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的移动app测试技术研究【字数:30574】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软件和IT行业进入了大发展,软件趋向大型化和高复杂度,软件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要。这个时候,一些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开始形成,并且人们开始为软件开发设计了各种流程和管理方法,软件开发的方式也逐渐由混乱无序的开发过程过渡到结构化的开发过程,以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结构化评审、结构化程序设计以及结构化测试为特征。本文首先对软件测试的发展端和行业现状进行了简介,然后确定了即将测试的对象——《百万管家》APP,表明了《百万管家》依旧处于一个尚未完成的阶段,并且,加入了项目的测试中,主要负责黑盒测试部分,并且对黑盒测试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在设计与实现部分编写了么么微店模块的测试用例,并对么么微店进行了测试,因为是第一次真正的参与到软件测试的过程里在测试用例上也会显得有些稚嫩,体现出了测试用例由粗糙到细致的过程。文本通过使用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测量法,和场景实验法来对待测试软件进行了测试用例的编写。并且还针对不同的测试运行环境进行了测试。尽可能的,提高了测试的覆盖率。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意义 3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成果 3
1.4 论文结构 4
1.5 软件测试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4
2. 相关工作 5
2.1 测试APP运行环境 5
2.1.1 Android 5
2.1.2 IOS 8
2.1.3微信小程序 9
2.2 测试用例的编写方法 10
2.2.1 测试用例的重要性 10
2.2.2 测试用例编写 11
2.2.3 黑盒测试用例编写 12
2.2.4 白盒测试用例 15
2.3 软件测试人员应该做的工作 16
2.3.1 质量不等于测试 16
2.3.2 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 17
2.3.3 测试工程师 18
2.3.4 开发和测试流程 18
2.3.5 理想的开发过程 19
2.3.6 测试工程师该做什么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2.4 本章小结 22
3. 测试用例设计 23
3.1 测试之前的准备工作 23
3.1.1 带测试软件简介 23
3.1.2 “么么微店”需求 23
3.2 编写测试用例的注意事项 29
3.2.1 测试用例的编写格式 29
3.2.2 测试用例的覆盖率 29
3.2.3 验收测试 32
3.3 本章小结 32
4. 测试用例实现 33
4.1 错误推断法测试用例 33
4.2 需求转换法测试用例 39
4.3 探索式测试法测试用例 44
4.4 本章小结 45
结语 46
参考文献 47
致谢 48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会,手机对于人类来说也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而手机之所以能变得如此让人着迷,我认为大部分的功劳要属于各种各样的手机软件让手机功能变得不再拘泥于打电话,而是可以做到各种事情。
但是从古至今,软件bug导致的事故就意志威胁着我们:
1962年,水手1号探测器的导航软件发生故障。
1978年,哈特福德运动管的倒塌。
1983年,苏联预警系统发生了误报。
1986年,Therac2放射治疗仪烧毁事故。
2010年,McAfee的防病毒软件莫名关闭了用户的电脑。
2011年,38工作室投资失败。
2012年,因为软件问题导致大量的汽车被召回。
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构建高可信软件的关键环节,统计数据表明,软件测试占软件开发总成本的比例一般达到50%以上[8]。
为了应对“软件危机”的挑战,人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提出了借鉴传统行业在质量管理的方面的一些经验,用“工程化”的思考方式来管理软件,以此来提高复杂软件的质量和开发的效率,这就是软件工程化。
40多年以来,软件已经广泛到各个工程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社会信息化的水平,软件工程也变得深入人心。
质量是产品的灵魂,对于软件产品来说,质量同样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软件的复杂性往往高于硬件,可是对于软件质量的敏感程度却远远低于硬件,这就导致了软件质量的管理也更加的困难。
但是,与传统行业相类似的是:越是大型的,越是复杂的软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所以对软件质量的评估就成为了软件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没有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就没有办法有效的管理软件的质量,俗话说“软件评价是质量评价最有效,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人们对于软件测试的认知其实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它有着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起初的软件测试和今天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软件的规模都比较小,复杂度相对要低很多,软件错误大部分在开发人员的调试阶段就已经发现和解决了。软件测试也被定义为了“程序员为了在他们的程序中找到bug所做的事情”,在这段时间里测试和调试几乎是相同的概念,这些都是由开发人员自行完成的事情。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软件测试和调试开始有了区分,软件的测试部分主要在编写程序的后期,那个时期的人们开始思考以遍历代码的可能路径或者可能的输入变量的方式,以此来对软件进行相对“彻底”的测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时人们开始提出了“软件工程化”思想,软件测试的第发展,软件测试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在当时,软件测试的概念被定义为了“证明一个程序的正确性而要做的事情”。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软件测试则有被定义为“带着找到错误的意图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二十实际八十年代,随着软件的飞速发展,软件测试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软件测试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且软件测试也成为了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到了年代的中期,自动化测试技术已经开始出现,虽然简陋但是依旧大大提高了软件测试的效率。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意义 3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成果 3
