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产品抗干扰EMC研究
目录
一 、绪 论 1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
1.问题的提出 1
2.探究的重要性 1
(二)国内外现状 2
1.外国EMC现状 2
2.国内EMC状况 2
(三)本文探究意义和步骤 3
1.本文探究意义 3
2.本文探究步骤 3
二、汽车电子潜在的干扰环境 4
(一)引言 4
1.通常作业电压 4
2.电源电压瞬变 4
3.瞬间反向电压 4
4.非通常作业电压 4
5.静电放电 5
6.无线电环境干扰 5
(二)本章小结 5
三、 汽车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一)引言 6
(二)汽车电磁环境干扰源归类 6
1.汽车零部件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2.产品本身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3.电源系统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4.传导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5.静电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11
6.藕合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11
(三)本章小结 11
四、某品牌车载机EMC测试及分析 12
(一)某品牌车载机EMC测试 13
1.详细试验搭建信息 13
2.某品牌车载机EMC试验搭建详细介绍 13
3.测试结果分析与研究 20
4.产品测试分析 22
5.产品失效分析 27
6.研究及对策 26
(二)本章小结 26
总 结 30
致 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
参考文献 32
一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电子产品在社会无处不在,电子产品发展很迅速,尽管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电子产品对人的生活有利有弊,他们工作的同时向四周散发辐射,这些辐射携带着电磁能量,有电磁能量,肯定会干扰其他电子产品的工作,并且现在电子产品几成程度越来越高,电磁本身抗干扰能力降低。所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抗干扰的能力是产品运行可靠的保证,如果电子产品没有这种能力,一旦受到外界干扰,性能一定不可靠,严重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汽车里的汽车导航仪、收音机、等车载电子产品。可能有些人认为平常我们所见的静电,没有啥影响力,可是对于电子设备而言,那是有很大影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这绝对不是夸张,我也在测试时中见证了这观点。
由于这些电磁环境问题的存在,电子产品影响其他电子产品或者被别的电子产品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并且外界的电子产品也会被影响。平常顾客投诉的大多数问题,大多数是因为这种无形的干扰造成的,使一些电子产品工作性能大大降低。当然汽车公司是不想看到的,因为这会影响顾客体验,还影响着汽车销量。因此在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以上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2.探究的重要性
汽车里的电子产品所向外发射的辐射,其发射途径和现象和无线电有异曲同工之处,其辐射波在空气里传播,会受到地形,以及汽车所处的环境影响,本身受到的辐射也不一同,尤其是对无线电子设备,我们平常最常见的就是汽车里的收音机,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就会出现杂音。汽车电子产品越来越精密,越来越敏感,汽车在不断地行驶,因此汽车所处环境变化的因素增大,汽车内电磁兼容问题会很难解决。工程师不得不从多方面考虑如何避免或者减小电子器件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因此有的汽车公司还专门成立汽车电子检测部门。来确保整 车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将来这也是汽车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
(二)国内外现状
1.外国EMC现状
众所周知,日本的汽车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这与他本身对汽车行业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日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建造了EMC实验室,其屏蔽室的屏蔽效果十分明显,还能抵御电磁干扰,应该说是当时EMC实验室的标杆。当然提到汽车行业和EMC电磁兼容技术,德国的汽车行业一直是领先于世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率先建立了汽车防无线电干扰测试台,应该说比日本还要早,后来随着德国汽车各行业的发展,德国不断的完善其汽车电磁兼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对实验室进行了改善,为大众汽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汽车电磁兼容的发展。
2.国内EMC状况
