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高效时间管控平台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高速的信息和小而多的干扰严重影响了企业绩效,合理的时间管理控制已经成为公司绩效提升的重点。而番茄时间管理法和GTD(Get Things Done)工作法一经提出就以其明显的有效性,良好的贴合性,高度的简洁性逐步被个人和公司所接受。同时,在软件设计领域,Java语言以其多种优良特性,尤其是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具有高度可移植性的编程语言,跟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下主流的编程语言之一,应用在多种平台。而MySQL数据库则是凭借其开源性,小体量,高稳定性的特点,在中小型企业中受到广泛欢迎,在众多数据库中一枝独秀。本次毕业设计就是围绕番茄时间管理法和GTD(Get Things Done)工作法展开拓展,应用Java编程语言和MySQL数据库制作出一款简约实用的桌面软件。这款软件集日程管理和时间管理于一体,将日常工作进行分类,并且按照紧急程度、时间分布进行排列,再结合番茄时间管理法来督促用户在固定的时间内分步完成工作,同时后台数据库对每个用户及其对应的工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相应的分析,帮助用户了解自身的工作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规划观念,激励员工合理地安排工作,把握工作进度。该软件还具备一些个性化定制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感官需要,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该款软件的应用当中,更大程度地发挥该软件在用户工作当中的作用。本次毕业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根据企业的需求,制作出时间管控平台,应用到公司的实际当中,帮助员工逐步改善时间观念,提高企业整体效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来源 1
1.2 时间管理理论分析 2
1.2.1番茄工作法 3
1.2.2 GTD(Get Things Done)工作法 4
1.3 时间管控软件可行性讨论 6
1.4 各章节安排 7
1.5 本章小结 8
第二章 相关工具的基本说明 9
2.1 Java程序设计概述 9
2.1.1 Java程序设计概述 9
2.1.2 Swing和AWT介绍 10
2.2 NetB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ans开发环境 11
2.3 数据库技术 11
2.3.1 MySQL数据库介绍 11
2.3.2 SQL语句介绍 12
2.4 Java与数据库的连接 13
2.5 本章小结 13
第三章 平台功能设计 14
3.1 需求分析 14
3.2 系统设计 14
3.2.1 平台目标 15
3.2.2 功能结构 16
3.2.3 平台功能实现流程图 17
3.2.4 平台预览 18
3.3 本章小结 21
第四章 平台基础功能实现 22
4.1 主窗体模块 22
4.1.1 主窗体模块功能实现 22
4.1.2 主窗体模块技术实现 23
4.2 注册登陆模块 24
4.2.1 注册登陆模块功能实现 24
4.2.2 注册登陆模块技术实现 26
4.3 时间管理模块 27
4.3.1 时间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27
4.3.2 时间管理模块技术功能实现 28
4.4 任务设置模块 29
4.4.1 任务设置模块功能实现 29
4.4.2 任务设置模块技术实现 30
4.5本章小结 31
第五章 平台拓展功能实现 32
5.1 个性功能模块 32
5.1.1 个性功能模块功能实现 32
5.1.2 个性功能模块技术实现 33
5.2 任务统计模块 33
5.2.1 任务统计分析模块功能实现 33
5.2.2 任务统计分析模块技术实现 35
5.3 本章小结 35
第六章 平台实施分析 36
6.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36
6.2 平台逻辑结构分析 37
6.3 本章小结 38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39
7.1 总结 39
7.2 展望 40
参考文献 41
致谢 43
附录1:英文文献 44
附录2:英文文献翻译 56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在大四实习过程中,为了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按照部门领导要求对高效工作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开展部门内部培训。在对员工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员工常常会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忙碌但是一无所获,忙着应付源源不断的邮件,忙着应付纷繁杂乱的各种事物。也有一部分人不断地被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干扰,一次次地被电话、短信打断,不断地刷微博、玩微信失去对每一件工作的兴趣。而且这种工作携带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染能力,一个人会渐渐影响到一个团队进而影响到一个部门。也就是因为这样强大的传染能力,才使得部门领导认识到时间管理控制的重要性,但是每阶段的培训往往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进一步探究了部门人员的工作时间分配,更深一步研究了各类时间管理理论,我们发现番茄时间管理法能够有效地将时间切割成一个个完整的模块,帮助人们建立一个个小型的目标,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避免不必要的打扰和一些难以抗拒的诱惑,同时劳逸结合,让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GTD(Get Things Done)则是引导人们将想法化为行动,将抽象具体化,将构思实体化。现在社会压力下,人们有了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妄图通过拖延来逃避工作中棘手的事务,而GTD工作法就是监督人们能够快速落实,实现快速迭代,来应对这个因为互联网发展而日新月异的时代。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对番茄时间管理法和GTD工作法的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做了如下对比(如表11所示):
表11 时间管理方法比较
闹钟
手机时间管理软件
电脑时间管理软件
实用性
一般


便携性
一般

一般
高效性
一般
一般

推广性
一般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普通闹钟对员工的管理能力一般,即使设定了闹钟,仍然不能保证员工很好地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闹钟只是起到了一个微弱的提醒作用。而手机时间管理软件有着高度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机不离手已经是当下人们的一个标准状态,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手机带给我们极大的干扰,微博、微信等时时刻刻都在诱惑着人们偏离既有的工作模式。电脑时间管理软件,虽然在便携性上表现一般,没有手机那样高的携带性,但是对于工作来说,绝大多数的办公自动化则是依赖笔记本电脑,因而对于提升工作效率而言,这样的便携性瑕不掩瑜。因此针对这样的调研结果,企业导师和我共同锁定这样一个对时间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课题,制作一个高效时间管控平台。
1.2 时间管理理论分析
一款软件的出现,它的寿命长度取决于它本身的功能性、理论性。在现在这个快速迭代风云突变的互联网世界,功能性已经成为了竞争的标配,而理论更新也远远超过了以前的速度,因而对一款软件的理论的长久性的定位,决定了这款软件的存亡。真理是不变的,真理的边缘产品也是不变的。而番茄时间管理法和GTD(Get Things Done)工作法作为被推广多年的工作时间管理理念,已经经过多人验证了它们的有效性,可以肯定地说,它是一种极致的理论,难以被打败的理论。所以此次毕业设计正是基于这样两个时间管理的理论,这两种工作法强强联手,为软件平台的设计打了坚固的理论基础。
1.2.1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如图11所示)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在1992年创立的。弗朗西斯科曾经也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学生,他虽然苦恼,却终究没有勇气去做一次长久的努力。然而有一天,他变换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长久地努力,那么先努力一点吧,他把这个努力一点定为10分钟,他真的很认真地学习了10分钟,也就是这10分钟开启了番茄工作法的进程。而后经过不断地尝试,他摸索到以25分钟为一个时间节点更有助于提升效率,而且与25分钟的工作搭配5分钟的休息,能够让人们在一次次的小目标的完成中充满成就感,然后不断地进入到高效的工作状态,并且把这种良好的劳逸结合的状态延续下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手头的那个长得与番茄类似的闹钟,就这样番茄工作法在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的一次次对自己的挑战中诞生下来。后来番茄工作法慢慢延伸出来,成为了一个广受肯定的工作理念,帮助很多人自此走出拖延症的困扰,工作生活变得条理清晰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10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