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平台webkit内核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附件)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浏览器作为互联网上查找信息的重要工具,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财富,为此开发一个功能实用的浏览器尤为重要。本次浏览器是基于Android平台进行开发的,运用WebView组件展示网页,运用SQLite等数据库技术实现书签历史功能,运用JSON数据实现天气预报功能,运用列表存储技术实现文件管理功能、音乐播放功能,运用安卓系统自带函数实现皮肤设置功能和缓存设置功能。最后在安卓手机上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目前完成的系统功能基本完备,并通过测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选题背景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2
2 开发平台及应用技术 3
2.1 ANDROID应用程序技术 3
2.1.1 Activity (活动) 3
2.1.2 Intent(意图) 3
2.1.3 Notification 3
2.2 网络端相关技术 3
2.2.1 JSON 3
2.3 数据存储端相关技术 4
2.3.1 SharedPreferences 4
3 系统需求分析 4
3.1 系统需求分析方法 4
3.2 系统初步业务需求 4
3.3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5
3.3.1 系统用例图 5
4 系统设计 5
4.1 系统访问网页设计 5
4.2 保存网页功能设计 6
4.3 文件管理设计 6
4.4 音乐播放器设计 7
4.5 天气预报功能设计 7
4.6 设置功能设计 8
5 系统实现 8
5.1 系统流程图 8
5.2 系统界面布局 9
5.3保存功能实现 9
5.4文件管理实现 10
5.5音乐播放器实现 10
5.5.1上一曲功能实现 10
5.5.2 下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曲功能实现 10
5.5.3 创建音乐列表 11
5.6天气预报功能实现 11
5.7书签功能实现 11
5.8历史记录功能实现 12
5.9设置功能实现 12
5.9.1皮肤设置功能 12
5.9.2 JavaScript设置功能 12
5.9.3 缓存设置功能 12
6 系统的测试 12
6.1系统主界面 12
6.2保存功能测试 13
6.3文件管理功能测试 13
6.4音乐播放器功能测试 14
6.5天气预报功能测试 14
6.6书签功能测试 14
6.7历史记录功能测试 15
6.8设置功能测试 15
7 总结与展望 16
7.1 总结 16
7.2 展望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基于Android平台WebKit内核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
1选题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自从1990年以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开始将业务集中在Internet上,从此以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伴随着硬件的提升以及通讯和网络应用技术的不停的拓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基于Internet的一个新的领域和平台,让以前原有的互联网有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新型互联网不但使人与人之间相互通讯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而且也使传统互联网有了新的盈利模式。
Android是Google经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以及众多财力研发出的操作系统。OHA(Open Handset ALLiance)是Google与33家公司联手为安卓移动平台更快的发展而组建的一个组织。凭借谷歌多年来的筹谋和强大的媒体资本,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研究和生产安卓的设备,安卓系统飞速的得到了行业界和普通人们的认可,并逐渐成为了产业界的核心关注点。
安卓系统被公认为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发布完整的、开源的、免费的系统。也因为这个原因,安卓系统给人们刮起了一场研究开源手机的潮流,它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除了能用在一般机顶盒等设备上,还能在智能手机与pad上使用,也由此吸引了许多厂商和开发者加入了OHA[1]。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进行上网是通过在电脑上输入命令行的形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到后面大家慢慢的开始使用浏览器进行上网访问网络。浏览器同原始的方式相比具有简单、直观、方便等优点,也因为浏览器的出现网络才会更快的发展。
浏览器已经成为人们主要访问网络的应用,人们使用它可浏览多种类别的信息,与他人实时通信等多种行为。在人们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时,浏览器主要是发送、接收网络中的信息,最后将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浏览器大致是由内核和外壳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内核有很多种,但其中唯独Webkit内核是最为重要而且使用比较广的一种。现如今不仅浏览器使用它,很多嵌入式设备,也逐步在使用Webkit内核。Webkit变得越来越主流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开源的浏览器,整体框架比较直观,对网络资源的渲染比较快,对一些复杂的页面展现效果也比较强。在Webkit没出来之前,由于嵌入式设备使用速度慢,耗电量大等因素,人们对其使用粘度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是转向使用台式电脑访问网络,伴随着手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之前的耗电量和速度等因素已经逐渐在嵌入式设备上得到了解决,尤其是随着多点触控技术的发展,利用手机上网已经变得非常便捷,因此移动端的浏览器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浏览器是用来解析网络服务器和系统内的文件并将其展示出来,且能够使用户和这些文件交互的应用程序。比较普遍的浏览器有IE,Safari,欧朋等。然而目前为止,不会有很多的人员将一个浏览器的内核和外壳全部重新研发的,一般都是基于某个内核开发出来的[2]。
常见的内核有火狐用的Gecko,谷歌用的Webkit,微软的IE用的Trident以及欧朋浏览器用的Presto。
由于当今移动端上网的迅猛发展,并且手机硬件工艺的完善,使得移动电话的成本变得很低,人类已经越来越喜欢使用移动互联网了。也因为这个现象逐渐常态化,智能手机上的APP也变得多样化,浏览器变成人们上网最重要的APP。在PC端领域,IE是作为用户最主要且最大众的浏览器而使用的,然而,在手机端的浏览器是一种各种企业研发的程序互相竞争的局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趋于主流,众多的公司们也开始争相研发属于自己的移动端浏览器。就现在而言,国内市场中已经有许多移动端浏览器被广大用户使用,如UC浏览器、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360浏览器等。其中,不仅有国内公司研发的,也有外国公司研发的,呈现互相竞争的局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js/6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