现在在国内,提起汽车电磁兼容,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或者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对这方面研究的人员比较少,相应的实验室也比较少,基本上起步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也是借鉴国外的研究,对收集你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和一些相关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在此前的理论基上,开始逐步深入研究,通过得到的干扰数据,调整电磁波,来检测电子产品的工作状况。先后建造了天气所、重庆汽车检验中心等汽车电磁兼容实验室。之后,中国的汽车电磁兼容开始逐步深入发展,现代化的EMC实验室,尤其是各种暗室的建设,如十米法半电波暗室、744屏蔽暗室、功放室等,如今国内的汽车行业开始高速发展,汽车电磁兼容这方面应该也会随之更加的完善,让汽车更加具有安全可靠性。
(三)本文探究意义和步骤
1.本文探究意义
要建造EMC实验室,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且其技术含量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好多汽车电子厂家和汽车电子零部件加工厂没有建造EMC实验室条件,但是电磁兼容很复杂,如果整车检查,有问题的话,那真的很复杂,更别谈解决问题了。因此给让顾客感到不可靠。本文依据某车载机的EMC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并且就结果进行分析,对汽车电子提高电磁抗干扰和减少辐射提供参考。总结研究目的如下:
(1)减少电子产品本身的电磁辐射;
(2)增强电子产品抗干扰的效能,使产品工作性能不失效;
(3)使整车处在良好的环境中,减少顾客不满度;
2.本文探究步骤
上一节对汽车电磁环境以及干扰源进行了分析总结,根据EMC实验总结分析然后整理,探究其中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因此本论文的探究步骤如下:
(1)汽车环境潜在的干扰源头;
(2)各种干扰源存在的条件和干扰的具体表现;
(3)减少电磁干扰或者辐射的方法;
二、汽车电子潜在的干扰环境
(一)引言
干扰环境是很隐蔽的,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对汽车电子产品来说有可能是致命的。有干扰环境就必定有隐蔽的干扰源,有干扰源就会有发射源头,比如汽车内部本身的干扰环境。比如各种负载(如喇叭),线束的感性负载(电流变化阻抗),这些自身的电子产品本身发射的干扰,会对其他电子产品的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电子系统包括很多电压源,以下就是汽车内部系统的电压:
1.通常作业电压
12V的直流电压是现在汽车上的通用电压,车辆未启动前,电压基本维持在12.7V左右,当汽车启动并且在行驶过程中,发电机会改变之前的电压,会给汽车电子产品提供12.5V-14.5V的直流电压,这要取决于汽车行驶的状态,汽车处在慢速的环境中时,由于慢速,发电机提供的电会少,蓄电池会很大程度的提供电源,蓄电池会很大程度上损耗自己的电量,但是汽车恢复行驶时,发电机就又会给蓄电池供电,会恢复到通常作业电压【4】。
一 、绪 论 1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
1.问题的提出 1
2.探究的重要性 1
(二)国内外现状 2
1.外国EMC现状 2
2.国内EMC状况 2
(三)本文探究意义和步骤 3
1.本文探究意义 3
2.本文探究步骤 3
二、汽车电子潜在的干扰环境 4
(一)引言 4
1.通常作业电压 4
2.电源电压瞬变 4
3.瞬间反向电压 4
4.非通常作业电压 4
5.静电放电 5
6.无线电环境干扰 5
(二)本章小结 5
三、 汽车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一)引言 6
(二)汽车电磁环境干扰源归类 6
1.汽车零部件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2.产品本身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3.电源系统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4.传导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6
5.静电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11
6.藕合电磁环境干扰源头 11
(三)本章小结 11
四、某品牌车载机EMC测试及分析 12
(一)某品牌车载机EMC测试 13
1.详细试验搭建信息 13
2.某品牌车载机EMC试验搭建详细介绍 13
3.测试结果分析与研究 20
4.产品测试分析 22
5.产品失效分析 27
6.研究及对策 26
(二)本章小结 26
总 结 30
致 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
参考文献 32
一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电子产品在社会无处不在,电子产品发展很迅速,尽管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电子产品对人的生活有利有弊,他们工作的同时向四周散发辐射,这些辐射携带着电磁能量,有电磁能量,肯定会干扰其他电子产品的工作,并且现在电子产品几成程度越来越高,电磁本身抗干扰能力降低。所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抗干扰的能力是产品运行可靠的保证,如果电子产品没有这种能力,一旦受到外界干扰,性能一定不可靠,严重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汽车里的汽车导航仪、收音机、等车载电子产品。可能有些人认为平常我们所见的静电,没有啥影响力,可是对于电子设备而言,那是有很大影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这绝对不是夸张,我也在测试时中见证了这观点。
