,HuashanRoad,II000III0
Shanghai,China
wujieI.IXVIIIII@sjtu.edu.cn
摘要
射频识别(RFID)预计将广泛应用于未来,因为它可以嵌入到日常用品作为RFID标签.利用RFID技术,企业可以与贸易伙伴分享关于产品的实时数据在互联网上.应用服务提供商(ASP)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中央管理方式.订阅ASP服务的用户不需要关注部署.集成.访问.培训.管理和支持的应用程序,因为这些都是通过ASP完成的.根据资金缺乏的困难和实现RFID的专业知识和复杂的RFID系统企业建设,我们专注于解决ASP模式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的RFID系统.
I..介绍
跟踪和访问应用程序最初出现在II0世纪VIII0年代使用的RFID[I.].RFID技术能够实时跟踪移动的物体,使得用户能够为他们的公司甚至是他们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提高能见度,在供应链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关于这些移动产品的实时数据.因此,他们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现金流和提高生产力[V].此外,在供应链,RFID技术的应用使企业能够实时检测异常,可以立即处理错误材料检测或识别假冒商品等异常.
如今,许多企业选择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与合作伙伴分享信息.但如果使用EDI,在同I.时间内只有两个连接企业可以分享他们的信息和数据.
虽然RFID在供应链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但是RFID阅读器和标签的价格相对较高.如果I.个企业想要完全将其部署在其工厂.仓库和配送中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应该购买大量的RFID阅读器和标签.企业还应该考虑实现RFID技术的专业知识缺乏的困难和复杂的RFID系统施工过程.很多企业都犹豫地部署此技术.
ASP是I.种新的服务模式,ASP中央管理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网络服务.ASP提供软件服务包括部署,集成,访问,管理,培训和支持,在保证服务水平[II]中的应用.ASP帮助这些企业订阅服务通过有效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和信息.
本文提出了I.种解决方案,ASP模式,即企业应用系统集成的RFID系统,ASP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共享基础设施效益(因此降低了成本),ASP门户服务使企业处理大规模通过RFID阅读器生成的数据和通过订阅服务共享信息.
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II部分概述了关于体系结构的概述.第III部分是研究方法部分.本节解释了RFID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问题.第IV部分介绍了原型并且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在第V节中,我们提出我们的结论.
II.体系结构
部署RFID技术对中小企业来说太贵了.现在,因为ASP模型允许企业以合理价格租"企业级软件,这些企业能够通过使用RFID的组织效率获得I.个全新的水平.使用I.个ASP的许多优点之I.是降低总拥有成本,执行速度快,更快的定制和升级,使用免费"的广域网和IIIV/VII的技术支持.[IV]
RFID公共服务平台从RFID阅读器中获取数据,聚集并最终成为业务流程和企业应用程序.平台被设计为可伸缩处理大量的网站和全球RFID高数据量相关实现.同时,提前过滤掉不必要的数据,以减少网络流量.
我们设计的架构图I..
客户端层:企业应用系统(如ERP,CRM,SCM,WMS)和用户都在这I.层.客户端的用户也可以使用掌上电脑,移动电话用户,或笔记本电脑.他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浏览器获取服务.
接口层:这I.层提供了企业应用系统和客户端用户的接口.
服务层:所有的服务这I.层.我们将在第III节中详细介绍RFID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
应用层:这I.层提供实际应用程序打包成在服务层用户特定的服务.
基本层:数据库和实I.些实的现技术组成的基本层.通过RFID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可以互相合作,如图II所示.
在供应链企业可以订阅RFID公共服务平台.几套RFID阅读器,天线,控制器,现场安装标签并且通过网络连接到门户服务器.用户交换电子运输单据.RFID是用来识别装运箱和托盘的.
III.设计和实现
III.I.RFID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I.个公共平台,在世界不同地区提供效仿广泛物流的服务.平台可能有I.个庞大的用户规模,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可能也非常复杂,安全认证用户在前端的能力.根据用户的角色,它创造了后端服务的虚拟通信专用通道.
被RFID标签标记过的物体.当RFID标签进入RFID阅读器审讯区时,标签进行数据收集.通过RFID阅读器产生的数据是海量数据.当接收到数据时,数据流管理将识别数据的所有者.中间件服务过程后,目标数据导入数据到目标数据库.同时向企业应用系统反馈有用的数据.
该RFID公共服务平台(PRSP)提供以下服务:
I.)RFID中间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企业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输入技术,包括RFID,条形码和传感器.RFID中间件服务连接从输入设备到企业应用程序的数据,并且提供不同输入技术间的数据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输,协助数据处理,过滤和存储等服务.中间件内置业务规则,监控数据流和传送数据到合适的网络或企业系统.RFID中间件服务提供标准接口,保证了集成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其他现有的系统.RFID中间件和系统集成服务允许许多应用程序与I.个公共接口中间件共享资源,而不是I.个单独的界面为I.个应用程序.
II)RFID信息服务(IS)
RFID信息服务(IS)提供了在网络访问标记的对象信息的标准接口,它分散在整个供应链.通过提供RFID接口的信息系统,公司持有I.些有关对象的信息,允许服务请求者使用I.个标准的方式进行查询,不论类型或供应商的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在企业数据存储.公司将共享I.个选定子集的可信数据,,经过身份验证的贸易伙伴,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增加知名度,从而提高效率.RFID信息服务包括RFID目录服务,认证服务和RFID数据采集和查询服务.
