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教育中心优先级算法的个性化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
古月教育中心的管理方式仍处于人工操作的模式,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设计实现了古月教育中心基于优先级算法的个性化排课系统。系统采用B/S模式的三层架构,所有界面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所有页面数据反馈至数据库再返回页面,高度体现三层架构高内聚低耦合的优势。古月教育中心基于优先级算法的个性化排课系统主要有七个模块,分别是登录注册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教师评价模块、个人设置模块、我的课表模块、课程设置模块和在线选课模块。该系统的特色模块是在线课程选择模块,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类似私人订制的课程选择。经过设计与实现,系统能够为古月教育中心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关键词 优先级算法,个性化排课,B/S模式,三层架构
目 录
1 引言 1
1.1 课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系统需求分析 2
2.1 系统需求 3
2.2 开发工具及主要技术 4
2.3 UML建模 6
3 系统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9
3.1 应用整体架构设计 9
3.2 系统信息安全 9
3.3 排课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9
3.4 提高网页运行速度 10
3.5 统计图的实现 10
4 系统详细设计 10
4.1 系统架构设计 10
4.2 系统流程分析 11
4.3 按功能模块分类 12
4.4 按角色功能分类 16
5 数据库系统设计 17
5.1 概念结构设计 17
5.2 数据库物理设计 21
6 系统实现 24
6.1 登录模块 24
6.2 信息管理模块 26
6.3 公告栏模块 29
6.4 课程管理模块 31
6.5 注册模块 32
6.6 在线选课模块 34
6.7 教师评价模块 36
6.8 个人设置模块 38
6.9 系统设置模块 39
7 系统测试 4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7.1 单元测试 40
7.2 集成测试 43
7.3 确认测试 44
7.4 测试总结 45
结论 46
致谢 47
参考文献 48
引言
1.1 课题背景
古月教育中心成立于2017年,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盐河镇,处于郊区位置,因此古月教育中心的业务主要是致力于盐河镇附近中小学生的课后辅导。古月教育中心管理员始终坚持高教育高水准的原则,实行一对一强化教育和一对多基础教育,其中牵涉较多数据,综合处理较为困难,尤其截至目前古月教育中心的管理方式仍然是手工模式,存在效率低下、易出错的问题,管理时间间隔过久也会导致信息查找、更新的问题。为解决古月教育中心在管理方面出现的上述问题,开发古月教育中心基于优先级算法的排课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力工作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能确保古月教育中心的工作合理高效的进行,同时更加方便管理员对古月教育中心的管理规划以及学生家长对古月教育中心的了解。排课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课程合理化安排[1],首先要获取古月教育中心所有教师、职工、基础设施、教室、课程等的数据信息,再采集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荐适合的课程,从而能够更为高效地配置所有教学资源,使古月教育中心的教学工作能够非常科学高效的进行。
一些教育机构很早之前便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排课问题,但是可以投入实际生活应用的排课系统确是少之又少。原因有很多,其中算法的选择是最难以攻克的一个问题[2]。排课可用的算法很多,例如穷举法、遗传算法[3]、多策略数学算法、离散型萤火虫算法[4]、贪心算法[5]、优先级算法等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实验并完善优先级算法在古月教育中心的个性化排课系统中的应用,该算法大大降低了排课的算法复杂性,能够更快地得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排课结果[6]。优先级算法也经常被用来解决其它多约束、大规模的时间问题。同时设计并初步编码完成一款个性化排课系统,应用于古月教育中心的教学管理,从而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从多方面详细分析了古月教育中心基于优先级算法的个性化排课系统,包括国内外研究综述、系统需求分析、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数据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测试等等。
国内外研究综述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了解古月教育中心基于优先级算法的个性化排课系统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系统投入实际使用具有很高的发展价值。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排课管理系统研究和发展较为领先,其中发达国家对教育一直是高度重视,他们有自己的研究渠道,拥有自己的大规模且稳定的技术来为自己的教育提供服务技术方面的支持。对于国外的教学管理系统,研究人员早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最早第一批投入实际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提出由计算机介入服务[7],构建一个较为成熟的提供学生在线选课的管理系统。而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70%的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选课的服务,各个国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都趋于稳定。
