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域网整体架构的设计与实现(附件)
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深入的展开。教育城域网逐渐成为实现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及教学资源共享的关键。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教育城域网已经飞快发展起来。本文应用高性能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对教育城域网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遵循高可靠性、灵活性、可扩展性、高性能的原则,最终完成教育城域网整体架构的设计,然后通过模拟器IOU完成网络拓扑的搭建,利用尽可能多的cisco路由交换技术完成各终端用户之间的通信,进而实现将本地区的教育机构全部联到网络中,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互联、互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网络基础构架。建设一个设计规范、功能完备、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有良好的扩展性与可用性并且具备易管理易维护的网络。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1 项目的背景及发展现状1
1.1 项目的背景1
1.2 我国教育城域网的现状1
2 课题意义及其应用前景2
3 研究内容及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
3.1 研究内容与目标3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
4 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应用形态3
5 用户需求及设计需求4
5.1 用户需求4
5.2 设计需求5
6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5
6.1 设计原则5
6.2 网络拓扑图6
6.3 连接方式6
7交换技术7
7.1 VLAN技术7
7.1.1 VLAN技术简介7
7.1.2 VLAN的配置方法,以及接口的划分7
7.3 VTP协议7
7.2.1 VTP技术简介7
7.2.2 VTP的配置方法7
7.3 生成树8
7.3.1 生成树介绍8
7.3.2 多生成树的配置方法8
8 TCP/IP路由技术 8
8.1 IP地址的分配以及子网划分8
8.1.1 IP地址类型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8.1.2 IP地址的配置方法8
8.2 OSPF协议9
8.2.1 OSPF路由协议介绍9
8.2.2 OSPF协议特点9
8.2.3 OSPF的报文类型9
8.2.4 常用的LSA的分类9
8.2.5 OSPF的配置方法9
8.3 EIGRP协议 9
8.3.1 EIGRP协议介绍 9
8.3.2 EIGRP协议特点10
8.3.3 EIGRP的报文类型10
8.3.4 EIGRP的配置方法10
8.4 BGP协议 11
8.4.1 BGP协议介绍11
8.4.2 协议特点 11
8.4.3 BGP的消息类型及状态转换11
8.4.4 BGP的配置12
8.5 BGP路由属性及选路原则 13
8.5.1 BGP路由属性13
8.5.2 选路原则 14
9 MPLS VPN技术 14
9.1 MPLS14
9.1.1 MPLS技术简介14
9.1.2 MPLS的基本配置15
9.2 MPLS VPN15
9.2.1 VPN技术及MPLS VPN介绍15
9.2.2 举例介绍MPLS VPN的配置方法15
10 IPV6技术19
10.1 IPv6技术简介19
10.2 IPv6协议特点19
10.3 与IPv4相比,IPv6有哪些优势 19
10.4 IPv6的相关配置20
11 Features 20
11.1 两个路由过滤工具 20
11.2 重分发 21
11.3 端口安全 22
11.3.1简介22
11.3.2 基本配置22
11.4 NAT22
11.4.1 NAT简介 22
11.4.2 NAT的实现方式 22
11.4.3 NAT的配置方法 23
12 ping通测试23
12.1 南京与苏州内部互通测试 23
12.2 南京及苏州与公网及外网的ping通测试24
总结 25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教育城域网整体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更加深入的展开。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而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因此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有着长久深远的意义。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对于加快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有深远的意义。教育城域网的建设能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践和信息化平台上的基础教育实验,更好地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从而达到“教会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目的[1]。
从总体来说,教育城域网的目标是将本地区的教育机构全部互联到网络中,最终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互联、互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基础构架,建设一个设计规范、功能完备、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有良好的扩展性与可用性并且具备可管理易维护的网络。
1 项目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1.1 项目的背景
1.2 我国教育城域网的现状
教育城域网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城域教育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软件为核心、以构建现代教育和管理模式为目的、以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益为根本、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教育网络[2]。
从总体来说,教育城域网的目标是将本地区的教育机构全部联到网络中,最终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互联、互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基础构架。教育城域网的建立,将使各学校的信息网络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完全融入到区域信息网络体系中,成为区域信息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1 项目的背景及发展现状1
1.1 项目的背景1
1.2 我国教育城域网的现状1
2 课题意义及其应用前景2
3 研究内容及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
3.1 研究内容与目标3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
4 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应用形态3
5 用户需求及设计需求4
5.1 用户需求4
5.2 设计需求5
6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5
6.1 设计原则5
6.2 网络拓扑图6
6.3 连接方式6
7交换技术7
7.1 VLAN技术7
7.1.1 VLAN技术简介7
7.1.2 VLAN的配置方法,以及接口的划分7
7.3 VTP协议7
7.2.1 VTP技术简介7
7.2.2 VTP的配置方法7
7.3 生成树8
7.3.1 生成树介绍8
7.3.2 多生成树的配置方法8
8 TCP/IP路由技术 8
8.1 IP地址的分配以及子网划分8
8.1.1 IP地址类型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8.1.2 IP地址的配置方法8
8.2 OSPF协议9
8.2.1 OSPF路由协议介绍9
8.2.2 OSPF协议特点9
8.2.3 OSPF的报文类型9
8.2.4 常用的LSA的分类9
8.2.5 OSPF的配置方法9
8.3 EIGRP协议 9
8.3.1 EIGRP协议介绍 9
8.3.2 EIGRP协议特点10
8.3.3 EIGRP的报文类型10
8.3.4 EIGRP的配置方法10
8.4 BGP协议 11
8.4.1 BGP协议介绍11
8.4.2 协议特点 11
8.4.3 BGP的消息类型及状态转换11
8.4.4 BGP的配置12
8.5 BGP路由属性及选路原则 13
8.5.1 BGP路由属性13
8.5.2 选路原则 14
9 MPLS VPN技术 14
9.1 MPLS14
9.1.1 MPLS技术简介14
9.1.2 MPLS的基本配置15
9.2 MPLS VPN15
9.2.1 VPN技术及MPLS VPN介绍15
9.2.2 举例介绍MPLS VPN的配置方法15
10 IPV6技术19
10.1 IPv6技术简介19
10.2 IPv6协议特点19
10.3 与IPv4相比,IPv6有哪些优势 19
10.4 IPv6的相关配置20
11 Features 20
11.1 两个路由过滤工具 20
11.2 重分发 21
11.3 端口安全 22
11.3.1简介22
11.3.2 基本配置22
11.4 NAT22
11.4.1 NAT简介 22
11.4.2 NAT的实现方式 22
11.4.3 NAT的配置方法 23
12 ping通测试23
12.1 南京与苏州内部互通测试 23
12.2 南京及苏州与公网及外网的ping通测试24
总结 25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教育城域网整体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更加深入的展开。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而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因此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有着长久深远的意义。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对于加快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有深远的意义。教育城域网的建设能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践和信息化平台上的基础教育实验,更好地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从而达到“教会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目的[1]。
从总体来说,教育城域网的目标是将本地区的教育机构全部互联到网络中,最终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互联、互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基础构架,建设一个设计规范、功能完备、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有良好的扩展性与可用性并且具备可管理易维护的网络。
1 项目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1.1 项目的背景
1.2 我国教育城域网的现状
教育城域网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城域教育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软件为核心、以构建现代教育和管理模式为目的、以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益为根本、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教育网络[2]。
从总体来说,教育城域网的目标是将本地区的教育机构全部联到网络中,最终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互联、互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基础构架。教育城域网的建立,将使各学校的信息网络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完全融入到区域信息网络体系中,成为区域信息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js/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