1.4 论文结构 4
1.5 软件测试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4
2. 相关工作 5
2.1 测试APP运行环境 5
2.1.1 Android 5
2.1.2 IOS 8
2.1.3微信小程序 9
2.2 测试用例的编写方法 10
2.2.1 测试用例的重要性 10
2.2.2 测试用例编写 11
2.2.3 黑盒测试用例编写 12
2.2.4 白盒测试用例 15
2.3 软件测试人员应该做的工作 16
2.3.1 质量不等于测试 16
2.3.2 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 17
2.3.3 测试工程师 18
2.3.4 开发和测试流程 18
2.3.5 理想的开发过程 19
2.3.6 测试工程师该做什么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2.4 本章小结 22
3. 测试用例设计 23
3.1 测试之前的准备工作 23
3.1.1 带测试软件简介 23
3.1.2 “么么微店”需求 23
3.2 编写测试用例的注意事项 29
3.2.1 测试用例的编写格式 29
3.2.2 测试用例的覆盖率 29
3.2.3 验收测试 32
3.3 本章小结 32
4. 测试用例实现 33
4.1 错误推断法测试用例 33
4.2 需求转换法测试用例 39
4.3 探索式测试法测试用例 44
4.4 本章小结 45
结语 46
参考文献 47
致谢 48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会,手机对于人类来说也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而手机之所以能变得如此让人着迷,我认为大部分的功劳要属于各种各样的手机软件让手机功能变得不再拘泥于打电话,而是可以做到各种事情。
但是从古至今,软件bug导致的事故就意志威胁着我们:
1962年,水手1号探测器的导航软件发生故障。
1978年,哈特福德运动管的倒塌。
1983年,苏联预警系统发生了误报。
1986年,Therac2放射治疗仪烧毁事故。
2010年,McAfee的防病毒软件莫名关闭了用户的电脑。
2011年,38工作室投资失败。
2012年,因为软件问题导致大量的汽车被召回。
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构建高可信软件的关键环节,统计数据表明,软件测试占软件开发总成本的比例一般达到50%以上[8]。
为了应对“软件危机”的挑战,人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提出了借鉴传统行业在质量管理的方面的一些经验,用“工程化”的思考方式来管理软件,以此来提高复杂软件的质量和开发的效率,这就是软件工程化。
40多年以来,软件已经广泛到各个工程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社会信息化的水平,软件工程也变得深入人心。
质量是产品的灵魂,对于软件产品来说,质量同样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软件的复杂性往往高于硬件,可是对于软件质量的敏感程度却远远低于硬件,这就导致了软件质量的管理也更加的困难。
但是,与传统行业相类似的是:越是大型的,越是复杂的软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所以对软件质量的评估就成为了软件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没有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就没有办法有效的管理软件的质量,俗话说“软件评价是质量评价最有效,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人们对于软件测试的认知其实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它有着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起初的软件测试和今天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软件的规模都比较小,复杂度相对要低很多,软件错误大部分在开发人员的调试阶段就已经发现和解决了。软件测试也被定义为了“程序员为了在他们的程序中找到bug所做的事情”,在这段时间里测试和调试几乎是相同的概念,这些都是由开发人员自行完成的事情。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软件测试和调试开始有了区分,软件的测试部分主要在编写程序的后期,那个时期的人们开始思考以遍历代码的可能路径或者可能的输入变量的方式,以此来对软件进行相对“彻底”的测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时人们开始提出了“软件工程化”思想,软件测试的第发展,软件测试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在当时,软件测试的概念被定义为了“证明一个程序的正确性而要做的事情”。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软件测试则有被定义为“带着找到错误的意图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二十实际八十年代,随着软件的飞速发展,软件测试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软件测试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且软件测试也成为了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到了年代的中期,自动化测试技术已经开始出现,虽然简陋但是依旧大大提高了软件测试的效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