由于这些电磁环境问题的存在,电子产品影响其他电子产品或者被别的电子产品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并且外界的电子产品也会被影响。平常顾客投诉的大多数问题,大多数是因为这种无形的干扰造成的,使一些电子产品工作性能大大降低。当然汽车公司是不想看到的,因为这会影响顾客体验,还影响着汽车销量。因此在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以上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2.探究的重要性
汽车里的电子产品所向外发射的辐射,其发射途径和现象和无线电有异曲同工之处,其辐射波在空气里传播,会受到地形,以及汽车所处的环境影响,本身受到的辐射也不一同,尤其是对无线电子设备,我们平常最常见的就是汽车里的收音机,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就会出现杂音。汽车电子产品越来越精密,越来越敏感,汽车在不断地行驶,因此汽车所处环境变化的因素增大,汽车内电磁兼容问题会很难解决。工程师不得不从多方面考虑如何避免或者减小电子器件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因此有的汽车公司还专门成立汽车电子检测部门。来确保整 车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将来这也是汽车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
(二)国内外现状
1.外国EMC现状
众所周知,日本的汽车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这与他本身对汽车行业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日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建造了EMC实验室,其屏蔽室的屏蔽效果十分明显,还能抵御电磁干扰,应该说是当时EMC实验室的标杆。当然提到汽车行业和EMC电磁兼容技术,德国的汽车行业一直是领先于世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率先建立了汽车防无线电干扰测试台,应该说比日本还要早,后来随着德国汽车各行业的发展,德国不断的完善其汽车电磁兼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对实验室进行了改善,为大众汽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汽车电磁兼容的发展。
2.国内EMC状况
现在在国内,提起汽车电磁兼容,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或者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对这方面研究的人员比较少,相应的实验室也比较少,基本上起步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也是借鉴国外的研究,对收集你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和一些相关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在此前的理论基上,开始逐步深入研究,通过得到的干扰数据,调整电磁波,来检测电子产品的工作状况。先后建造了天气所、重庆汽车检验中心等汽车电磁兼容实验室。之后,中国的汽车电磁兼容开始逐步深入发展,现代化的EMC实验室,尤其是各种暗室的建设,如十米法半电波暗室、744屏蔽暗室、功放室等,如今国内的汽车行业开始高速发展,汽车电磁兼容这方面应该也会随之更加的完善,让汽车更加具有安全可靠性。
(三)本文探究意义和步骤
1.本文探究意义
要建造EMC实验室,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且其技术含量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好多汽车电子厂家和汽车电子零部件加工厂没有建造EMC实验室条件,但是电磁兼容很复杂,如果整车检查,有问题的话,那真的很复杂,更别谈解决问题了。因此给让顾客感到不可靠。本文依据某车载机的EMC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并且就结果进行分析,对汽车电子提高电磁抗干扰和减少辐射提供参考。总结研究目的如下:
(1)减少电子产品本身的电磁辐射;
(2)增强电子产品抗干扰的效能,使产品工作性能不失效;
(3)使整车处在良好的环境中,减少顾客不满度;
2.本文探究步骤
上一节对汽车电磁环境以及干扰源进行了分析总结,根据EMC实验总结分析然后整理,探究其中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因此本论文的探究步骤如下:
(1)汽车环境潜在的干扰源头;
(2)各种干扰源存在的条件和干扰的具体表现;
(3)减少电磁干扰或者辐射的方法;
二、汽车电子潜在的干扰环境
(一)引言
干扰环境是很隐蔽的,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对汽车电子产品来说有可能是致命的。有干扰环境就必定有隐蔽的干扰源,有干扰源就会有发射源头,比如汽车内部本身的干扰环境。比如各种负载(如喇叭),线束的感性负载(电流变化阻抗),这些自身的电子产品本身发射的干扰,会对其他电子产品的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电子系统包括很多电压源,以下就是汽车内部系统的电压:
1.通常作业电压
12V的直流电压是现在汽车上的通用电压,车辆未启动前,电压基本维持在12.7V左右,当汽车启动并且在行驶过程中,发电机会改变之前的电压,会给汽车电子产品提供12.5V-14.5V的直流电压,这要取决于汽车行驶的状态,汽车处在慢速的环境中时,由于慢速,发电机提供的电会少,蓄电池会很大程度的提供电源,蓄电池会很大程度上损耗自己的电量,但是汽车恢复行驶时,发电机就又会给蓄电池供电,会恢复到通常作业电压【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