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鱼花共生系统


目录
摘 要 2
一、绪论 5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5
(二)景观鱼花的发展的历程 6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 6
二、过滤系统和水循环系统 7
(一)过滤系统 7
(1)杀菌除藻 7
(2)物理过滤 7
(3)生化过滤 7
(二)水循环系统 8
(1)有音与无音水泵对比 8
(2)气泵 8
三、智能处理硬件系统 10
(一)智能处理系统原理介绍 10
(二)智能处理系统架构 10
(三)智能处理功能模块介绍 11
(1)单片机及周边电路介绍 11
(2)无线通信模块 12
(3)数码管显示模块 12
(4)电源模块 13
四、智能处理软件设计 13
五、 总 结 15
参 考 文 献 16
致 谢 17
附录1 原理图 18
附录2 PCB 20
附录3 部分程序 21
摘 要
本论文研究的景观鱼花共生系统是一种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空间获得最大的利润的系统。景观鱼花共生系统有过滤系统、水循环系统、智能处理系统三部分构成。过滤系统分为杀菌除藻、物理过滤、生化过滤。采用从上到下、层层过滤的体系。给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水环境,物理过滤可去除不溶水的物质,例如泥沙、水草、树叶等;化学过滤可去除有害物质和离子;生物过滤能除臭和利用有害物质转化出有利于生物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水循环系统用无音水泵经行抽水,既可以给花浇水也可以达到过滤的效果,气泵提高氧在水中的溶解量。智能处理系统主要是以STC12C5620AD单片机(有A/D转换)SOP32为控制模块,三位半数码管作为主要的显示模块,无线模块采用WLAN,因为手机、平板都可以作为无线通信WLAN的移动终端,而且还有无线接入点。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TC12C5620AD单片机里的A/D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给单片机进行处理。一边传给显示模块显示,另一边传给控制设备模块,进行智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的处理。现如今智能大棚的鱼菜共生是非常火的话题,有可能的话可以把景观鱼花共生系统放大化应用于农业,使农业走向智能化发展。
引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经济越来越好,而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变的很少。许多人把他们的感情寄托与花草、鱼、猫、狗身上,而且人们对审美水平的不断的提高。新的景观鱼花共生系统就由此而生,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传统的景观有许多的弊端,例如水质不干净导致鱼莫名其妙死掉,花缺少一些营养物质使它们发育不良,出现黄叶、死掉等等一系列问题。而景观鱼花共生系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这种现象。并且有许多优点:它能利用最小的空间和最小资源供自身的发展,鱼儿在花的下面,满足鱼的活动空间而且它不但使鱼儿产生的粪便不会污染水的环境,还可以废物利用供给上面养花成为花的养料;水中氧气不足还可以及时的给鱼儿打氧。而这一切并不是人工完成的都是通过智能处理实现。相比于传统的养殖方法,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它本身就有水的净化功能减少了水资源的流失,即满足花的正常生长也不影响鱼环境。它能给你一种轻松的心情、陶冶你的情操、清新家庭的环境等等。它还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未来会不断的完善它的功能与用途。随着大家对环境的重视,景观鱼花共生系统会有一个很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商机。一旦技术成熟,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研究成果放大,应用于养殖业和农业等等。同时很大程度的减少了传统农业对土地的要求。
景观鱼花共生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缺氧。在水循环系统既能给花浇水又能做到水的净化;同时利用气泵尽可能的提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以免氧气不足导致鱼在水中憋死。水循环用的是无音水泵给你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2.它能消除水中的不溶于水的杂质,也可以去掉溶于水的离子。即使有一些物质不能通过前两步进行解决,生化过滤将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生化过滤还可以将某些有害物质转换成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环境的作用,这些无害物质可以作为鱼和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无论是水循环系统、过滤系统还是控制水中的氧的含量花所需要的营养离子都是通过智能处理系统来控制,精准的实现指哪打哪的效果。景观作为室内的装饰自然就不用人过多的干预其中,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虽然目前的景观鱼花共生系统还没有应用于很多领域,但是笔者认为,在不久的未来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景观鱼花共生系统可能达到美观、干净、智能化等。将来会有更多的科技和知识的融入使它变得更加的人性化。
(二)景观鱼花的发展的历程
景观的发展已有很长的时间,只不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没有发现而已。它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王朝时代,那时候的景观只有王侯将相家中才有,因为平常百姓家为吃饱而发愁,所以景观发展的速度是非常慢而且有单调性、独立性。直到近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不断提高,抛弃了一些旧的思想接受了新的观念和想法。景观的普遍化使它有了新的生命,无论你是在家中、公司、马路还是任何地方都可以随处可见。但是尽管人们开始重视,也没有根本上解决景观的单调性和单独性。如果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把物联网的技术融入其中利用智能化来精确的控制,最大程度的解决资源。在以后的人类发展,人们对空间和资源的依靠将越来越大。
虽然国际上对景观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无论科技的发展和设计理念都比较先进。但是国内,对于景观的研究只是最近几十年,其设计理念还是有点差距,随着物联网的技术的兴起,在这方面我们的技术已经于国际同步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于世界。例如温家宝同志提出的“建造智能中国”。
在国内,虽然几乎没有人致力于鱼花共生系统但是有很多研究机构都在这个领域不断的奋斗,例如:在农业比较火的鱼菜共生系统、农业与旅游业的共生关系、浙江的青鱼与水稻共生。它们是如此的相似,但是还是有点不同主要在于景观鱼花共生系统追求的是美观、智能化、最大利益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12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