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法律的起源和特点


探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在对已有探究成果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后,提出我国古代法律起源的途径,从而推导出我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特点,最后结合以上两点内容,归纳出我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意义:从起源和特点两个方面入手探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解决现代法治建设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意义:从起源和特点两个方面入手探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解决现代法治建设问题有很大作用,尤其在法律理念方面,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紧扣我国百姓从古至今深受儒家理论影响的特点,对其探究对改善我国法治状况有很大的意义。
课题探究现状:
对于的探究,学界已经有很多成果。张伟仁先生将看作分为五场的戏剧,分别是古代的社会,古代的思想,法家思想与秦代的兴旺,汉代的道儒法三家,东汉至清的发展。著名法史学家杨鸿烈将我国法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殷周萌芽背景”、“儒墨道法,诸家对立背景”、“儒家独霸背景”、“欧美法系侵入背景”。虽然表面看来结论相异,但是反映的本质却是大体一样的,例如都认同了法律源于上古背景,都承认儒家对我国法律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关于我国古代法律起源和特点的探究成果已经有很多,并且对以后学者的深入探索有很大帮助。
课题探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相关学说,对其进行评论并提出见解。简要阐述我国古代法律起源的途径,得出我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实施方案:第一阶段,收集和本课题相关的资料文献,并进行认真的阅读。第二阶段,通过对资料的阅读总结各种理论的不同之处,取其精华,并提出自己见解。第三阶段,根据前两个阶段的铺垫,完成论文。
创新点:在探究角度的选取上,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这个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从起源的两大途径为切入点,引出我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课题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下达任务书(2014.10.16)
第二阶段:完成开题报告(2014.12.13)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2015.2.1—2015.3.31)
第四阶段:论文指导,修改论文(2015.4.1—2015.4.22)
第五阶段:论文查重(2015.4.23—2015.5.15)
第六阶段:毕业设计答辩(2015.5.16—2015.5.20)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伟仁.我国法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J],中外法学.2010(6)
[2]张晋藩.我国法制史[M],北京:我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7
[3]朱勇.我国法制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
[4]马小红.我国古代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
[5]张晋藩.我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2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