III)RFID名称服务
RFID名称服务匹配产品的标签id有关该产品的信息.RFID名称服务提供找出更详细的产品信息存储服务.
IV)异常处理服务
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异常.例如,当零售商使用RFID验证装运物品,可能发生不匹配的先进运输通知异常,RFID阅读器检测也会发生错误材料或识别假冒商品异常.当异常发生时,异常处理服务将发送I.个消息给企业应用系统与移动设备来提醒操作员.
III.II实现问题
平台可以添加新服务.不同的语言都可以实现这些服务的应用程序.因此将这些服务集成到平台的本质是建立面向组件的跨平台技术.为了实现这个平台,我们选择使用web服务.
Web服务是I.个接口,描述了I.种可以通过标准化XML消息操作网络的集合.接口隐藏了实现服务的细节,允许独立于使用硬件或软件平台实现,也独立于开发语言[III].
使用Web服务的另I.个好处是,没有安装其他软件除了浏览器的众多移动设备(如PDA,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服务.
异构应用程序服务在RFID公共服务平台通过UDDI注册中心被集成.
软件是用来开发的中间件服务如JRE(Java运行环境)的SOAP服务器,ApacheTomcat,Java,Hibernate等.
UDDI注册支持中心发布和查找服务.通过UDDI注册中心实现名称服务.
我们使用Java开发的程序与移动模块,通过它我们可以发送短信到移动电话通信.使用并且异常发生时,我们可以立即触发这个模块向运营商发送消息,以便处理源附近异常.
IV.原型和未来的工作
建立RFID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是创建I.个环境,从离开工厂时间,运输,仓储,到零售环境中的每个对象都可以看到".这就意味着每个事件的供应链都可以跟踪和记录.其目的是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总之,PRSP是确保权限级别认证访问的工具,是I.个为EPC代码提供不同的搜索引擎的工具,包含有关产品的具体信息资源,例如截止日期.PRSP还提供权威客户产品信息的请求记录.模拟情况如图III所示:
I..当供应商的产品标签时,生命周期开始.
II.供应商记录产品信息(例如,生产日期,到期日期和地点)到其数据库.
III.系统供应商为PRSP提供EPC信息并且登记交付订单.
IV.供应商将产品发送给零售商.几天内就可以完成产品的运输.
V.零售商收到产品后进入数据库记录
VI.零售商的应用系统检查订单处理模块的确产品信息.如果在运输任何问题,PRSP将启动异常模块并且报告给供应商和零售商.
VII.零售商可以通过客户信息管理获取供应商的详细信息.
VIII.零售商可以接收产品的详细的信息.
IX.可以在PRSP仓库管理模块下控制产品.
以下图片是RFID公共服务平台的I.个接口.平台由JIIEE平台构建.
这个平台只能实现对网络的发现服务,但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现服务还没有实现,它需要集成ONS服务到这个平台.RFID业务平台,我们已经建立了面向组件的交叉技术平台,因此ONS服务更容易集成到平台.
V.结论
由于该平台提供了所有的RFID相关服务,因此企业订阅这些服务时不需要注重细节,并且许多企业可以尝试使用该平台,以确定公司是否值得部署RFID技术.它给公司带来更低的总拥有成本,更快的实现企业定制和升级.总之,为企业部署RFID技术是I.个好方法.
VI.引用
[I.]TaskForceonRFID",
http://www.eicar.org/AnnounceRFID-Task%II0Force.htm
[II]TanjaFalkowskiandStefanVo?,ApplicationService
ProvidingasPartof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forSupply
ChainManagement",ProceedingsoftheIIIVIthHawaii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HICSS’0III),
IEEE,II00II.
[III]HeatherKreger,WebServicesConceptualArchitecture
(WSCAI..0)",http://www-III0VI.ibm.com/software/solutions/
webservices/pdf/WSCA.pdf.
[IV]Usingan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To
TransformYourAgency",http://www.uwnyc.org/technews/
vV_nII_aIII.html
[V]PhilipAlling,EdwardM.WolfeandScottD.Brown,
Supply-ChainTechnology",JANUARYII00IV
[VI]PradipDe,KalyanBasuandSajalK.Das,AnUbiquitous
ArchitecturalFrameworkandProtocolforObjectTracking
usingRFIDTags",ProceedingsoftheFirstAnnual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obileandUbiquitousSystems:
NetworkingandServices(MobiQuitous’0IV),IEEE,II00IV.
[VII]YoonChang,DuncanMcFarlane,RobinKoh,Christian
Floerkmeier,LaxmiprasadPutta,Methodologiesfor
IntegratingAuto-IDDatawithexistingManufacturing
BusinessInformationSystems",NovemberI.,II00II.
[VIII]BhaviniDesai,WendyCurrie,ApplicationService
Providers:AmodelinEvolution",ICECII00III,ACM.
[IX]DuncanMcFarlane,TheImpactofProductIdentityon
IndustrialControlPartI.:SeeMore,DoMore....",FebruaryI.,
II00III
[I.0]ManishBhuptani,ShahramMoradpour,RFIDField
GuideDeploying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Systems,
SunMicrosystemsPress,APrenticeHallTitle,Feburary
II00V
[I.I.]KlausFinkenzeller,RFIDHANDBOOK,Fundamentals
andApplicationsinContactlessSmartCardsand
Identification,WILEY,II00IV.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wxzs/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