这种信息管理模式一般都是以数据信息集中统一管理的中央数据库为模型,而软件开发的系统架构大多数都是C/S或者B/S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整个学校的数据集中至数据库集中处理,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有很大的助益。目前国外的教育现状大多数呈现这种状态,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阶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教育的多样化、产业化的发展,我国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在传统校园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手段形成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将各种教育资源集中到一个虚拟空间[8],搭建一个数据共享平台,方便学生和管理员的使用,安全且高效。
目 录
1 引言 1
1.1 课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系统需求分析 2
2.1 系统需求 3
2.2 开发工具及主要技术 4
2.3 UML建模 6
3 系统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9
3.1 应用整体架构设计 9
3.2 系统信息安全 9
3.3 排课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9
3.4 提高网页运行速度 10
3.5 统计图的实现 10
4 系统详细设计 10
4.1 系统架构设计 10
4.2 系统流程分析 11
4.3 按功能模块分类 12
4.4 按角色功能分类 16
5 数据库系统设计 17
5.1 概念结构设计 17
5.2 数据库物理设计 21
6 系统实现 24
6.1 登录模块 24
6.2 信息管理模块 26
6.3 公告栏模块 29
6.4 课程管理模块 31
6.5 注册模块 32
6.6 在线选课模块 34
6.7 教师评价模块 36
6.8 个人设置模块 38
6.9 系统设置模块 39
7 系统测试 4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7.1 单元测试 40
7.2 集成测试 43
7.3 确认测试 44
7.4 测试总结 45
结论 46
致谢 47
参考文献 48
引言
1.1 课题背景
古月教育中心成立于2017年,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盐河镇,处于郊区位置,因此古月教育中心的业务主要是致力于盐河镇附近中小学生的课后辅导。古月教育中心管理员始终坚持高教育高水准的原则,实行一对一强化教育和一对多基础教育,其中牵涉较多数据,综合处理较为困难,尤其截至目前古月教育中心的管理方式仍然是手工模式,存在效率低下、易出错的问题,管理时间间隔过久也会导致信息查找、更新的问题。为解决古月教育中心在管理方面出现的上述问题,开发古月教育中心基于优先级算法的排课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力工作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能确保古月教育中心的工作合理高效的进行,同时更加方便管理员对古月教育中心的管理规划以及学生家长对古月教育中心的了解。排课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课程合理化安排[1],首先要获取古月教育中心所有教师、职工、基础设施、教室、课程等的数据信息,再采集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荐适合的课程,从而能够更为高效地配置所有教学资源,使古月教育中心的教学工作能够非常科学高效的进行。
一些教育机构很早之前便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排课问题,但是可以投入实际生活应用的排课系统确是少之又少。原因有很多,其中算法的选择是最难以攻克的一个问题[2]。排课可用的算法很多,例如穷举法、遗传算法[3]、多策略数学算法、离散型萤火虫算法[4]、贪心算法[5]、优先级算法等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实验并完善优先级算法在古月教育中心的个性化排课系统中的应用,该算法大大降低了排课的算法复杂性,能够更快地得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排课结果[6]。优先级算法也经常被用来解决其它多约束、大规模的时间问题。同时设计并初步编码完成一款个性化排课系统,应用于古月教育中心的教学管理,从而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从多方面详细分析了古月教育中心基于优先级算法的个性化排课系统,包括国内外研究综述、系统需求分析、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数据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测试等等。
国内外研究综述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了解古月教育中心基于优先级算法的个性化排课系统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系统投入实际使用具有很高的发展价值。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排课管理系统研究和发展较为领先,其中发达国家对教育一直是高度重视,他们有自己的研究渠道,拥有自己的大规模且稳定的技术来为自己的教育提供服务技术方面的支持。对于国外的教学管理系统,研究人员早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最早第一批投入实际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提出由计算机介入服务[7],构建一个较为成熟的提供学生在线选课的管理系统。而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70%的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选课的服务,各个国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都趋于稳定。
这种信息管理模式一般都是以数据信息集中统一管理的中央数据库为模型,而软件开发的系统架构大多数都是C/S或者B/S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整个学校的数据集中至数据库集中处理,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有很大的助益。目前国外的教育现状大多数呈现这种状态,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阶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教育的多样化、产业化的发展,我国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在传统校园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手段形成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将各种教育资源集中到一个虚拟空间[8],搭建一个数据共享平台,方便学生和管理员的使用,安全且高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