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川芎”药对配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当归,川芎,药对,气相色谱-质谱
丁香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其对常见食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本文运用GC-MS法分析丁香油的化学组成,并研究了丁香油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发现,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石竹烯和α-石竹烯,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74.91%,18.34%,4.50%;平板滤纸片法研究显示丁香油对四种受试菌株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倍数稀释法测定丁香油对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1 μL/moL,在pH5.0~7.0范围内,随着酸性越大,抑菌效果有所增强。
小茴香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小茴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茴香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 (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采用滤纸片法测抑菌圈,MIC和MBC测定小茴香挥发油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抗菌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通过GC-MS分析,共分离出17个组分,鉴定出13种成分。鉴定出的成分总含量占98.861%,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茴香脑(Anethol),占86.958%,其次为4-烯丙基苯甲醚(4-Ally
纤维素酶辅助法分离玉米须多糖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水提醇沉提取玉米须多糖。选用单因素实验探索不同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纤维素酶含量、不同水料比及不同醇沉体积比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确定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以及玉米须提取物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进行玉米须多糖提取的适宜条件是:纤维素酶用量是玉米须质量的4.75%,酶解温度70℃,酶解时间80 min,水料比为16:1,醇沉体积比为2:1,玉米须多糖提取率为9.53%。另外,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多糖物质特征吸
年产1亿支法莫替丁注射液的GMP车间设计
本设计是关于年产1亿支法莫替丁注射液的GMP车间设计。本次设计主要使用联动式生产工艺,关键设备为联动机组。本设计对原有单机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对设备进行了选型计算,还对车间进行了合理的平面布置,使之符合GMP要求。本设计根据工艺设计、设备计算以及车间布置说明的要求,利用经典设计软件Auto CAD完成了重点设备图、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新型pH敏感型双亲性茄尼醇壳聚糖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目的:以壳聚糖和茄尼醇合成出新型pH敏感型双亲性茄尼醇/壳聚糖嵌段共聚物。确定各反应中的相关参数(反应料液比、催化剂的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 ,使实验结果最优化。方法:以茄尼醇、壳聚糖为原料,先将茄尼醇选择性氧化,然后氧化产物与壳聚糖缩合得到嵌段共聚物。结果:氧化反应过程中茄尼醇与过氧化氢的物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量得到了确定,缩合反应过程中醛与壳聚糖的物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壳聚糖的分子量得到了确定。结论:重复试验,得出氧化反应阶段茄尼醇与过氧化氢的最佳摩尔比在1:15左右;最佳反
桔皮抑菌活性物质分离及分析
将桔皮中的某些抑菌成分提取分离出来,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评定,希望能有效的利用桔皮资源,变废为宝。首先利用超声波辅助醇提法提取桔皮中的色素,再利用超声波辅助碱提酸析法提取橙皮苷,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参数,最后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效果。实验测得色素提取率为9.84%,色价66.2,橙皮苷最佳提取方案:70%的乙醇(pH=12)作为溶剂,液料比为35:1,超声功率40w,70℃保温浸提40min,浸提2次,并测得在此条件下的平均提取率为2.71%。桔皮整体,桔皮色素以及橙皮苷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
正交设计优化河蚬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组分分析
河蚬多糖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压、抗衰老等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本实验以河蚬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热水提法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浸提时间为0.5 h,温度为100 ℃,固液比为1:20。采用气相色谱,对多糖组分分析,结果认为河蚬多糖主要是由葡萄糖、半乳糖和鼠李糖等3 种单糖组成。
维生素E定量测定方法比较
本课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对维生素E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各个方法的优劣,找出最适合、最简单、方便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维生素E能溶于乙醇并在284nm吸收较大,对其进行定量测定,得出RSD为0.31%,回收率为98.46%。分光光度法利用维生素E中还原性的酚羟基可以和Fe3+反应,将其转化为Fe2+,并且在520nm处有较大吸收,从而对维生素E进行定量测定,得出RSD为3.55%,回收率为95.14%。滴定法实验误差较大,得到RSD为5.22%,测得量占标示量的比例较
茄尼醇壳聚糖共聚物的白藜芦醇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与释药特性研究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的茄尼醇-壳聚糖共聚物自组装纳米胶束,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胶束,以胶束的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包封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胶束的形态并测定粒径;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最佳处方为选用三氯甲烷为有机相,有机相用量2.0 mL,白藜芦醇溶液滴加速率0.4 mL·min-1,白藜芦醇投药量为30 mg。胶束平均包封率为72.26 %,胶束呈球形,粒径在50~250 nm范围,体外释放结果
药对枳实厚朴”药对挥发油GCMS成分分析
药对枳实厚朴”药对挥发油GCMS成分分析