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的课内考勤系统数据管理(附件)


目 录
1 引言 1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想 2
2 需求分析 3
2.1 用户需求分析 3
2.2 用例分析 4
2.3 功能性需求分析 7
2.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8
2.5 系统可行性分析 9
2.6 系统开发平台及主要技术 9
2.6.1 C# Winform技术 10
2.6.2 RFID技术 10
2.6.3 UDP技术 10
2.6.4 开发平台与方式 11
3 系统总体设计 11
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1
3.1.1 系统体系结构模式 11
3.1.2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12
3.1.3 数据库设计 12
3.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2
3.3 系统考勤功能流程图设计 13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14
3.4.1 概念设计 14
3.4.2 逻辑设计 16
3.4.3 物理设计 17
3.5 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 20
4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20
4.1 登录功能与数据库配置的设计与实现 20
4.2 刷卡考勤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24
4.3 查询功能的实现 33
5 系统的测试 37
5.1 测试方法 37
5.2 测试步骤及结果 37
总结 40
致谢 41
参 考 文 献 42
引言
考勤管理系统,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已成为大多数公司对员工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1]。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生考勤管理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传统的考勤仍停留在人工点名的方式,人工易错,工作效率低,占用时间长,且不易于整体管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基于RFID技术的网络考勤系统如今作为一个比较成熟而且受欢迎的技术出现在各大高校,与传统考勤方式不同,RFID考勤技术考勤方式简单,只需学生刷卡便可以考勤,容错率高,且十分易于管理,所有学生的考勤记录全部存储在数据库中。这种方式能够节约教师大量时间,提高考勤的效率,并且对高校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与壮大,建立与完善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的大学管理体系就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技术保证之一[2]。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的不断重视,学生出勤率却作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以前依靠点名进行考勤的方式既拖延时间又容易有漏网之鱼,而且使得找人代点名已经在高校发展为一种众所周知的产业,其次这种方式在当今互联网的潮流中显得既古老又古板。尽管各个高校基本已经具备一套自己考勤系统,但是部分考勤系统并没有使学生感受到方便并且依然存在一些作弊手段能逃脱考勤系统。为了保证学生能够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更多更好的知识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学习风气,不断地开发更简便更完善更适合学生使用和老师管理的考勤系统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生课程考勤作为高校教学质量方面一个重要的指标,其发展已经愈来愈趋于完善。在国外,师生考虑的不是让学生尽量出席每一门课,而是要保证学生能在最后的考核中能过关。在根本上的教育方式上有着区别导致国外对考勤系统看待的并不是特别重视,并且其本身相较于国内课程十分偏少,主要在于学生的自学,因此开发一个简单的考勤系统显得十分实用,甚至显得没有这么必要。而在国内,首先各个高校学生群体十分庞大,人数众多在考勤方面显得过于负担,其次开设的课程众多且安排的紧凑容易导致学生在踏入大学之后与大学期望之间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而渴望释放本就深埋的玩心从而产生旷课的想法甚至习惯,另外毕业班学生的旷课现象也愈来愈严重。因此各个高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自古就形成一种点名习俗。考勤系统与学生旷课的不断对抗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变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也使得考勤系统的发展也渐渐日趋完善。考勤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较常见的是利用刷卡器读取学生卡进行考勤,其次还有指纹考勤,人脸识别考勤,手机app考勤系统等。
1.3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想
要实现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首先要对此系统做一定的分析。传统的纸质点名考勤方式有这样几种:1、课前点名。2、课后点名。3、课前课后均点名。由此本设计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课前五分钟和课后五分钟均要完成一次刷卡。首先学生的状态一共有三种:旷课、早退、迟到。所有学生的默认状态均为旷课,如果学生课前完成了刷卡,那么状态便由旷课转变为早退,再次基础上学生课后也完成了刷卡,那么状态由早退变为正常。如果学生只是课后完成了刷卡,那么状态由开始的旷课转为迟到。如果学生课前课后均未完成刷卡,那么状态为默认的旷课。
2 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10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