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相互作用对自旋链系统纠缠的影响

摘 要对有DM相互作用的海森堡链的最邻近纠缠动力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最近邻相互作用可以从最初的反铁磁(AF)状态下动态的产生,并且DM相互作用将加强伴随数的震荡幅度。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在初始状态一下生成的最近邻纠缠C的最大值将首先随着链的长度的增加而减少,然后随着N的增加而震荡,并趋于平稳。在初始状态二下,C的最大值不会随着N的增加而出现震荡现象而是保持在一定的值。震荡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随着N的增大而变得稳定,N越大奇数自旋链的C比偶数自旋链小。DM相互作用对C的影响随着链的长度

Fe掺杂TaTe2系列单晶的制备和物性研究

摘 要本课题主要利用化学气相输运法(CVT)合成Ta1-xFexTe2单晶材料,研究Fe的掺杂对TaTe2体系结构和电磁输运性质的影响。扫描电镜测量显示成功合成了Ta0.85Fe0.15Te2、Ta0.83Fe0.17Te2和Ta0.8Fe0.2Te2三个单晶样品。通过X衍射测量表明,改三个样品都具有与TaTe2类似的结构,空间群为C2/m。四探针法测量了样品的电阻率,发现电阻随着温度的减小呈现金属行为。但随着Fe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电阻率变小,金属性增强。磁性测量表明当Fe含量增加,系统

三体相互作用对自旋链系统中纠缠的影响

摘 要我们研究三体相互作用对自旋链中纠缠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如果是从初始态为直积态出发的一维伊辛自旋链,三体相互作用对远程自旋链之间的纠缠影响比较大反而对最近邻自旋之

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Li2Ru0.333Co0.333TM0.333O3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 要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新型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Ru0.333Co0.333TM0.333O3 (TM = Mn, Ni, Fe)。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Li2Ru0.333Co0.333TM0.333O3的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Li2Ru0.333Co0.333Ni0.333O3和Li2Ru0.333Co0.333Fe0.333O3为六方层状结构,空间群为R-3M,而Li2Ru0.333Co0.333Mn0.333O3保持了单斜结构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成长探究

摘要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发展,广大教育者也越来越关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众多教育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出许多有宝贵的经验,对教师专业发

中学物理问题解决的心理模式研究

摘 要物理问题解决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比如国际象棋、汉诺塔问题上,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然而,把这些心理学理论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似乎还没有公认的好成果。而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始终是物理课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本文的意图就是将问题解决的心理学理论应用到物理教学之中,做一些初步的探索。本篇论文首先论述了,中学物理问题解决的心理模式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提出了心理模式的定义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心理模式,这些模式包括“生成—检验法”、

二茂铁分子结的自旋运输特性

摘 要 自旋电子元件可能取代传统硅基微电子元件,其成为了下一代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的基础。二茂铁分子是由2个平行的环戊二烯中间夹有一个铁原子组成。最近实验上,已经成功制备出二茂铁分子链,其表现出半金属特性,其自旋输运特性也表现出丰富的特征。基于密度泛函和非平衡态格林函数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二茂铁分子结的自旋运输特性,其研究结果表明二茂铁分子随着偏压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半金属性,且下自旋电流几乎为零。

光子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光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大量的光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激光,在医疗,军事,工业,商业,信息,科研等领域都有所应用,因此对于光子系统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光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是针对粒子数守恒与不守恒两种情况下的光子系统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从而研究这两种情况下的光子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内能,热容,熵,自由能,吉布斯函数,哈密顿量等),并推导出相关的物理量。光子气体遵循玻色分布,通过数学方法找到其巨配分函数,从而通过巨

双层钙钛矿(La1xGdx)1.4Ca1.6Mn2O7的低场磁热效应院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采用固相反应的方法制备了系列(La1-xGdx)1.4Ca1.6Mn2O7(x=0-0.1)多晶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确定了样品的双层钙钛矿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样品的晶粒大小,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磁性、相变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d的加入并不会改变材料的Sr3Ti2O7型四方结构。随Gd含量的增加,居里温度逐渐下降,当x从0增加到0.1时,居里温度从259K降到192K。采用Maxell关系计算了材料在1T磁场下的磁熵变,发现Gd的加入使材料的磁熵变峰值位置向低温方向移动,同时保持了较大的

复合垒铁电隧道结中的界面效应

摘要复合垒铁电隧道结之间被击穿的偶极子的界面的研究是在量子隧道理论的框架之内。不同于在之前的研究中来自势垒和电极之间不利的界面效应,一般情况下,复合电介质SrTiO3和铁电BaTiO3势垒之间的接触面的存在总是会增强复合垒铁电隧道结的隧穿电致电阻效应。本文中,接触面拥有更低的介电常数和更强的指向铁电势垒的极化强度,有助于隧穿电致电阻效应的增强。根据我们的模拟实验,高效的复合垒铁电隧道结的界面控制可以被实现。

复合垒铁电隧道结的电致电阻效应

摘 要隧道电致电阻效应是铁电隧道结中由铁电层极化反转而引起的电阻的变化。本文,我们研究了一个具有复合垒的铁电隧道结,复合垒由功能铁电薄膜和非极性电介质薄层组成,表明其具有增强隧道电致电阻效应的能力。由于极化反转会使静电势能分布发生改变,非极性电介质势垒就可作为一个能将势垒高度从低值改变到高值的开关。隧道电致电阻的预测值很大,并且表明铁电隧道结电阻能在铁电的矫顽电场下达到几个数量级的变化。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