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exa8的智能仓储的实现(附件)

在仓库的人工管理阶段,对于数据的登记会有大量冗余,数据性不一致等问题,并且对仓库的环境不能做到十足的把控,因此仓库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大,但效率很低,因此对于智能仓库管理系统有了迫切的需要。本文设计出一个基于Cortex-A8的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实现对货物入库和出库的登记,对仓库环境的监测。其原理为以Cortex-A8板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将Cortex-M0采集到的信息(如温湿度、光照、LED、风扇等)通过ZigBee端口传输到数据存储中心(Cortex-A8板)中进行数据处理并反馈给服务器,同时在本地使用HTML语言创建用户界面作为服务器将用户的请求发送给数据存储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实现用户查看仓库各种信息和对仓库各硬件的控制。关键词 仓库管理,数据处理、环境监测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发展现状 2
2 设计方案 3
2.1 数据采集端选择 3
2.2 传输技术选择 3
2.3通信结构体 4
3 数据处理端(A8)总体设计 5
3.1 多线程 5
3.2 数据库模块 7
3.3共享内存 9
3.4 数据接收模块 10
3.5 数据处理模块 11
3.6 处理客户请求模块 12
3.7 各硬件模块处理进程 13
4 PC端总体设计 14
4.1HTML 16
4.2CGI 17
5 数据采集端(M0)总体设计 18
5.1功能 18
5.2.ADC模块 19
5.3 Speaker模块 20
5.4 ACC传感器模块 21
5.5 ZigBee模块 23
结束语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件1 27
1 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很多新兴事物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近几年,随着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物流的仓库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智能仓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它以其低成本,高精度,实时性,准确性迅速占领了市场。将仓库与互联网挂钩,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实时监控仓库将是本课题的目标。
1.1 课题背景
关于数据的记录问题,远古时期使用打绳结计数,到后来创造出甲骨文,再到使用竹简记录,再到后来使用纸章记录,到如今,数以百万计的数据以字节的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中,通过计算机严密的逻辑确保数据的准确,并且能从浩瀚的数据海中快速查找需求的信息。这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带给人类的便利,而这恰巧是仓库这种需要大量存储物品信息,并能准确查找所需物品的地方所需要的。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的探究,使用一个智能的仓库管理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消耗、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对仓库产品流向的长时间研究和归纳,可以提前规划好产品的生产数量、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产品运往何方,这不仅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和风险,也能从另一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通过在仓库周围添加各种传感器,提高仓库的安全性,并保障某些特殊产品的有效期,比如为水果存储的仓库安排合适的湿度和温度,提高水果的保质期和新鲜度,这是单纯的人工管理远远不能比的。
在人工管理仓库的阶段,数据存在大量冗余,数据几率可能不一致等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对某些久远的数据不易查到,也不好做各种数据的对比。而对智能仓库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计算机存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并且数据的准确度很高,通过算法规划好的数据,用户可以很快看完,并能实现自动归纳,并能使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变得简单。仓库管理系统是每个企业都会使用的一套系统,它可能有很对其他的形式,比如员工管理,财务管理,资料管理,其实这些对于计算机而言没有什么不同,关键在于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结构去创建这个仓库,使得计算机对其数据的存储更加有效,使仓库的管理者能更快的找到产品的风向。仓库管理系统其实很普通,由于其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它也很常见,但它确实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1.2 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在理论方面已经有人涉及研究:如湖南商学院周鲜成等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研》在理论研究方面,针对目前我国仓储管理存在产品入库出库信息识别困难,仓储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将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相结合,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对产品信息进行记录,并发送到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查看产品的信息,实现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系统。但是其未能有实际的软件系统的开发;黄志雨等在研究物联网和基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的电子产品代码 EPC Global物联网结构体系基础上, 对于目前现有仓库管理系统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提出将物联网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有效结合, 并运用到仓储管理中, 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刘明忠《仓储系统设计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阐述了确定仓储位置的各种因素,包括系统选址的概念、意义、目标与原则、考虑因素及程序。根据这些因素,归纳并总结出了仓储系统选址决策的若干数学模型;王 芹论述了物联网和智能仓库管理系统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了问题出现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大大提高了仓库管理系统的发展;李 强等论述了一种智能仓储系统实现的设计模型,重点介绍了创造这种模型时遇到的各种难点,并找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杨元军对铁路和货车等的轴承存储的智能化立体仓库进行了探讨;王芹研究了西门子很多系列 的PLC在智能仓储系统中的应用,找到其共同点,所以重点解析了PLC和PC主机的触摸屏变频器之间的通讯协议[1]。杨永生针对仓储系统的中间件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开发,为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大突破;孔继利在对仓储系统设计的实验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在实验教学中设计仓储系统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同时研究仓储系统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和组织框架;路振铎阐述了仓储管理系统目前的前锦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仓储管理图表分析方法,提出发货和运输途径应该有哪些准则,通过对物流时间、空间等信息的实验,寻找智能仓储中存在的隐患,探讨消除隐患的方法来提高仓储系统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通;李聪研究了宝钢铁路库的调度问题,分析相关业务流程,建立其调度问题数学模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11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