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11270】

在信息时代,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目前大学教学大多延续着传统的课堂教授方式,这种方式在信息时代里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存在着师生互动性差的缺点。而网络平台则可以提供平等、开放的交流环境,师生可以在这种环境里进行活跃的交流。同时,网络平台能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料,为师生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本系统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使用先进的.net技术,借鉴目前国内外学习互动平台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一个基于ASP.NET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本系统使用的技术是ASP.NET技术,平台核心构架为B/S三层构架,采用微软的SQL数据库。师生互动学习平台主要分为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和教学交流互动系统两个字系统,用户角色分为管理者和使用者。具有公告发布、教程管理、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功能。系统借鉴了国内外的教育学理论,吸收了其他院校、机构学习平台的设计优势,确定师生互动学习平台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方法是互动学习。该平台的实现,可以推进学习交流的网络化,方便师生的使用和交流。关键词ASP.NET,网络教学,师生互动,B/S架构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目的 1
1.3 课题研究价值 1
1.4 课题研究的问题 1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2 可行性分析 2
1.4.3 具体解决的问题 3
1.5 本章小结 4
第二章 平台相关技术介绍 4
2.1 .net技术简介 4
2.2 asp.net技术简介 4
2.3 css简介 5
2.4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简介 5
2.5 本章小结 5
第三章 平台的分析及设计 6
3.1 需求分析 6
3.2 系统结构 8
3.3 系统模块 9
3.4本章小结 10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10
4.1 SQL数据库 10
4.2 ASP.NET与SQL 数据库 11
4.3 平台数据库设计 11
4.3.1 概念模型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2 数据库表信息 12
4.4 本章小结 16
第五章 平台模块的实现 16
5.1系统介绍 16
5.2系统界面的实现 19
5.3 其他一些功能的实现 30
5.4 本章总结 31
第六章 测试 31
6.1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32
6.2 测试原则 32
6.3 测试方法 32
6.4 系统测试 32
6.5 测试用例以及测试结果 33
6.6 测试结果 35
总结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接近7亿,其中近半数(46.4%)为学生群体。[1]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将世界各地的网络联系起来,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在这个背景下,很多高校为适应时代变化,满足现实需求,建设了属于自己的教学平台,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这种做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填鸭式”弊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2]。
1.2 课题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是建设一个基于asp.net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通过对一些高校的教学平台的浏览与使用,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师生互动学习平台存在的一些弊端。
校园网难以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未能适应学生的审美。
校园网大多仅有教学课件的下载功能,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
学生缺乏与老师探讨学习问题的热情。[3]
为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尝试建立一个更好适应师生需求的学习互动平台。
1.3 课题研究价值
师生互动学习平台有两个目的,一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分享,二是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个性,通过各种方式与老师进行互动,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系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改善学生学习条件,改革教学方式。
1.4 课题研究的问题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一般都比较高,并且已经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师生互动学习平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的CaMILE系统[4],德国的Kolumbus系统以及英国的Comentor系统。[5]通过这些系统,学校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学生也能从中得到便利的服务。而且,这些系统的使用也从另一方面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和人员的支出,减少了相关成本。 对于师生两个不同群体来说,是双赢的。首先,通过这些平台,学生能享受便捷的服务,除了参与基本的课堂教学外,其他的都可以在这些系统上完成。发达的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方便了学习,同时也减少了搜索资料的时间和购买相关资源的费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减低了学习成本。对于老师,通过这些系统,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自己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意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提高教学质量。
早在十几年前,国内就开始了信息化的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自主开发水平的提高,相关平台的建设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初的时候,大部分的校内平台还停留在静态页面的水平上,只有简单的显示功能,不能做到真正的互动,加上网络还未广泛普及,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善,影响力并不是十分广泛,使用者也十分有限。随着动态页面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校内网建设逐步摆脱了单一、死板的状态,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ASP.NET、Java、PHP等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校内网的开发也变得日益简便,维护也变得更加方便。我国的校内信息建设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9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