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碱基太赫兹光谱研究【字数:6946】

摘 要太赫兹波是指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频段的电磁波,是电磁波段中由电子学向光子学过渡的特殊区域,也是宏观经典理论向微观量子理论的过渡区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仪(有效频率范围0.5-2.5THz)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有效频率范围1-9THz),分别测试构成DNA的四种碱基样品的振动光谱,找出所有特征峰的位置,并与已发表文献作比较。利用Gaussian 09软件,模拟分子环境,对DNA碱基晶体分子进行结构优化后计算其频率特性。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实验结果中的特征峰位置进行辨认,找出每种碱基的特征峰,为日后研究DNA分子结构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太赫兹光谱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
1.3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实验准备与测试 3
2.1实验准备 3
2.2测试结果 3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5
3.1理论与计算 5
3.2实验结果 5
3.2.1DNA核碱基的晶体结构 6
3.2.2振动谱和正规模 7
3.3实验总结 13
第四章 展望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太赫兹波(Terahertz wave,THz)是指频率介于 0.110THz 之间的电磁辐射,处于电子学到光子学的过渡区域。作为光谱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太赫兹技术为生物学、物理学、化 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在林业科学相关研究、食品质量安全、医学检测及诊断、爆炸物检测、太赫兹通信、有机生物分子探测、天文遥感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可同时测量电场的相位和幅度,经过傅里叶变换,样本材料在该波段的吸收系数、折射率以及复介电常数等参数都可以获得。太赫兹电磁波谱与有机物及生物分子(如 DNA、RNA、蛋白质等)的转动和振动能量对应,是研究生物分子和有机物方面非常有效的工具。太赫兹辐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光子能量非常低,在进行生物检测时不会造成生物电离;同时太赫兹波属于远红外和毫米波范畴,具有低散射的特点。以上优点使太赫兹做生物检测时具有天然的优势。
太赫兹波不仅在有机生物分子检测方面具有优势,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在林业科学相关研究,食品质量安全,医学检测及诊断,爆炸物检测,太赫兹通信,天体物理学研究,大气监测,太赫兹雷达,天文遥感和深空探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2太赫兹光谱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基因(孟德尔因子),指携带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生物学特性的基本遗传单位。目前,基因检测方法主要有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液体生物芯片和微流量控制技术。尽管如此,上述方法要求高、成本高、耗时长,因此必须寻找一种相对便宜、速度快、无损的遗传检测方法。
太赫兹(THz)辐射位于微波和红外区域之间,频率范围约为0.110太赫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满足上述所有要求。近年来,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在化学检测、材料鉴定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太赫兹光谱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静电、氢键和VDW力)极其敏感,许多晶体晶格的低频振动模式(骨架振动等)都位于太赫兹波段。更重要的是,太赫兹辐射具有低能量的特点,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太赫兹辐射不会对基因组造成损害[3]。因此,作为一种新的光谱技术,THzTDS可用于DNA的鉴定[4]。
随着THzTDS的出现,DNA和DNA核碱基晶体在实验和理论上都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比较了鲱鱼和鲑鱼DNA样本在1025 cm1(0.30.75 THz)频率下的传播情况,Woolard[4]等人发现许多常见的声子模式和识别模式的数目都在1025 cm1之间。不过,DNA的峰值与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Fischer[5]等人用大约密度函数法计算细胞色素四元体,并实现了4个低频率IR活性模式,这主要是由氢键引起的分子间振动(平面和平面振动)引起的。杰普森[6]等人还利用传统的平面波方法预测了胸腺嘧啶晶体在THz波段的振动模式。闫[7]等人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两种DNA碱基晶体(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在太赫兹波段的振动光谱,得到了3.5THz以下各振动峰对应的振动模式(分子间振动)。西泽[8]等人利用GapTHz波发生器测量了0.45.8THz范围内的DNA和RNA组分的光谱,在较大的光谱区域内发现不同的特征光谱图。
虽然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得到THz 带上所有的DNA峰,但由于THz谱图相似,且峰的重叠位置较多,因此寻找能用于DNA鉴定的特征峰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4,9]。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分析THz带中DNA的光谱特征,理论上必须深入研究其基本结构单元的THz光谱特征,即四种含氮核苷碱: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或鸟嘌呤(G),以及一种称为脱氧核糖和磷酸基的单糖。
1.3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了四种DNA碱基的太赫兹光谱特征。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THzTD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0.5~9THz范围内的太赫兹光谱,基于PBCGEBF方法计算了分离单体及其相应的分子晶体的光谱。对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在THz波段和法向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晶格模式的起源和性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对构成DNA的四种碱基晶体进行研究,获得它们的振动光谱,找出他们的特征峰位置,并对光谱进行深度解析。测试构成DNA的四种碱基样品的振动光谱,找出所有特征峰的位置。对DNA碱基晶体分子进行结构优化后计算其频率特性,找出特征峰的位置,并对所有特征峰进行指认,找出其所对应的振动模式。
第二章 实验准备与测试
2.1实验准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6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