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含源码]
由于学生的分布式教学模式,一些学生产生了逃课旷课的侥幸心理,于是课堂考勤就在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考勤都是由教师手工按照学号依次或者随机点名来完成的。这种方式繁琐而且不利于长期统计,从长远来看考勤记录也不够直观。本系统主要是完成高校教学活动中的课堂考勤。主要分为四大模块:游客、学生、教师和教务员模块。游客不需要登录便可以简单浏览新闻、校园风采、搜索用户等公开内容。学生可以进行登录、个人信息修改、查看考勤等功能。教师除了拥有学生的功能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考勤。教务员则拥有最多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教师的管理以及新闻公告,校园风采等的管理和维护。开发本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课堂考勤管理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课堂考勤管理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解决学生请假以及上课出勤管理的问题,使得教师和教务员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间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考勤 管理 模块 F00062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Classroom Attendance
Abstract
Due to the distributed teaching mode of students, some students have a fluky psychology to play truant, so the classroom attendanc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raditional attendance are made by h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ool teacher or a random number. This way is tedious and not conducive to long-term statistics, in the long run, the attendance record is not intuitive. The system is mainly to complet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lassroom attendance.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modules: tourists, students,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Tourists do not need to log in, they can simply browse news, announcements, pictures and other disclosure. Students can log in, modify personal information, view attendance and other functions. In addition to student, teachers can also manage attendance. Administrators have the maximum function, manage students,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news, announcements and pictures.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 development is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faced by classroom attendance management. Classroom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and solve students leave school issues, so the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can timely grasp of student learning and communicate with students to indirec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attendance; management; module
目 录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 引言………………………………………………………………………………1
1.1 开发背景………………………………………………………………………1
1.1.1 研究意义…………………………………………………………………1
1.1.2 技术分析…………………………………………………………………1
1.1.3 考勤方法…………………………………………………………………2
1.1.4 研究思路…………………………………………………………………2
2.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3
2.1 数据库表结构…………………………………………………………………3
2.1.1 数据库连接………………………………………………………………4
3. 系统详细设计…………………………………………………………………5
3.1 模块划分………………………………………………………………………5
3.1.1 图片模块…………………………………………………………………5
3.1.2 新闻模块…………………………………………………………………6
3.1.3 登录模块…………………………………………………………………8
3.1.4 搜索模块………………………………………………………………11
3.2.1 UI的设计…………………………………………………………………12
3.3.1 用户功能…………………………………………………………………14
结语…………………………………………………………………………………17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1. 引言
1.1 开发背景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激烈的竞争坏境导致课程的多样性。在这种环境下的考勤,势必会增加相应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造成时间的高度浪费,传统考勤几乎都是手工方式的记录,一者手工记录是人的主观行为,因此容易产生不可避免的疏忽,例如记错或者记录丢失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手工效率太低,无论是对于考勤管理者还是接受考勤者其实都是及其不方便的,显然传统的考勤方式已经不适用用现代教学活动,无论是在工厂、公司、企业、单位、组织还是其他场合都是一样的,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考勤的复杂型、重复型决定了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从当前现状总的来看,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无疑加速了考勤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壮大,无论是教学领域还是企业公司、组织团体等,考勤管理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提升竞争力的手段,作为学校,普及课堂考勤管理系统也无可厚非的。
1.1.1 研究意义
本系统是对传统教学考勤工作的进化和补充,不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长期跟踪个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也不断涌现。功能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技术也不断成熟。课堂考勤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因为人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失误考勤,同时更直观地展现了考勤的整体情况,直观明了,易于辨识和分析查看,最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而间接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遏制抱有侥幸旷课逃课心理的学生的行为。
1.1.2 技术分析
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研究的前提是ASP.NET、SQL Server等技术。ASP.NET就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以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的脚本技术。 也就是所谓的动态服务器页面,运行在IIS中。具有简单易学以及可管理的特点。SQL Server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查询语言,与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数据之间的增删改查等功能,作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标准。本系统采用三层构架的体系结构,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数据访问层主要完成对数据的操作;业务逻辑层是针对具体功能的操作,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逻业务逻辑处理;表示层主要接受用户的请求并返回相对应的数据,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入口。三层构架可以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明了,降低耦合度,项目的分工也更加明确,因此容易适应需求的变化,利于开发任务同步进行,提升开发效率,同时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工作的进行。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三层构架会牺牲一定的性能,但在如今硬件发展飞速的年代,这个已经不是什么瓶颈了。
1.1.3 考勤方法
由于缺少相应的硬件,本系统并没有与其他的硬件相结合来进行考勤管理,而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脸部识别和生物指纹识别已经得到了应用,此外还可以通过磁卡、IC卡、条形码、感应卡等途径来实现考勤管理,而且从技术上来说还有一种虹膜技术也可以实现,不过此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由此看来考勤管理系统的发展是前途无量的,技术只会不断向前推进,不断淘汰老的技术,未来还有很多新的考勤技术不断涌现,我们可以拭目以待,这种趋势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不仅仅局限与考勤管理。
1.1.4 研究思路
以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和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R2为开发工具,用三层构架体系开发一个基于B/S模式的采用ASP.NET技术的课堂考勤管理系统。
