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的影响力分析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发布的1998-2012 年国家社科历年资助项目名单,本研究从中筛选了研究范畴涵盖或隶属于科学学的300个基金项目并对这些项目的论文影响力进行了研究。按照项目年代分布、项目类型、分布学科和分布年份的不同,本文对科学学国家社科项目进行了统计和比较。论文使用定量方法分析了项目责任人职称、项目类型、论文的项目发表年、项目论文发表量以及CSSCI论文比例对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在项目评审阶段难以判断项目论文的真正价值,通过对项目论文的长期影响力和结项时指标进行对比,本研究可以为以后项目评审和资助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论文影响力研究现状 3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
(二)评价方法 3
1.定性分析方法 4
2.定量分析方法 4
3.综合评价方法 5
(三)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发展趋势 5
二、数据来源 5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5
(一)数据统计分析 5
1.项目类型统计 6
2.学科类型和发表论文数统计 7
3.发布年份统计 7
(二) 年代分布统计 7
(三)项目类型统计 9
(四)构成项目论文影响力的因素分析 10
1.申请人的职称 10
2.论文发表的时间 11
四、总结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A: 14
图一 项目类型统计图 7
图二 论文发布年份统计 7
图三 CSSCI的历年核心期刊数量统计 8
图四 项目发表年文章数统计 11
图五 项目发表年文章被引次数分析 12
表1 科学学项目基金项目统计 5
表2 CSSCI期刊数年代分布(19982013) 8
表3论文影响力年代分布表 9
表4 论文影响力项目类型统计 10
表5 项目论文影响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比表(基于职称) 10
表6 项目被引年——论文被引关系表 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的论文影响力分析
——以科学学项目为例
引言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在哲学社会科学中起着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的作用。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成果和量化评价形式之一,项目资助的科研论文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科研项目的价值。美国的科技评估专家指出,不当的绩效评估政策导在最糟糕的时候会引导“安全的、易取得短暂成果、低风险的研究”[1]。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项目绩效评估,定性方法主要指同行评审,定量方法主要指文献计量方法,其中定性评价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在项目评审中往往出现“过分倚重定量方法”的现象[2] .定性方法的一些指标,如论文发表量和CSSCI核心论文评价标准,也一直受到质疑。
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可以多种多样,百家争鸣[3],在论文评审阶段很难确定成果的真正价值。论文的总被引次数是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一般社会科学的论文需要数年才能到达引用高峰期。徐剑(2009)[4]认为法学发文后2年是论文被引的高峰期,并推测高被引论文的被引寿命是7年。因此,要想客观评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文的价值和影响力,只能通过长期和滞后的定量分析手段,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
一、论文影响力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科学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物化形式之一,它是大到衡量一个国家,小到衡量个人的学术能力、科研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科学论文影响力评价对于评价科学工作者的绩效以及揭示论文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些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迅猛,交叉学科越来越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也不断增多,也取得可喜成果。但随之而来的对于成果的评价任务更加艰巨。科研工作者也从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研究,得出各种评价方法。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和观点不同, 结论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操作中更是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对于论文影响力该怎么评价,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天津大学图书馆的韩鹏明将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和Web下载指标以及期刊指标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论文影响力计算方法。他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将各个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方法,得出结论:论文影响力T 值和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影响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5]。一般的评价方法都是通过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来确立一些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建立一整套的指标体系。因此确定指标的合理性就成为科研工作重要内容。对于各种公开发表的期刊研究论文而言,评价论文质量的指标就是论文的影响力,量化指标主要是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而现在国内对影响因子越来越推崇,以至于科学的评价指标出现很多问题,指标也不定有效。四川大学的周兴旺通过逻辑学的推理认为论文影响力是因,期刊影响力是果,所以论文影响力可以推出期刊影响力而期刊影响力不能推出论文影响力,也就是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把影响因子作为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是不合逻辑的[6]。 对于评价科学论文影响力的指标分析,对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评定职称以及获得科研基金都有重要意义。社科论文的成果评价比较难,很难通过具体的产出来评价,因此,确立一整套完整的科研指标或通过其他方法来评价社科基金资助下的论文影响力至关重要。
(二)评价方法
学术论文影响力是学术论文在某个时期内对其所处领域的活动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包括学术影响力、创新影响力、理论影响力及社会价值影响力4 个方面[7]。对于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表现形式是同行评议、引文分析、综合分析。[8] 有的学者在文献计量的基础上把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分为基于论文的评价方法和基于期刊的评价方法,而这两种期刊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在出发点上是完全矛盾的。虽然不同学者对论文影响力的评价发法不尽相同,但整体可以分为三类:定量、定性以及两者的结合。对于两者的争论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坚持定量的研究者认为定量方法可以排除主观因素和非科学因素的干扰,更能体现公平。而坚持定性的学者认为过度的定量评价容易造成重量轻质的趋势,看似客观,实则缺乏公正,定量方法对于宏观情况的实用性更强,对微观情况效果较差。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方法都不可避免存在诸多不足,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完全合理的。所以对各种方法的研究还要不断深入。
1、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同行评审为一种审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让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来加以评审。长期以来,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能够直接从物资投入与有形产品的产出来获得自己的“价格”, 而且其数值还受到对象、内容、层次、时间、政策和观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同行评议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9]
沈利华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客观同行评议”,就是在考察被引频次数量的基础上,通过筛选高质量评论性引文,结合这些引文的具体评价内容,实现对学术论文影响力和学术价值的客观评估[10]。这是一种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加入具体的计量指标,以此来弥补定性方法的不足。但这种方法也存在操作性弱和对论文质量要求高的不足。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情报室的刘春丽还提出一种基于软同行评议的科学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也就是F1000因子分析方法。与基于传统的文献引用次数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同.F1000因子是一个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对单篇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的计量指标。F1000因子是新兴学术交流合作下的产物,也是同行评议的一种因此不可避免有缺陷。它对于跨学科论文评审专家选取难度大以及作者可以自引等缺陷。F1000因子就是将影响力的计量应用到与印刷期刊、印刷论文和正式引用列表不同的新的交流环境中的一个典范[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9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