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数字出版平台(附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出版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相应的法律条文的空缺以及相关技术的不完善,当前数字出版行业较为混乱,对于版权购买方以及出售方都存在着很大的不便。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公开透明性使得每一笔版权交易都被大众所监管,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性又保证了信息的防篡改防伪造的安全性,方便了版权交易的进行。因此本文主要运用了区块链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坊智能网络的数字出版平台。本平台在使用Node.js作为前端框架,使用以太坊私有链作为底层支撑的同时,使用SM3加密算法来保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并且提供了基于simHash算法的盗版检测技术,确保认证的数字版权作品不存在抄袭盗版嫌疑。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选题背景 2
1.1 问题的提出 2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2
1.2.1 国外研究状况 2
1.2.2 国内研究状况 2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4
2 开发平台及应用技术 4
2.1 区块链技术简介 4
2.2 以太坊 5
2.2.1 智能合约 5
2.2.2 以太坊虚拟机 6
2.3 IPFS 星际文件系统 6
2.4 SM3密码杂凑算法 6
3 系统原理 7
3.1 区块链网络 7
3.2 版权智能合约 7
3.3 WEB3.JS 8
3.4 盗版检测 9
3.4.1 simHash算法 9
3.4.2 算法解析 9
4 系统设计 10
4.1 用户管理 11
4.1.1 用户注册 11
4.1.2 用户登录 13
4.1.3 用户信息编辑 15
4.2 版权登记 16
4.3 版权交易 19
5 总结与展望 23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3
基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区块链的数字出版平台
引言
引言
选题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当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字版权产品日益丰富、层出不穷、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凭借其广阔的传播渠道、多样的互动渠道、丰富的展示内容等等特性激增了社会文化的创造力以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许多极富创造性的智慧成果,另一方面,我国当前较为混乱、缺乏合理规范的数字版权作品市场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处于当前这个数字化时代,一切问题都变得尤为突出和尖锐。首先, 我国数字出版物版权登记环节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与不便:一是目前我国的数字版权登记需官方权威机构进行授权登记,流程复杂,环节冗长, 登记版权前的作品取证方式以及递交证明原始材料所耗费的成本较高,递交结束后官方进行审核周期较长,等待时间漫长导致登记效率低下;二是当前的运营规模对于多如牛毛的庞大的作品数量来说远远不够,难以维持。同时,受避风港原则的漏洞的影响,平台可躲避发布未知盗版数字出版物的侵权责任,这就使作者和版权拥有者维权之路难上加难[1]。由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一的途径是打造一个去中心化,满足自动化版权登记与维护,程序简单流程方便,能够实现作者与购买方互动的去中心化数字出版平台。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由于我国在数字版权实践这一领域才算是刚刚入门,难免会遇到诸多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往往可以从国外的已有方案和经验中找到答案
在美国,第三方信用认证服务(区块链或数字水印等)的实用性受到美国版权局的限制。简而言之,任何想要注册版权和提起版权相关诉讼的人或单位都需要在其使用版权证明前提前在版权局进行注册,以便收集所需的证明材料和版权信息。由于美国版权局的版权注册是对于版权作品所有权的最基础证明,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从内容保护的角度来看,第三方服务是非必要且多余的[2]。
但是尽管美国版权局的注册服务可以提供作品所有权的公开记录,并且可以通过作品追溯到原作者,但美国版权局无法向人们提供更多的有效版权数据并且美国版权局也不提供版权作品搜索服务。除此之外,由于美国联邦制,不同司法管辖区以及不同的当地法律法规导致版权局的管理混乱并且注册信息无法在不同州通用。
目前有学者提出一种名为 NKOR 的区块链平台[3]。NKOR 作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和版权注册的革命性平台,是知识产权商业和版权保护传统方式的转变者[4]。NKOR区块链的技术特色在于将版权注册信息与区块链的时间戳相结合,从而确定数字作品是在某个特定点上进行注册登记的,并且可溯源的长久性的信息记录体系。
1.2.2 国内研究状况
当然,对于我国目前数字出版方面存在的这些严峻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现行的主要举措有进行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条文从而遏制版权侵害行为的发生,以及采用以数字水印为基础,加上密码技术相结合的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技术[5]。
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以及法律条文自身的滞后性,前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数字版权存在的众多问题,反而给版权侵害者留下了可乘之机。而DRM技术的设计作用是防拷贝、防盗版,其体系结构如图1:
图1 DRM系统参考体系结构