(1)分析课堂考勤管理方面的业务流程,通过网络和书籍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2)在确立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出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原则,安排合理的开发进度并设计各个功能模块。
(3)进行详细的系统开发,实现需求分析中的功能,达到系统的需求。
(4)对系统进行模块测试和性能分析,来实现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关键词:考勤 管理 模块 F00062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Classroom Attendance
Abstract
Due to the distributed teaching mode of students, some students have a fluky psychology to play truant, so the classroom attendanc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raditional attendance are made by h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ool teacher or a random number. This way is tedious and not conducive to long-term statistics, in the long run, the attendance record is not intuitive. The system is mainly to complet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lassroom attendance.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modules: tourists, students,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Tourists do not need to log in, they can simply browse news, announcements, pictures and other disclosure. Students can log in, modify personal information, view attendance and other functions. In addition to student, teachers can also manage attendance. Administrators have the maximum function, manage students,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news, announcements and pictures.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 development is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faced by classroom attendance management. Classroom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and solve students leave school issues, so the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can timely grasp of student learning and communicate with students to indirec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attendance; management; module
目 录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 引言………………………………………………………………………………1
1.1 开发背景………………………………………………………………………1
1.1.1 研究意义…………………………………………………………………1
1.1.2 技术分析…………………………………………………………………1
1.1.3 考勤方法…………………………………………………………………2
1.1.4 研究思路…………………………………………………………………2
2.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3
2.1 数据库表结构…………………………………………………………………3
2.1.1 数据库连接………………………………………………………………4
3. 系统详细设计…………………………………………………………………5
3.1 模块划分………………………………………………………………………5
3.1.1 图片模块…………………………………………………………………5
3.1.2 新闻模块…………………………………………………………………6
3.1.3 登录模块…………………………………………………………………8
3.1.4 搜索模块………………………………………………………………11
3.2.1 UI的设计…………………………………………………………………12
3.3.1 用户功能…………………………………………………………………14
结语…………………………………………………………………………………17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1. 引言
1.1 开发背景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激烈的竞争坏境导致课程的多样性。在这种环境下的考勤,势必会增加相应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造成时间的高度浪费,传统考勤几乎都是手工方式的记录,一者手工记录是人的主观行为,因此容易产生不可避免的疏忽,例如记错或者记录丢失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手工效率太低,无论是对于考勤管理者还是接受考勤者其实都是及其不方便的,显然传统的考勤方式已经不适用用现代教学活动,无论是在工厂、公司、企业、单位、组织还是其他场合都是一样的,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考勤的复杂型、重复型决定了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从当前现状总的来看,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无疑加速了考勤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壮大,无论是教学领域还是企业公司、组织团体等,考勤管理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提升竞争力的手段,作为学校,普及课堂考勤管理系统也无可厚非的。
1.1.1 研究意义
本系统是对传统教学考勤工作的进化和补充,不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长期跟踪个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也不断涌现。功能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技术也不断成熟。课堂考勤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因为人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失误考勤,同时更直观地展现了考勤的整体情况,直观明了,易于辨识和分析查看,最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而间接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遏制抱有侥幸旷课逃课心理的学生的行为。
1.1.2 技术分析
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研究的前提是ASP.NET、SQL Server等技术。ASP.NET就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以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的脚本技术。 也就是所谓的动态服务器页面,运行在IIS中。具有简单易学以及可管理的特点。SQL Server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查询语言,与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数据之间的增删改查等功能,作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标准。本系统采用三层构架的体系结构,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数据访问层主要完成对数据的操作;业务逻辑层是针对具体功能的操作,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逻业务逻辑处理;表示层主要接受用户的请求并返回相对应的数据,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入口。三层构架可以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明了,降低耦合度,项目的分工也更加明确,因此容易适应需求的变化,利于开发任务同步进行,提升开发效率,同时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工作的进行。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三层构架会牺牲一定的性能,但在如今硬件发展飞速的年代,这个已经不是什么瓶颈了。
1.1.3 考勤方法
由于缺少相应的硬件,本系统并没有与其他的硬件相结合来进行考勤管理,而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脸部识别和生物指纹识别已经得到了应用,此外还可以通过磁卡、IC卡、条形码、感应卡等途径来实现考勤管理,而且从技术上来说还有一种虹膜技术也可以实现,不过此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由此看来考勤管理系统的发展是前途无量的,技术只会不断向前推进,不断淘汰老的技术,未来还有很多新的考勤技术不断涌现,我们可以拭目以待,这种趋势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不仅仅局限与考勤管理。
1.1.4 研究思路
以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和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R2为开发工具,用三层构架体系开发一个基于B/S模式的采用ASP.NET技术的课堂考勤管理系统。
(1)分析课堂考勤管理方面的业务流程,通过网络和书籍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2)在确立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出课堂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原则,安排合理的开发进度并设计各个功能模块。
(3)进行详细的系统开发,实现需求分析中的功能,达到系统的需求。
(4)对系统进行模块测试和性能分析,来实现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