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尺度下铁电聚合物p(vdftrfe)极化畴的形态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穿戴设备需求的迅速增长,研究者们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柔性电子设备,用以应对传统半导体设备不可弯曲、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是典型的高分子铁电体,利用其优异的铁电性能,已有大量研究开展了关于以P(VDF-TrFE)为核心的柔性存储器、传感器及制动器的设计与制备。对于柔性铁电存储器件,为了解决存储密度提升的问题,需要对小尺度下铁电畴的极化行为进行研究。本论文针对60纳米厚度左右的P(VDF-TrFE)薄膜,从面内极化尺寸和极化加载时间两个方面,系统研究空气环境下P(VDF-TrFE)铁电畴的形态情况,本毕业论文中的实验主要研究了以下两点(1) 随着极化尺寸的减小,极化区域难以持续保持成预设形状,而与极化畴的本身的信息越来越相关。(2) 随着极化电压加载时长的增加,极化畴的区域持续增大,但正电压极化畴相比负电压极化畴明显尺寸偏大,并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达到饱和。这些研究有助于加深对P(VDF-TrFE)铁电性能和存储机理的认识,为铁电存储器件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160352)的资助。摘 要 i
目 录
Abstract ii
引 言 1
一、铁电体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进展 2
(一)存储器介绍 2
(二)铁电体简介 2
1. 铁电材料与的属性 2
2. 铁电体特征曲线 3
二、聚合物铁电体概述 4
(一)聚合物铁电体材料 4
(二)聚合物铁电体P(VDFTrFE)结构与性质 5
(三)聚合物铁电体P(VDFTrFE)在存储器中的应用 5
1. 纳米结构铁电电容存储器 5
2. 铁电整流二极管 6
3.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7
三、铁电聚合物P(VDFTrFE)制备与测试 9
(一)铁电聚合物P(VDFTrFE)薄膜样品的制备 9
(二)铁电聚合物P(VDFTrFE)测试方法简介 9
1.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方式介绍 9
2. 压电响应力测试介绍 11
四、P(VDFTrFE)局域极化实验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果与讨论 15
(一)P(VDFTrFE)薄膜压电响应特征 15
(二)极化尺寸与反转电畴的关系 15
(三)极化时间与反转电畴的关系 17
五、总结与展望 19
论文发表情况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引 言
铁电存储器具有稳定的非易失性信息保持、有效的读写过程和高的极化反转率等优点,在未来的信息存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针对柔性和耐磨性的柔性电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促使聚合物铁电存储器成为未来信息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P(VDFTrFE)为核心元件的存储器研究已成为存储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从研究领域来看,近年来研究者们集中对三种主要类型的P(VDFTrFE)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了研究,包括纳米结构的铁电电容存储器、铁电整流二极管和铁电场效应晶体管。其中铁电电容存储器是实现高存储密度器件的最简单方法,其存储密度可达到近80 Gbit/英寸。然而,数据读取过程是一个破坏性的存储过程,其中P(VDFTrFE)在连续或间歇电场下容易疲劳。目前,全有机非破坏性铁电存储器已成为这些研究工作的热点,但在进一步提高存储密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P(VDFTrFE)结构单元在尺寸进一步减小时能否起到存储作用尚不清楚。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首先,随着横向尺寸的进一步减小,P(VDFTrFE)的铁电性能如何变化;其次,P(VDFTrFE)纳米结构对周围半导体的载流子调制效应如何。考虑到这些问题,需要对纳米结构P(VDFTrFE)的极化反转行为和载流子调制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P(VDFTrFE)铁电性能和储存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为未来可穿戴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借鉴。
本文主要从P(VDFTrFE)的极化畴在微纳尺度随尺寸和极化时间的变化入手,分析在一定情况下铁电畴的功能性是否完好,为存储器的存储单元设计提供参考。
一、铁电体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进展
(一)存储器介绍
本世纪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信息存储的大容量、高存储密度、快速、非易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存储器按照读写功能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读写存储器等。对于随机读写存储器,根据其信息的保持稳定性,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和非易失性存储两类。其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绝大多数高速随机读写存储器都是易失性的,即当供电发生中断后,其中存储的数据会消失。相比而言,非易失存储因为在断电后仍然能够把信息留存下来,具有更好的数据保护性,因而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有许多关于高性能非易失存储的相关研究正在开展中。
(二)铁电体简介
虽然铁电材料是一类通用材料,但铁电材料的探测时间跨度相对较短,这是从1920年瓦拉斯克对罗谢尔盐磁滞现象的研究开始的[1]。早期的铁电研究都集中在无机材料上。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铁电材料由于其优异的介电、压电、热释电和铁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感、光学检测、信息存储等领域[23]。
1. 铁电材料与的属性
/
图11 材料电学属性示意图
在铁电材料的这些特性中,铁电是最为特殊的一种,它表现出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反复反向的双稳极化。因此,信息的写入和读取具有铁电极化反转的特点,为高性能非易失性存储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由于稳定的极化状态需要很强的热力学稳定性,目前发现的所有铁电材料都具有晶体结构。