由于DRM技术的自身特性,导致其在使用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其一,用户标识不明确,无法通过用户标识将不同的用户权利区分;二,存在隐私泄露问题,用户在购买权利时易被追踪,导致用户权利可被复制,能够进行盗版;三,无法进行二次分发,数字水印的特性使得用户在购买权利之后无法进行权利转让与复制;四,运行成本高,用户体验差。由于以上几点问题,DRM技术非但没有解决版权问题还导致了产业垄断和相关认证技术的垄断,大大打击了数字作品创作的活力。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选题背景 2
1.1 问题的提出 2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2
1.2.1 国外研究状况 2
1.2.2 国内研究状况 2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4
2 开发平台及应用技术 4
2.1 区块链技术简介 4
2.2 以太坊 5
2.2.1 智能合约 5
2.2.2 以太坊虚拟机 6
2.3 IPFS 星际文件系统 6
2.4 SM3密码杂凑算法 6
3 系统原理 7
3.1 区块链网络 7
3.2 版权智能合约 7
3.3 WEB3.JS 8
3.4 盗版检测 9
3.4.1 simHash算法 9
3.4.2 算法解析 9
4 系统设计 10
4.1 用户管理 11
4.1.1 用户注册 11
4.1.2 用户登录 13
4.1.3 用户信息编辑 15
4.2 版权登记 16
4.3 版权交易 19
5 总结与展望 23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3
基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区块链的数字出版平台
引言
引言
选题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当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字版权产品日益丰富、层出不穷、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凭借其广阔的传播渠道、多样的互动渠道、丰富的展示内容等等特性激增了社会文化的创造力以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许多极富创造性的智慧成果,另一方面,我国当前较为混乱、缺乏合理规范的数字版权作品市场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处于当前这个数字化时代,一切问题都变得尤为突出和尖锐。首先, 我国数字出版物版权登记环节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与不便:一是目前我国的数字版权登记需官方权威机构进行授权登记,流程复杂,环节冗长, 登记版权前的作品取证方式以及递交证明原始材料所耗费的成本较高,递交结束后官方进行审核周期较长,等待时间漫长导致登记效率低下;二是当前的运营规模对于多如牛毛的庞大的作品数量来说远远不够,难以维持。同时,受避风港原则的漏洞的影响,平台可躲避发布未知盗版数字出版物的侵权责任,这就使作者和版权拥有者维权之路难上加难[1]。由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一的途径是打造一个去中心化,满足自动化版权登记与维护,程序简单流程方便,能够实现作者与购买方互动的去中心化数字出版平台。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由于我国在数字版权实践这一领域才算是刚刚入门,难免会遇到诸多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往往可以从国外的已有方案和经验中找到答案
在美国,第三方信用认证服务(区块链或数字水印等)的实用性受到美国版权局的限制。简而言之,任何想要注册版权和提起版权相关诉讼的人或单位都需要在其使用版权证明前提前在版权局进行注册,以便收集所需的证明材料和版权信息。由于美国版权局的版权注册是对于版权作品所有权的最基础证明,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从内容保护的角度来看,第三方服务是非必要且多余的[2]。
但是尽管美国版权局的注册服务可以提供作品所有权的公开记录,并且可以通过作品追溯到原作者,但美国版权局无法向人们提供更多的有效版权数据并且美国版权局也不提供版权作品搜索服务。除此之外,由于美国联邦制,不同司法管辖区以及不同的当地法律法规导致版权局的管理混乱并且注册信息无法在不同州通用。
目前有学者提出一种名为 NKOR 的区块链平台[3]。NKOR 作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和版权注册的革命性平台,是知识产权商业和版权保护传统方式的转变者[4]。NKOR区块链的技术特色在于将版权注册信息与区块链的时间戳相结合,从而确定数字作品是在某个特定点上进行注册登记的,并且可溯源的长久性的信息记录体系。
1.2.2 国内研究状况
当然,对于我国目前数字出版方面存在的这些严峻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现行的主要举措有进行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条文从而遏制版权侵害行为的发生,以及采用以数字水印为基础,加上密码技术相结合的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技术[5]。
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以及法律条文自身的滞后性,前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数字版权存在的众多问题,反而给版权侵害者留下了可乘之机。而DRM技术的设计作用是防拷贝、防盗版,其体系结构如图1:
图1 DRM系统参考体系结构
由于DRM技术的自身特性,导致其在使用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其一,用户标识不明确,无法通过用户标识将不同的用户权利区分;二,存在隐私泄露问题,用户在购买权利时易被追踪,导致用户权利可被复制,能够进行盗版;三,无法进行二次分发,数字水印的特性使得用户在购买权利之后无法进行权利转让与复制;四,运行成本高,用户体验差。由于以上几点问题,DRM技术非但没有解决版权问题还导致了产业垄断和相关认证技术的垄断,大大打击了数字作品创作的活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js/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