2. 铁电体特征曲线
铁电体的特征图线,被称为电滞回线,大致曲线形状如图12所示。假设一个铁电体本身不具有极化,也未加载外加电场,那么它的状态在O点处,随着外界电场的加载,其极化与外电场的关系如OAC的过程;当外电场开始减小时,电场与极化的曲线与之前相比并不重合,而是保留了一部分极化,即使电场降低到零也仍然有极化存在;当电场向相反的方向加载时,极化并没有立即发生反向,而是当电场到达EH时,才开始发生极化反转,这里的被称为EH矫顽电场;当电场重新向正方向增大时,同样的滞后情况依然出现。这样,整个电场和极化的关系呈现出一个有窗口的闭合曲线状态。
/
目 录
Abstract ii
引 言 1
一、铁电体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进展 2
(一)存储器介绍 2
(二)铁电体简介 2
1. 铁电材料与的属性 2
2. 铁电体特征曲线 3
二、聚合物铁电体概述 4
(一)聚合物铁电体材料 4
(二)聚合物铁电体P(VDFTrFE)结构与性质 5
(三)聚合物铁电体P(VDFTrFE)在存储器中的应用 5
1. 纳米结构铁电电容存储器 5
2. 铁电整流二极管 6
3.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7
三、铁电聚合物P(VDFTrFE)制备与测试 9
(一)铁电聚合物P(VDFTrFE)薄膜样品的制备 9
(二)铁电聚合物P(VDFTrFE)测试方法简介 9
1.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方式介绍 9
2. 压电响应力测试介绍 11
四、P(VDFTrFE)局域极化实验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果与讨论 15
(一)P(VDFTrFE)薄膜压电响应特征 15
(二)极化尺寸与反转电畴的关系 15
(三)极化时间与反转电畴的关系 17
五、总结与展望 19
论文发表情况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引 言
铁电存储器具有稳定的非易失性信息保持、有效的读写过程和高的极化反转率等优点,在未来的信息存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针对柔性和耐磨性的柔性电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促使聚合物铁电存储器成为未来信息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P(VDFTrFE)为核心元件的存储器研究已成为存储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从研究领域来看,近年来研究者们集中对三种主要类型的P(VDFTrFE)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了研究,包括纳米结构的铁电电容存储器、铁电整流二极管和铁电场效应晶体管。其中铁电电容存储器是实现高存储密度器件的最简单方法,其存储密度可达到近80 Gbit/英寸。然而,数据读取过程是一个破坏性的存储过程,其中P(VDFTrFE)在连续或间歇电场下容易疲劳。目前,全有机非破坏性铁电存储器已成为这些研究工作的热点,但在进一步提高存储密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P(VDFTrFE)结构单元在尺寸进一步减小时能否起到存储作用尚不清楚。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首先,随着横向尺寸的进一步减小,P(VDFTrFE)的铁电性能如何变化;其次,P(VDFTrFE)纳米结构对周围半导体的载流子调制效应如何。考虑到这些问题,需要对纳米结构P(VDFTrFE)的极化反转行为和载流子调制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P(VDFTrFE)铁电性能和储存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为未来可穿戴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借鉴。
本文主要从P(VDFTrFE)的极化畴在微纳尺度随尺寸和极化时间的变化入手,分析在一定情况下铁电畴的功能性是否完好,为存储器的存储单元设计提供参考。
一、铁电体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进展
(一)存储器介绍
本世纪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信息存储的大容量、高存储密度、快速、非易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存储器按照读写功能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读写存储器等。对于随机读写存储器,根据其信息的保持稳定性,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和非易失性存储两类。其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绝大多数高速随机读写存储器都是易失性的,即当供电发生中断后,其中存储的数据会消失。相比而言,非易失存储因为在断电后仍然能够把信息留存下来,具有更好的数据保护性,因而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有许多关于高性能非易失存储的相关研究正在开展中。
(二)铁电体简介
虽然铁电材料是一类通用材料,但铁电材料的探测时间跨度相对较短,这是从1920年瓦拉斯克对罗谢尔盐磁滞现象的研究开始的[1]。早期的铁电研究都集中在无机材料上。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铁电材料由于其优异的介电、压电、热释电和铁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感、光学检测、信息存储等领域[23]。
1. 铁电材料与的属性
/
图11 材料电学属性示意图
在铁电材料的这些特性中,铁电是最为特殊的一种,它表现出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反复反向的双稳极化。因此,信息的写入和读取具有铁电极化反转的特点,为高性能非易失性存储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由于稳定的极化状态需要很强的热力学稳定性,目前发现的所有铁电材料都具有晶体结构。
2. 铁电体特征曲线
铁电体的特征图线,被称为电滞回线,大致曲线形状如图12所示。假设一个铁电体本身不具有极化,也未加载外加电场,那么它的状态在O点处,随着外界电场的加载,其极化与外电场的关系如OAC的过程;当外电场开始减小时,电场与极化的曲线与之前相比并不重合,而是保留了一部分极化,即使电场降低到零也仍然有极化存在;当电场向相反的方向加载时,极化并没有立即发生反向,而是当电场到达EH时,才开始发生极化反转,这里的被称为EH矫顽电场;当电场重新向正方向增大时,同样的滞后情况依然出现。这样,整个电场和极化的关系呈现出一个有窗口的闭合曲线状态。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